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房地产论文 >

我国居民加杠杆的系统性金融风险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25 14:44
【摘要】:近年来我国居民高速加杠杆,我国居民加杠杆直接导致了2015年股市异常波动,2016年以来一些城市房地产价格严重泡沫化,以及互联网金融首付贷和现金贷等问题。美国次贷危机表明了居民快速加杠杆的债务风险会扩散到金融系统,并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因此,研究我国居民加杠杆的系统性金融风险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内容分为四部分,首先,结合系统性金融风险理论,从理论与实务的角度分析我国居民加杠杆与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关系;其次,利用我国房地产等几类指标2013年1月到2017年3月的数据,对系统性金融风险指数进行合成;再次,使用居民杠杆变量作为MSBVAR模型的内生变量,实证分析居民加杠杆的系统性金融风险;最后,对如何防范我国居民加杠杆的系统性金融风险提出政策建议。本文主要结论:第一,我国2015年起系统性金融风险指数呈明显的上升趋势;第二,MSBVAR模型加入居民杠杆变量后,系统性金融风险指数值较大时期对应高风险区制,并且高风险时期主要集中在2014年中期、2015年至2016年,与居民加杠杆周期相同;第三,脉冲响应函数表明我国居民加杠杆对系统性金融风险指数的冲击为正,冲击效应大,持续时间长。因此,我国应加强对居民加杠杆的宏观审慎管理,规范个人信贷,对不同区域“因城施政”,赋予不同的居民杠杆率阈值,以防范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
【学位授予单位】:闽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F832
【图文】:

杠杆率,居民,数据来源,国际比较


图 2.1 中国 2006-2017 年居民杠杆率(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图 2.2 2016 年 6 月居民杠杆率国际比较(数据来源:OECD stat. trading economics. IMF,Fiscal Monitor,CAG analysis.)

杠杆率,国际比较,居民,债务


9图 2.2 2016 年 6 月居民杠杆率国际比较(数据来源:OECD stat. trading economics. IMF,Fiscal Monitor,CAG analysis.)响我国居民加杠杆的原因负债程度和家庭债务风险的大小可以用负债跟劳动报酬的比值来衡量。家庭劳动报酬之比就会越高,消费倾向就更容易受到债务影响。中国居民杠杆率造成影响。在《全球金融稳定报告》中 IMF 提出当家庭债务与 GDP 的占比增对 GDP 的增长可能会起到积极作用;当家庭债务与 GDP 的占比超过 30%国家的宏观经济增长造成损害。上海财经大学高等研究院家庭债务课题组发家庭债务占 GDP 的比重由 30.7%上升至 2016 的 44.4%,已经超过 2008 年美

房贷,商品住宅价格,环比,大中城市


个人房贷利率在 2016 年达到最低。然而全国 70 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与个人房贷利率的走势正好相反。住宅价格环比增幅最大的两个时期分别是 20利率水平正好是处在同周期的低谷阶段。这意味着贷款更轻松,买房更加容易见图 2.3、图 2.4。居民消费贷款增加。2017 年楼市调控不断深入,在以收紧房贷为主的调控下各态势,但仍有将消费贷用来做首付购房的途径。然而消费贷的设立目的是满足需求,而非满足居民购房等长期贷款的需求。首先,随着购房贷款越来越趋于利润对贷款用途与资金流向并未严格审核,选择了对消费贷做购房首付的用途态度。其次,很多商业银行推出了以信用卡为基础的信用贷,因其要求极低,不用抵押的情况下贷高达 30 万元的额度的款项。信用贷之所以受购房者追捧先还息后还本,在贷款的最初仅有利息支出。于是很多购房者同时申请了多家首付款,购房者杠杆比例也随之增加。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梅;;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思路与政策框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8年10期

2 王朝阳;王文汇;;中国系统性金融风险表现与防范:一个文献综述的视角[J];金融评论;2018年05期

3 ;系统性金融风险:认识与防范[J];国家治理;2018年36期

4 郭田勇;;正确认识与防控系统性金融风险[J];国家治理;2018年36期

5 张静钰;;当前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成因及化解路径[J];今日财富(中国知识产权);2018年10期

6 沈悦;李博阳;张嘉望;;系统性金融风险:测度与时空格局演化分析[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7年12期

7 王国刚;;防控系统性金融风险[J];新理财(政府理财);2017年11期

8 郑联盛;;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来源[J];经济研究参考;2017年36期

9 方芳;林海涛;;系统性金融风险再认识:演化、测量与检验[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7年11期

10 李永刚;;系统性金融风险调查:英国经验及启示[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夏斌;;如何认识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A];《国际货币评论》2018年第二季度合辑[C];2018年

2 郭娜;祁帆;葛传凯;;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识别及防范措施研究——以天津市为例[A];发挥社会科学作用 促进天津改革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十二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C];2017年

3 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调查统计处课题组;葛志强;张立光;姜全;;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成因、实证及宏观审慎管理对策[A];金融发展理论与实践(2010)[C];2011年

4 夏斌;;中国经济两难选择:守住底线、改革为先[A];《IMI研究动态》2016年合辑[C];2016年

5 刘桂荣;;征信体系建设: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的新视角[A];上海市经济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王国刚;;系统性金融风险怎么来的?[A];《IMI研究动态》2018年第一季度合辑[C];2018年

7 王擎;田娇;;银行资本监管与系统性金融风险传递——基于DSGE模型的分析[A];《国际货币评论》2016年合辑[C];2016年

8 张焕波;;防止此次股市危机演变为经济危机[A];中国智库经济观察(2015)[C];2016年

9 陈文玲;刘向东;;关于做好2017年经济工作的九点建议[A];中国智库经济观察(2016)[C];2017年

10 郭迎锋;;深化金融改革进展及建议[A];中国经济分析与展望(2017~2018)[C];201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王柯瑾 郝成;周小川:把稳定物价和防控系统性金融风险作为核心目标[N];中国经营报;2017年

2 李健;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促进实体经济发展[N];晋中日报;2017年

3 马梅若;协调推进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N];金融时报;2017年

4 记者 周国和 谢天 刘建翠;完善信用监管体系 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N];深圳特区报;2018年

5 本报记者 张末冬;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提升金融服务质效[N];金融时报;2018年

6 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 李慎明;为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尽绵薄之力[N];中华读书报;2018年

7 江西保监局 石文平;保险业如何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N];中国保险报;2018年

8 本报记者 左永刚;A股震荡调整隐藏中期向好因素 业界认为不必担忧系统性金融风险[N];证券日报;2018年

9 李致远 中国社会科学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

10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教授 田利辉;产融协同: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基础[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大威;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传导、监管与防范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2年

2 黄岩渠;基于复杂网络的系统性金融风险研究[D];湖南大学;2018年

3 聂晋;基于宏观审慎视角的系统性金融风险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6年

4 马晔;资本账户开放背景下影子银行系统性风险及监管模式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5年

5 苏明政;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测度、传染与防范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4年

6 王妍;中国金融不稳定的计量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7 苏帆;系统性金融风险测度及其网络传染机制研究[D];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7年

8 丁灿;系统性金融风险演进与风险抑制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2年

9 章秀;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计量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10 王靖国;顺周期行为机制下的系统性金融风险:理论与实证分析[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汤爱丽;我国房价波动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8年

2 陆赛江;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审计程序研究[D];南京审计大学;2018年

3 张丽影;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度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8年

4 郭倩蓉;我国居民加杠杆的系统性金融风险研究[D];闽南师范大学;2018年

5 杨洋;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测度[D];青岛大学;2018年

6 王太云;房地产价格波动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7年

7 姜云峰;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测度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7年

8 于华鑫;山东省系统性金融风险识别及其估测[D];山东财经大学;2016年

9 丁志龙;外部流动性冲击与系统性金融风险[D];大连理工大学;2017年

10 王恺忱;银行系统性金融风险溢出效应分析[D];兰州财经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7699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fangdichanjingjilunwen/27699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37c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