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平台经济的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平台经济的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研究 出处:《国际经济合作》2014年08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平台经济是近年来快速兴起,并为全世界密切关注的一种新型商业经营模式创新,被认为是在经济和商业形态上有强烈带动性、持续性和引导性的产业和业态。平台经济的出现改变了传统服务外包发展模式,是服务外包借助平台在转型升级过程中向更广领域、更高层级发展的一次重大机遇。本文从外包商业模式创新的视角揭示以信息技术革命为基础,以平台为核心的服务外包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趋势,探索平台经济与服务外包产业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发展机制。
【作者单位】: 上海市发展改革研究院;
【分类号】:F719
【正文快照】: 随着服务全球化的蓬勃发展,服务外包应运而生并且在全球价值链的形成与升级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增长迅速,有力促进了国内服务经济的发展,在服务业发展不断深化的背景下,目前我国服务外包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日渐迫切,服务外包企业已经不满足单纯的低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莹;刘芳;何忠伟;;我国红枣产业的经济分析与前景展望[J];农业展望;2011年10期
2 ;长春高新区:“官助民办”助力产业发展[J];硅谷;2011年20期
3 隋映辉;高科技产业:经济特性与产业结构调整[J];科学学研究;1992年03期
4 张胜荣;;宏观产业政策设计:类型与对象分析[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03期
5 岳峻田;世界微机变化令人目眩——当代世界微型计算机产业发展透视[J];中国科技信息;1994年11期
6 常慧君;;试论广东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J];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1994年01期
7 朱宪辰,黄西川,郭临英;江苏乡镇工业技术进步与产业发展状况分析[J];科研管理;1995年06期
8 郑乐顺,,刘文三,刘薇,苑治亭;建立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金融运行机制[J];金融研究;1996年02期
9 李正子;从联想联盟 探产业发展之路[J];通讯世界;1996年09期
10 ;台湾电机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J];机电产品市场;199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梁宏;;推进CRM实施,促进信息安全产业发展[A];第十八次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2 包子文;;吉林省创意产业发展问题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尹慧君;;“生态经济学”视野下的城市绿化隔离地区产业发展探索——以北京市东三乡地区为例[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胡衡华;;发掘湖区优势 促进战略性提升——以益阳市为例谈环洞庭湖区域产业发展[A];洞庭湖发展论坛资料汇编[C];2010年
5 ;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带动区域产业发展[A];新时期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的发展方向——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发展论坛文集[C];2001年
6 詹玉涛;詹志英;;大力发展环保服务业,促进环保产业全面发展[A];四川省环境科学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7 李灿辉;龙维彪;杨仕忠;李云海;隋启君;;马铃薯育种研究与云南马铃薯产业发展[A];加速发展云南马铃薯优势产业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8 宋春明;冯义;王惠珍;谢新国;;新洲区林业产业发展战略初析[A];武汉市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乐秀海;;传感器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A];第一届长三角地区传感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10 张盛林;牛义;刘红艳;;小魔芋——大产业——新农村[A];循环农业与新农村建设——2006年中国农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通讯员 刘春生;西乡干部进村入户搞服务 生猪茶叶产业发展快[N];汉中日报;2005年
2 记者 伍荔霞;广西力促森林旅游产业发展[N];中国绿色时报;2005年
3 黄伟;增强忧患意识 加快产业发展 促进全州经济更好更快发展[N];阿坝日报;2007年
4 通讯员 胡奎 王清海;仓上镇四项机制加快产业发展[N];安康日报;2007年
5 通讯员 谢荧;市直七部门汇聚岚皋共商魔芋产业发展大计[N];安康日报;2007年
6 记者 英涛;统一思想 分步实施 为产业发展提供空间[N];保定日报;2007年
7 周暹;积极探索农村产业发展新路子[N];北京日报;2007年
8 本报评论员;加快产业发展 领跑“工业强省”[N];成都日报;2006年
9 殷理田;如何加快煤层气产业发展[N];中国改革报;2007年
10 记者 张炜玮;完善产业链 加快库区产业发展[N];重庆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明志;比较优势理论与中国产业发展[D];厦门大学;2002年
2 阎兆万;论产业环保化及其实现机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3 蔡宝家;区域休闲体育产业发展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08年
4 沈文星;木材加工产业发展制度创新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5年
5 甘联君;三峡库区人口迁移与城市化发展互动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6 虞震;我国产业生态化路径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7年
7 李玉勤;杂粮产业发展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9年
8 吴琼;以现代工业设计理念振兴常州梳篦传统手工艺产业[D];南京林业大学;2006年
9 俞晓晶;产业发展中的政府因素及其效应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3年
10 韩颖;我国若干产业发展对经济社会影响的数量分析[D];东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启忠;半导体照明市场分析及产业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2 易汉鹏;产业发展与企业的产业先见战略[D];武汉大学;2004年
3 陈旺兴;资源、能力、治理结构与国家产业发展[D];清华大学;2005年
4 丁登花;茶叶产业生态化发展模式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5 张可;中国信用卡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和措施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6 王毅坚;国外反倾销对中国产业发展影响的分析[D];吉林大学;2006年
7 李俊荣;富民工业园区产业发展规划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7年
8 高均利;榆林市红枣产业发展途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9 赵晓娜;甘肃省工业产业发展中的金融支持[D];兰州大学;2008年
10 曾隽;广州发展国际服务外包承接产业的策略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3255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fwjj/13255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