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保险论文 >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法律制度并轨改革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08 00:07

  本文关键词: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法律制度并轨改革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社会保险法 养老保险法律制度 并轨改革


【摘要】:养老保险法律制度作为社会保障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公平合理的养老保险法律制度有利于养老保险正常有序地进行,而不合理的养老保险法律制度则会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引发矛盾的同时又对社会的稳定秩序带来冲击。由于特定的历史原因,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在经历数十年的改革发展,以及相关政策的变化之后,形成了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双轨运行的养老保险法律制度现状,造成了两个不同体制内的劳动人员养老金待遇水平的的差异。自改革开放之后,养老保险双轨制的弊端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逐渐显现出来,不仅仅有损于社会主义社会提倡的公平公正,还影响了劳动力市场的自由流动,对社会主义和谐发展带来冲击。养老保险双轨制造成的差异越来越明显,人们已经意识到双轨制早已不符合当前的社会发展趋势,两类群体的养老保险法律制度并轨改革也逐渐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之后,我国政府也致力于缓解矛盾,开始进行并轨改革的探究,并出台了相关法律法规、政策,为完善我国养老保险法律制度并轨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从历史的角度出发,立足于权利与义务对等的法律概念,在广泛借鉴养老保险法律制度发展成熟国家的基础上,总结出了我国并轨改革应该遵循的原则以及需要克服的诸多难题,也提出了改革的方法与对策。首先,在第一章部分主要在理清我国养老保险法律制度发展脉络的基础上,简单总结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养老保险内容的差异。其次,在文章第二部分阐述了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并轨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在必要性的讨论上主要归纳双轨制存在的问题,提出问题,顺理成章的论证并轨改革的必要性。此外,在可行性研究上,主要从我国的法律法规、政策支持方面入手,结合部分省市的试点改革与企业改革实践,对并轨改革的有利条件进行分析。第三章简单论述了新加坡、智利以及德国三个国家的养老保险模式以及对我国并轨改革的启示与借鉴。文章最后一章,也是最重要的一部分,对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法律制度并轨改革要克服的阻碍、确立原则、具体办法以及相关配套措施进行较为详细的论述,也是整篇文章中最为重要的一章。
【关键词】:社会保险法 养老保险法律制度 并轨改革
【学位授予单位】:甘肃政法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842.67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5
  • 目录5-6
  • 引言6-7
  • 第一章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法律制度历史沿革及运行现状7-12
  • 第一节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法律制度的历史沿革7-9
  • 第二节 两类群体养老保险法律制度运行现状9-12
  • 第二章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法律制度并轨改革的必要性与可行性12-15
  • 第一节 并轨改革的必要性12-13
  • 第二节 并轨改革的可行性分析13-15
  • 第三章 国外养老保险制度及对我国并轨改革的启示与借鉴15-21
  • 第一节 新加坡养老保险法律制度模式15-16
  • 第二节 智利养老保险法律制度模式16-17
  • 第三节 德国养老保险法律制度模式17-18
  • 第四节 对我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法律制度并轨改革的启示18-21
  • 第四章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法律制度并轨改革构想及对策21-33
  • 第一节 并轨改革存在的阻碍21-24
  • 第二节 并轨改革的原则24-26
  • 第三节 并轨改革的具体办法26-30
  • 第四节 并轨改革的配套措施30-33
  • 结语33-34
  • 参考文献34-36
  • 后记36-37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3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又莲;关于城市养老保险社会化体系的构想[J];经济论坛;2000年07期

2 车同侠;养老保险筹资如何走出困境[J];经济论坛;2000年21期

3 王小顺;采取多种措施筹集企业养老保险基金[J];中国劳动;2000年06期

4 浩平;“挂靠关系”“扣人不放”情况下劳动者养老保险权益的保障[J];中国劳动;2000年09期

5 路平;完善养老保险制度 消除职工顾虑[J];农场经济管理;2000年05期

6 ;石麟镇村干部养老保险有新招[J];四川财政;2000年01期

7 王继,任保平;国有小企业资产重组中职工的养老保险[J];社会;2000年11期

8 张峰伟,罗林辉;开征社会养老保险税势在必行[J];中南财经大学学报;2000年06期

9 雪白;养老保险随意不得[J];中国社会保障;2000年01期

10 路婷 ,马杰;怎一个“欠”字了得——养老保险欠费现象追问(下)[J];中国社会保障;2000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倩;;完善养老保险 促进西部大开发[A];陕西省经济学学会第20次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2 张崇甫;;养老保险基金形成的三种形态[A];江苏省劳动学会换届暨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2年

3 侯文若;;社会养老保险的国际趋势[A];社会保障问题研究[C];2000年

4 高明;;《自由译者之路》[A];2010年中国翻译职业交流大会论文集[C];2010年

5 西北大学社会事业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养老保险制度对接:关中-天水经济区纵深发展的重要环节[A];道路 创新 发展——陕西省社会科学界第三届(2009)学术年会暨陕西省社会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社会保障与就业论坛论文集[C];2009年

6 邹德新;;辽宁优秀运动员养老保险制度研究[A];当代中国辽宁发展·创新·和谐——辽宁省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9年

7 李亚敏;王浩;;城市化、人口转型与社会养老保险[A];十二五·新挑战:经济社会综合风险管理——北大赛瑟(CCISSR)论坛文集·2011[C];2011年

8 林子利;;养老保险基金的筹措和管理[A];老年学论文集(二)[C];1998年

9 葛林;;国外养老保险制度的借鉴与启示[A];江苏老年社区服务——学习贯彻老年法暨老年社区服务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1996年

10 丁忠云;王云昌;;养老保险基金若干问题探讨[A];中国水利学会2000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学军;努力构建养老保险事业发展的绿色通道[N];朔州日报;2005年

2 中国银河证券 李芹;养老保险基金绩效的国际比较与启示[N];上海证券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李艳 实习生 姚志伟;养老保险扩面路在何方?[N];陕西日报;2004年

4 ;新的《养老保险条例》新在哪里?[N];深圳商报;2001年

5 深圳商报记者 龚光敏;养老保险保障安度晚年[N];深圳商报;2003年

6 本报记者 杨曦;让更多的人享受养老保险[N];运城日报;2005年

7 马璐瑶;养老保险需专业化经营[N];中华工商时报;2005年

8 通讯员 宋宗国;我市新增养老保险参保9001人[N];安康日报;2006年

9 通讯员 胡定升 覃彬;白河为在外务工农民办理养老保险[N];安康日报;2007年

10 通讯员 宋宗国;我市敲响今年养老保险扩面钟声[N];安康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庆平;养老保险市场化改革:国际经验与中国政策选择[D];山东大学;2008年

2 段家喜;养老保险制度中的政府行为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3 张松;中国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养老保险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4 张璐琴;我国养老保险制度与劳资分配比例的协调[D];暨南大学;2009年

5 刘蕾;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均等化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6 张倩;典型国家公务员养老保险比较及其对中国的启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7 李珍珍;城乡统筹就业中的养老保险制度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8 蓝霞;中国城镇养老保险可持续发展及制度构建研究[D];青岛大学;2010年

9 林志宗;养老保险基金收益保障机制及其运营模式创新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10 赵庆国;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可持续性问题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义贝;我国养老保险基金入市监管研究[D];湘潭大学;2008年

2 董西明;养老保险制度的国际比较及其借鉴[D];山东大学;2008年

3 张友鹏;关于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的融资模式和投资管理问题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4 陈蕊;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可持续发展政策问题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5 郭敏;制度约束下农民的理性选择[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6 凡亚军;进城务工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与意愿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7 李继成;我国民营企业养老保险制度执行情况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08年

8 于瑞雁;我国社会养老保险扩面问题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9 张彬;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监管机制研究[D];青岛大学;2009年

10 傅卫国;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区域差距分析及其均衡化思考[D];厦门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5323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bxjjlw/5323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a61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