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保险论文 >

张掖市玉米制种产量保险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08 03:12

  本文关键词:张掖市玉米制种产量保险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农业风险 费率厘定 产品设计 玉米制种


【摘要】:多年以来我国政府一直在倡导“加快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近几年由于甘肃省发生沙尘暴的频率愈加频繁,因此而造成的农作物的损失也越来越严重,同时我们也发现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运作效率显得很低下并且相对滞后,在损失发生的时候农业保险也并没有体现较高的风险补偿效率,同时农业保险也没有很好的显示农业保险所起到的损失补偿职能。同时,虽然在2007年的时候张掖市就启动了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试点工作,并且在试点的过程中,农业保险起到很好的风险补偿和保持很强的增长率增长。另外,由于当前我国在进行农作物保险产品设计的时候,保险条款基本都是以保物化成本为主进行设定保险金额,但是以物化成本设计保险金额的保单不仅保障范围较窄,而且保障程度也很低,往往保险所提供的保险金额太低,不足以负担种植过程中投入的大量人力和物力。现在大多数的保险产品已经采用以产量作为保险衡量标准的保险产品,这种产品设计方案就可以在避免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方面起到很好的作用。为此,本文以张掖市玉米制种为例,立题研究张掖市玉米制种产量保险的设计方案。在文章计算过程中,我们主要运用了数理统计、统计分析、软件处理等多种研究方法进行深入剖析张掖市玉米制种的现状和相关险种的问题。同时,我们在对我国农业发展基础进行分析的时候,通过综合运用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现在的农业保险现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本文整理出张掖市历年玉米制种亩产数据,结合张掖市玉米制种保险供需情况的分析,具体设计和计算张掖市玉米制种保险险种及其费率相关内容。文章的第一章主要分析张掖市在玉米制种种植的过程中面临的主要气象灾害,通过分别介绍干旱、洪涝、泥石流、沙尘暴、冰雹灾害在各州的分布情况。第二章主要通过分析目前我国农业保险的条款内容、经营状况和经营运作模式对当前的玉米制种的经营情况进行分析。文章的第三章主要通过对张掖市玉米制种产量的分析,通过运用张掖市玉米制种产量保险为解决方案来假定制定产品方案。根据目前张掖市玉米制种种植经营中存在的困境与问题,提供一个完整的方案。在方案的内容中主要包含产品设计的总思路、产品方案、产品实施的可行性分析以及设计实施所面临的主要核心技术难题。第四章主要是确定张掖市玉米制种单产波动模型的最优分布,主要通过Chi—Squared检验、K—S检验、AD检验等方法来确定。在假定保障水平为80%,测算该保障水平下玉米制种产量保险的纯费率,再通过临近相关方法调整纯费率和经验法计算附加费率,最终两种费率之和便是玉米制种产量保险的费率。最后,指出现阶段玉米制种保险的不足,提出了发展张掖市玉米制种保险的具体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农业风险 费率厘定 产品设计 玉米制种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842.66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1. 绪论11-23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11-14
  • 1.1.1 研究背景11-13
  • 1.1.2 研究意义13-14
  • 1.2 国内研究现状14-19
  • 1.3 国内外实证研究19-21
  • 1.4 研究内容、方法、创新与不足21-23
  • 1.4.1 研究内容21-22
  • 1.4.2 研究方法22-23
  • 2. 张掖市玉米制种风险及其可保性分析23-28
  • 2.1 张掖市玉米制种风险的类型23-26
  • 2.1.1 农业风险的特征23-25
  • 2.1.2 农业风险的主要类别25-26
  • 2.2 张掖市玉米制种的可保性分析26-28
  • 3. 产量保险理论与实践28-39
  • 3.1 产量保险理论28-30
  • 3.2 产量保险的优势30-31
  • 3.2.1 更易于防范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30
  • 3.2.2 管理费用更低30
  • 3.2.3 更易于防范系统性风险30-31
  • 3.2.4 所需政府补贴更少31
  • 3.2.5 更易于推广和销售31
  • 3.3 产量保险面临的挑战31-32
  • 3.4 产量保险费率厘定的理论基础和方法32-39
  • 3.4.1 产量保险费率厘定的理论基础33-36
  • 3.4.2 费率厘定方法36-39
  • 4. 张掖市玉米制种产量保险费率厘定39-44
  • 4.1 数据来源39-40
  • 4.2 计算方法结构图40-41
  • 4.3 参数法厘定张掖市玉米制种保险费率41-43
  • 4.4 非参数核密度法厘定张掖市玉米制种保险费率43-44
  • 5. 结论及展望44-47
  • 5.1 研究结论44-45
  • 5.1.1 农作物保险费率精算模型的比较与选择44-45
  • 5.1.2 创新与不足45
  • 5.2 研究展望45-47
  • 参考文献47-50
  • 后记50-51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5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作物栽培[J];致富之友;1998年11期

2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许世金;倪留双;汤华成;王菊琼;;提高玉米制种产量及质量的途径和技术[A];云南省“粮食高产创建”省农科院“八百双倍增工程”科技培训暨云南农业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朱兴忠;甘州加强种子收购管理工作[N];农民日报;2006年

2 朱兴忠;张掖加强种子收购管理工作[N];农资导报;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毕莎莎;张掖市玉米制种产量保险研究[D];兰州财经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5328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bxjjlw/5328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308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