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进式延长退休年龄下的养老金支付模式研究
本文关键词:渐进式延长退休年龄下的养老金支付模式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渐进式的延长退休年龄。当前,各个国家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对我国经济等各领域的发展也产生较大的影响。而对于国内人口老龄化,主要面临的是养老金支付危机问题。为了能够有效的解决此问题,国家提出采用渐进式延长退休年龄的方案,而如何确定一种完善的养老金支付模式是当前亟待解决的主要难题。论文首先通过公共物品理论、社会公平理论、社会福利社会化理论分析养老金支付模式的理论基础。第二,梳理我国和国外典型发达国家养老金支付模式,并从国外已有的经验借鉴中得到启示。第三,分析了被调研对象基本情况、对渐进式延长退休年龄政策的支持度作了分析、通过相关性分析得出要想抑制提前退休就得有惩罚措施,而要想鼓励人们延长退休就势必伴随着相应的鼓励机制。第四,通过对延长退休年龄不同方案的比较,在他人研究的基础上认同渐进式延长退休年龄的最优年龄在65岁,最低退休年龄是62,最高退休年龄是67岁。第五,在渐进式延长退休年龄最优方案基础上通过建立精算模型进行测算,得出从62岁到67岁退休时领取的养老金金额。最后,将在学界、实务界已有研究和实施政策的基础上,在老龄化加剧、养老金缺口拉大等现实背景下,基于对养老金的平衡和可持续的考虑,对比借鉴国外养老金支付方案,在不久的将来,为利用配套的养老金支付措施来解决养老金支付过程中的问题提供科学、可行、最优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养老金 渐进式 弹性推迟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842.6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0
- 第一章 绪论10-23
- 1.1 研究背景10-12
- 1.1.1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的指导意义10-11
- 1.1.2 人口老龄化愈发严重11
- 1.1.3 养老金缺口不断增加11-12
- 1.2 研究意义12-13
- 1.2.1 理论意义12-13
- 1.2.2 实践意义13
- 1.3 文献综述13-20
- 1.3.1 国内研究现状13-16
- 1.3.2 国外研究现状16-19
- 1.3.3 研究评述19-20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20-23
- 1.4.1 研究内容20-21
- 1.4.2 研究方法21-23
- 第二章 渐进式延长退休年龄下的养老金支付模式的理论基础23-27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23-24
- 2.1.1 渐进式延长退休年龄23
- 2.1.2 养老保险金23
- 2.1.3 养老保险制度的主要模式23-24
- 2.2 理论基础24-27
- 2.2.1 社会福利社会化理论24-25
- 2.2.2 公共物品理论25-26
- 2.2.3 社会公平理论26-27
- 第三章 国内外养老金支付模式的比较研究27-33
- 3.1 国外社会养老保险主要支付模式27-30
- 3.1.1 福利国家型公共养老金支付模式27-28
- 3.1.2 社会保险型公共养老金支付模式28-29
- 3.1.3 强制储蓄型国家的养老金支付模式29-30
- 3.2 我国现行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支付模式30-31
- 3.3 美国养老金支付模式经验借鉴31-33
- 第四章 渐进式延长退休年龄下养老金支付模式的调查与分析33-54
- 4.1 样本基本情况分析:33-41
- 4.1.1 区域统计33-34
- 4.1.2 个人基本信息34-38
- 4.1.3 工作情况38-41
- 4.2 延长退休年龄支持率分析41-45
- 4.3 各因素与对延迟退休年龄态度相关性分析45-54
- 第五章 渐进式延长退休年龄方案比较及优化设定54-64
- 5.1 方案概述54-57
- 5.1.1 清华方案54-55
- 5.1.2 学者方案55-56
- 5.1.3 人社部方案56-57
- 5.2 渐进式延长退休年龄的优化设定及启示57-64
- 5.2.1 延长年龄上限的确立58-59
- 5.2.2 延长退休年龄下限的确立59-60
- 5.2.3 正常退休年龄的确立60-64
- 第六章 渐进式延长退休年龄下养老金支付模式的设计64-90
- 6.1 养老金收支构成64-65
- 6.2 养老金收支模型65-66
- 6.3 模型的参数设置66-78
- 6.4 模型求解78-90
- 6.4.1 替代率和支付模式之间的转换86-90
- 第七章 渐进式延长退休年龄下养老金支付模式的对策建议90-95
- 7.1 逐步取消养老金双轨制90-91
- 7.2 建立健全缴费与待遇享受之间的挂钩机制91
- 7.3 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模式的建议91-95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95-97
- 8.1 本文结论95
- 8.2 本文不足与展望95-97
- 参考文献97-101
- 附录101-107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107-108
- 致谢108-10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雪梅;对企业年金在中国养老保险体系中定位的再认识[J];财经科学;2004年02期
2 林义;关于我国退休制度的经济思考[J];当代财经;1994年01期
3 邵芬,杜爱萍;中德养老保险制度之比较[J];当代法学;2003年05期
4 张玲文;;我国养老金支付危机及其应对思路[J];开放潮;2006年04期
5 刘铮,潘锦棠;世界各国退休年龄现状分析比较[J];甘肃社会科学;2005年05期
6 马骏;肖明智;;城镇职工养老金体系改革迫在眉睫[J];上海国资;2013年03期
7 李燕花;;对延长法定退休年龄的几点思考[J];陶瓷研究与职业教育;2006年01期
8 张启春;试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渠道[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年03期
9 周咏琴;;行业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后的问题探讨[J];市场论坛;2005年11期
10 邓大松,刘昌平;中国养老社会保险基金敏感性实证研究[J];经济科学;2001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陈之楚;中国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8年
2 吴国玖;基于公共财政视角的社会养老保险收支模式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9年
3 蔡向东;统账结合的中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4 王海燕;中美社会保障制度比较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蒙;统筹城乡发展视角下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及供给问题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1年
2 张乐川;我国延长法定退休年龄政策可行性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3 李月;全国社会保障基金规模适度增长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4 徐传超;延长退休年龄的可行性分析[D];暨南大学;2009年
5 李光华;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提高我国退休年龄的利弊及可行性分析[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万力;我国实行“弹性退休制度”之初探[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7 王少锋;北京市养老保险模型及仿真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1年
8 刘兵;我国调整退休年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9 姜英霞;中国城镇职工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未来收支缺口的精算预测[D];山东财经大学;2013年
10 单明霞;调整人口就业年限对养老金平衡的影响研究[D];上海工程技术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渐进式延长退休年龄下的养老金支付模式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261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bxjjlw/4261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