上海社会养老保险反欺诈制度构建研究
本文关键词:上海社会养老保险反欺诈制度构建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全覆盖、社会养老保险基金体量的持续激增,养老保险欺诈现象呈现多发趋势,给养老保险基金安全带来了隐患。因此在养老保障运行体系中对养老保险欺诈现象的约束防范是保证制度正常运行的关键所在。上海作为特大型城市,无论是从参保人数还是基金规模均占全国前列。上海社会养老保险经过20多年的改革已日趋成熟,但是社会养老保险的反欺诈制度建立目前还处于探索性阶段。在社会养老保险管理工作实施过程中没有系统、细化的执行标准,可借鉴的经验也很有限。近年来,虽然国家出台了社会保险法以及将社会保险欺诈入刑来规避养老保险欺诈现象的产生,但上海目前还未有相关的实施条例或者规范性法规,缺乏实际操作的可行范本。笔者认为,从信息经济学角度看,养老保险欺诈现象一方面源于行为主体的“经济人”特征,另一方面源于信息不对称引发的道德风险。而制度构建可基于道德风险规避的机制设计理论进行。由此,本文尝试从信息不对称所引发的道德风险理论入手,通过对社会养老保险欺诈现象以及行为产生的因素分析,结合上海社会保险的现状及特点,了解养老保险欺诈现象发生的本质,并通过规避风险提高信息效率来探索上海反欺诈制度的构建方向,通过案例分析法、文献法、数据分析法等,对上海社会养老保险反欺诈实际工作提出有针对的建议。
【关键词】:社会养老保险 反欺诈 信息不对称 道德风险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842.67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第1章 绪论8-15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8-10
- 1.1.1 研究背景8-9
- 1.1.2 研究意义9-10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10-14
- 1.2.1 国外研究综述10-12
- 1.2.2 国内研究综述12-14
-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14-15
- 1.3.1 研究方法14
- 1.3.2 研究思路14-15
- 第2章 社会保险欺诈与道德风险理相关论分析15-23
- 2.1 保险欺诈的基本内容15-16
- 2.1.1 保险欺诈的概述15
- 2.1.2 保险欺诈的特征15-16
- 2.2 道德风险理论的基本内容16-17
- 2.2.1 道德风险的概述16
- 2.2.2 道德风险的特征16-17
- 2.3 社会保障中的道德风险17-18
- 2.3.1 产生的原因17
- 2.3.2 与欺诈行为内涵关系比较17-18
- 2.4 社会养老保险欺诈行为产生的原因18-20
- 2.4.1 经济人的自利性18
- 2.4.2 社会保险的公共物品属性18
- 2.4.3 缺乏有效运作机制18-19
- 2.4.4 信息化网络建设滞后19-20
- 2.5 社会养老保险欺诈行为的危害20-21
- 2.5.1 降低制度运行效率20
- 2.5.2 破坏社会公平20
- 2.5.3 使国有财产遭受巨大损失20-21
- 2.6 社会养老保险反欺诈制度设计21-23
- 2.6.1 运用信息经济学原理加强制度设计、政策研制的优化21
- 2.6.2 社会保险反欺诈制度构建中的约束与激励机制21-23
- 第3章 上海社会养老保险欺诈现象分析23-35
- 3.1 上海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情况23-25
- 3.1.1 上海社会养老保险制度23
- 3.1.2 上海社会养老保险发展情况23-25
- 3.2 上海社会养老保险欺诈舆情分析25-26
- 3.3 上海社会养老保险欺诈行为的主要表现形式及案例分析26-33
- 3.3.1 冒领、重复领取养老待遇27-29
- 3.3.2 伪造证明或虚假材料29-30
- 3.3.3 企业欠逃社会保险费行为30-32
- 3.3.4 经办工作人员的道德风险32-33
- 3.4 上海目前社会保险制度存在的缺陷33-35
- 3.4.1 申报制不能过分依赖社会诚信33
- 3.4.2 补缴社会保险费“零”成本33-35
- 第4章 国外社会养老保险反欺诈经验借鉴35-40
- 4.1 完备的反欺诈立法手段35-37
- 4.1.1 美国“反保险欺诈法”35
- 4.1.2 英国的立法借鉴35-36
- 4.1.3 上海可借鉴之处36-37
- 4.2 现代化、信息化的反欺诈数据系统37-38
- 4.2.1 美国“社会安全号码”身份识别系统37
- 4.2.2 澳洲“社会保障管理系统”37-38
- 4.2.3 上海可借鉴之处38
- 4.3 组织机构专业性和标准化38-40
- 4.3.1 欧洲专业反欺诈机构38-39
- 4.3.2 澳洲反欺诈标准化执行39
- 4.3.3 上海可借鉴之处39-40
- 第5章 上海社会养老保险反欺诈制度的构建40-50
- 5.1 目前本市反欺诈工作困境40-42
- 5.1.1 机构配置不完整、人员配置不足40-41
- 5.1.2 稽核过程中各部门职责不清41
- 5.1.3 相关配套法规缺失41
- 5.1.4 政府部门间信息未共享41-42
- 5.2 制度设计方向及需解决的问题42
- 5.2.1 制度设计的方向42
- 5.2.2 制度设计需解决的问题42
- 5.3 上海社会养老保险反欺诈制度的构建42-50
- 5.3.1 建立与本市社会养老保险规模相匹配的监管制度42-44
- 5.3.1.1 确立有效的反欺诈监管模式42-43
- 5.3.1.2 完善内部监管机制以及信息披露机制43-44
- 5.3.2 完善国家及本市社会保险反欺诈的相关配套法律制度44-46
- 5.3.2.1 加快社会保险反欺诈法的立法进程44-45
- 5.3.2.2 应尽快出台适合本市的地方办法45-46
- 5.3.3 建立完备反欺诈执法体系46-47
- 5.3.3.1 设立专业的反欺诈执法主体46-47
- 5.3.3.2 明确执法主体功能以及权限47
- 5.3.3.3 对执法人员进行培训并持证上岗47
- 5.3.4 建立制度化的反欺诈技术手段47-48
- 5.3.4.1 完善反欺诈监控和身份识别制度47-48
- 5.3.4.2 建立信息交互机制及个人诚信档案制度48
- 5.3.5 完善制度软约束48-50
- 5.3.5.1 优化规范办事程序48
- 5.3.5.2 加强宣传教育培训48-49
- 5.3.5.3 健全监督举报制度49-50
- 第6章 研究结论50-52
- 参考文献52-54
- 致谢5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又莲;关于城市养老保险社会化体系的构想[J];经济论坛;2000年07期
2 车同侠;养老保险筹资如何走出困境[J];经济论坛;2000年21期
3 王小顺;采取多种措施筹集企业养老保险基金[J];中国劳动;2000年06期
4 浩平;“挂靠关系”“扣人不放”情况下劳动者养老保险权益的保障[J];中国劳动;2000年09期
5 路平;完善养老保险制度 消除职工顾虑[J];农场经济管理;2000年05期
6 ;石麟镇村干部养老保险有新招[J];四川财政;2000年01期
7 王继,任保平;国有小企业资产重组中职工的养老保险[J];社会;2000年11期
8 张峰伟,罗林辉;开征社会养老保险税势在必行[J];中南财经大学学报;2000年06期
9 雪白;养老保险随意不得[J];中国社会保障;2000年01期
10 路婷 ,马杰;怎一个“欠”字了得——养老保险欠费现象追问(下)[J];中国社会保障;2000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倩;;完善养老保险 促进西部大开发[A];陕西省经济学学会第20次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2 张崇甫;;养老保险基金形成的三种形态[A];江苏省劳动学会换届暨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2年
3 侯文若;;社会养老保险的国际趋势[A];社会保障问题研究[C];2000年
4 高明;;《自由译者之路》[A];2010年中国翻译职业交流大会论文集[C];2010年
5 西北大学社会事业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养老保险制度对接:关中-天水经济区纵深发展的重要环节[A];道路 创新 发展——陕西省社会科学界第三届(2009)学术年会暨陕西省社会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社会保障与就业论坛论文集[C];2009年
6 邹德新;;辽宁优秀运动员养老保险制度研究[A];当代中国辽宁发展·创新·和谐——辽宁省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9年
7 李亚敏;王浩;;城市化、人口转型与社会养老保险[A];十二五·新挑战:经济社会综合风险管理——北大赛瑟(CCISSR)论坛文集·2011[C];2011年
8 林子利;;养老保险基金的筹措和管理[A];老年学论文集(二)[C];1998年
9 葛林;;国外养老保险制度的借鉴与启示[A];江苏老年社区服务——学习贯彻老年法暨老年社区服务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1996年
10 丁忠云;王云昌;;养老保险基金若干问题探讨[A];中国水利学会2000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学军;努力构建养老保险事业发展的绿色通道[N];朔州日报;2005年
2 中国银河证券 李芹;养老保险基金绩效的国际比较与启示[N];上海证券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李艳 实习生 姚志伟;养老保险扩面路在何方?[N];陕西日报;2004年
4 ;新的《养老保险条例》新在哪里?[N];深圳商报;2001年
5 深圳商报记者 龚光敏;养老保险保障安度晚年[N];深圳商报;2003年
6 本报记者 杨曦;让更多的人享受养老保险[N];运城日报;2005年
7 马璐瑶;养老保险需专业化经营[N];中华工商时报;2005年
8 通讯员 宋宗国;我市新增养老保险参保9001人[N];安康日报;2006年
9 通讯员 胡定升 覃彬;白河为在外务工农民办理养老保险[N];安康日报;2007年
10 通讯员 宋宗国;我市敲响今年养老保险扩面钟声[N];安康日报;2007年
本文关键词:上海社会养老保险反欺诈制度构建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914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bxjjlw/3914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