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保险论文 >

“新农保”对农村老年人劳动供给及福利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07-07 14:19

  本文关键词:“新农保”对农村老年人劳动供给及福利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新农保 劳动供给 消费 心理健康


【摘要】:文章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的两期面板数据,采用差分-断点方法,系统实证评估了我国"新农保"对农村老年人劳动力供给、消费及主观福利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新农保"对农村总消费及耐用品消费增长有正向作用,但统计不显著;对食品、衣着、保健、医疗及其他非耐用品的消费基本没有影响。(2)农村老年人劳动供给决策和劳动供给时间不受"新农保"政策的影响。(3)"新农保"对反映心理健康的抑郁指数没有任何作用。(4)农村男性和女性老年人的劳动供给决策、劳动供给时间及抑郁指数也没有因为"新农保"而产生变化。其原因可能在于"新农保"这种补助强度不大的外部干预政策难以在短期内对老年人的劳动供给及福利产生影响,这也恰恰说明就提高农村老年人的福利而言,"新农保"制度建设仍然任重道远。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新农保 劳动供给 消费 心理健康
【基金】: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资金资助项目(201202)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NCET-13-0343) 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14BJJJ02)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ZR2014GM001)
【分类号】:F842.67;F323.89
【正文快照】: 一、引言21世纪以来,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明显。据全国老龄委预测,到2050年,老年人口总量将超过4亿,老龄化水平推进到30%以上。与此同时,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2013年6月发布的《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显示,全国有22.9%的60岁以上老年人的消费水平位于贫困线以下,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程令国;张晔;刘志彪;;“新农保”改变了中国农村居民的养老模式吗?[J];经济研究;2013年08期

2 陈华帅;曾毅;;“新农保”使谁受益:老人还是子女?[J];经济研究;2013年08期

3 张川川;陈斌开;;“社会养老”能否替代“家庭养老”?——来自中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证据[J];经济研究;2014年11期

4 黄宏伟;展进涛;陈超;;“新农保”养老金收入对农村老年人劳动供给的影响[J];中国人口科学;2014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常芳;杨矗;王爱琴;王欢;罗仁福;史耀疆;;新农保实施现状及参保行为影响因素——基于5省101村调查数据的分析[J];管理世界;2014年03期

2 范辰辰;李文;;新农保、宗族网络与农村家庭代际转移[J];北京社会科学;2015年01期

3 周磊;姜博;王静曦;;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中的逆向选择问题研究[J];保险研究;2015年02期

4 吴海民;吴淑娟;陈辉;;城市文明、交易成本与企业“第四利润源”——基于全国文明城市与民营上市公司核匹配倍差法的证据[J];中国工业经济;2015年07期

5 邹铁钉;;中国城乡户籍与性别的重叠效应——身份公平的养老改革[J];经济管理;2014年06期

6 张川川;John Giles;赵耀辉;;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效果评估——收入、贫困、消费、主观福利和劳动供给[J];经济学(季刊);2015年01期

7 程杰;;养老保障的劳动供给效应[J];经济研究;2014年10期

8 张川川;陈斌开;;“社会养老”能否替代“家庭养老”?——来自中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证据[J];经济研究;2014年11期

9 马光荣;周广肃;;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对家庭储蓄的影响:基于CFPS数据的研究[J];经济研究;2014年11期

10 程杰;;“退而不休”的劳动者:转型中国的一个典型现象[J];劳动经济研究;2014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樊敏杰;“一胎化”政策对健康状况影响机制的实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4年

2 邹铁钉;养老保险体制改革的公平与效率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3 海龙;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财政补贴政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4年

4 左香乡;中国城镇职工社会养老保险退保研究[D];湖南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晓娜;推迟中国城镇女职工退休年龄研究[D];辽宁大学;2013年

2 肖竹;健康对中老年人劳动供给时间的影响[D];湘潭大学;2014年

3 李超;基于控制的养老保险及最优退休年龄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4年

4 陈曦;失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法律制度建设[D];江西财经大学;2014年

5 罗岚;企业女职工延迟退休年龄制度的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绍宾;樊丽明;王媛;;影响农民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因素——来自山东省入户调查的证据[J];财贸经济;2009年11期

2 刘善槐;邬志辉;何圣财;;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状况及对策——基于吉林省5000农户的调查研究[J];调研世界;2011年02期

3 李琴;郑晶;;中国农村老年人农业劳动时间的地区差异和性别差异分析[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4 王翠琴;薛惠元;;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与相关制度衔接问题初探[J];经济体制改革;2011年04期

5 雷晓燕;谭力;赵耀辉;;退休会影响健康吗?[J];经济学(季刊);2010年04期

6 刘宏;高松;王俊;;养老模式对健康的影响[J];经济研究;2011年04期

7 陶涛;;农村儿子、女儿对父母的经济支持差异研究[J];南方人口;2011年01期

8 李冬妍;;“新农保”制度:现状评析与政策建议[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9 刘冰;赵子乐;曾福生;;“新农保”有利于计划生育政策的执行吗?——一个经济学解释[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10 吴海盛;;农村老年人农业劳动参与的影响因素——基于江苏的实证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8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东海;周庆;;新农保试点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基于宁夏新农保试点县的调查分析[J];社会科学;2010年09期

2 罗拾平;;新农保试行的实证研究——以长沙县为例[J];未来与发展;2010年08期

3 杨彩娟;王芳;;新农保体制下内蒙古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构建[J];内蒙古电大学刊;2010年04期

4 汤晓阳;;新农保基金的管理和运作问题探讨[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5 范伯群;;新农保,红土地上全覆盖[J];就业与保障;2010年10期

6 ;青海扩大藏区新农保试点已于7月1日正式启动(英文)[J];China Population Today;2010年04期

7 夏颐;;新农保:打造没有围墙的“养老院”[J];就业与保障;2010年11期

8 林微;;保障有力 服务到位———龙海市新农保工作经验[J];就业与保障;2010年11期

9 贺蕊玲;;浅析新农保与老农保的区别[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0年12期

10 吴连霞;;新农保政策改进机制研究[J];前沿;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赵雪芳;;基于公共政策的新农保制度研究[A];民生建设与公共事业发展研究——基于公共事业发展的保障和改善民生途径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2 韩轶;姜洁;;我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问题研究[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3 何晖;;新农保地方财政补贴风险识别与评估——基于湖北省13个地区的考察[A];第四届珞珈国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杨再贵;曹园;;新农保政策变量及人口增长率的优化[A];全面深化改革:战略思考与路径选择——北大赛瑟(CCISSR)论坛文集·2014[C];2014年

5 郑永君;;政府动员与传统观念:新农保政策的实践困境研究——基于川北SL村的观察[A];全国博士生论坛“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村与农民问题”论文集[C];2012年

6 成志刚;曹平;;中部地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对湖南省试点县数据的分析[A];湖湘公共管理研究(第四卷)[C];2013年

7 宋明岷;;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筹资机制研究[A];十二五·新挑战:经济社会综合风险管理——北大赛瑟(CCISSR)论坛文集·2011[C];2011年

8 陈之楚;范志萍;滕新春;;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率影响因素分析——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A];全面深化改革:战略思考与路径选择——北大赛瑟(CCISSR)论坛文集·2014[C];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红芳;江苏公共财政助推新农保[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7年

2 黄红芳;新农保,农民期盼政府补助到位[N];新华日报;2008年

3 李连忠;新农保呼唤统一政策指导[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8年

4 吴长勇;受农民青睐的“新农保”[N];中国审计报;2008年

5 黄红芳;“新农保”呼唤统一政策[N];新华日报;2008年

6 邢理建;“新农保”意义堪比取消农业税[N];中国改革报;2009年

7 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教授 郭巍青;由公共政策角度看新农保制度的进步[N];东方早报;2009年

8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 唐钧;人性化的新农保与隐忧[N];东方早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马宏建;支持“新农保”建设 财政部门责无旁贷[N];中国改革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蔡靓;新农保:老有所养的新途径[N];中华合作时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冯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供需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3年

2 李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运营管理研究[D];暨南大学;2012年

3 华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中政府财政支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李升;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运作机制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谷翠莹;从“新农保”看政府与农民新型关系的构建和完善[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2 文洁;“新农保”政策风险研究及其防范[D];江西财经大学;2012年

3 王为闰;新农保试行的问题及对策[D];安徽农业大学;2012年

4 付卉丽;新农保试点中的若干问题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5 岳晏;政府在新农保建设中的职能研究[D];湘潭大学;2013年

6 赵鹏;新农保地方政府财政补贴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12年

7 王红梅;甘肃省新农保实施效果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3年

8 刘敏;新农保政策框架下的农户参保行为及其对养老预期的影响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9 钟晓盈;新农保制度实施中的区县级政府责任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10 陈兆雁;新农保对农村贫困老人的养老保障作用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5305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bxjjlw/5305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bc3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