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服务经济论文 >

广东生产性服务业现状及问题探讨

发布时间:2018-01-30 00:31

  本文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经济增长 出处:《价格月刊》2012年1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近年来,生产性服务业已成为广东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有助于提高当地经济实力,促进经济持续发展。通过对广东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认为部门构成不合理、对经济发展的需求拉动力低、高技术人才少等问题制约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应引起足够重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建议,以期更好地促进广东生产性服务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producer services have become an important driving force for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Guangdong, helping to improve the local economic strength. Through the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Guangdong producer service industry,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structure of the department is unreasonable and the demand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low. The development of producer service industry is restricted by the shortage of high-tech talents, which should be paid enough attention to. On this basis, the policy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producer service industry are put forward. In order to better promote the healthy and stable development of Guangdong producer services.
【作者单位】: 华南理工大学;
【分类号】:F719
【正文快照】: 引言生产性服务业的界定是基于对服务业或服务部门的“功能性分类”。最早由Greenfield(格雷菲尔德,1966)提出,后经Browning(布朗宁,1975)等经济学家的发展而得到深化。杨仁发(2011)将生产性服务业定义为在产品生产和服务提供的过程中,作为中间投入品的服务,它不同于消费者服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政;刘勇;王钦;;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战略选择——基于产业互动的研究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08期

2 顾乃华;;生产性服务业对工业获利能力的影响和渠道——基于城市面板数据和SFA模型的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0年05期

3 高觉民;李晓慧;;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机理:理论与实证[J];中国工业经济;2011年06期

4 周鹏;余珊萍;韩剑;;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价值链升级间相关性的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10年09期

5 胡国平;徐显峰;刘军;刘晓博;;都市生产性服务业外向发展机制及影响因素——基于我国15个副省级城市1999—2008年面板数据的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12年03期

6 臧霄鹏;林秀梅;;生产性服务业与其他产业的关联关系研究——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动态分析[J];经济问题;2011年06期

7 杨玉英;;生产性服务业与经济发展关联性的经验分析[J];经济学动态;2010年11期

8 顾乃华;毕斗斗;任旺兵;;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文献综述[J];经济学家;2006年06期

9 赵伟;郑雯雯;;生产性服务业-贸易成本与制造业集聚:机理与实证[J];经济学家;2011年02期

10 肖文;樊文静;;产业关联下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基于需求规模和需求结构的研究[J];经济学家;2011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进;徐谷波;;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发展互动关系研究——基于安徽省的实证分析[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2 华中;康国定;周秀慧;;生产性服务业和城市CBD发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8期

3 宋马林;;国内各地区生产性服务业竞争力评价研究[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4 张宇婷;;新型工业化道路下安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研究[J];北方经济;2008年20期

5 宋业峰;;论中国制造业的服务化发展[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6 刘燕;;哈尔滨市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年11期

7 李耀光;吴雁军;;产业互动视角下的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8 李小萌;忻展红;;要素比较优势的发挥对加速产业增长的意义[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9 王亚男;;两化融合中我国制造业的机遇、挑战与发展[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10 潘忠贤;;转型升级视角下的产业互动融合发展之路——基于温岭市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升级调查[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1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久文;;长三角地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共生发展研究(英文)[A];北京论坛(2011)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传统与现代、变革与转型:“城市转型与人类未来”城市分论坛论文及摘要集[C];2011年

2 刘向东;;现阶段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研究[A];加快服务业发展问题研究[C];2011年

3 徐林清;;制造企业快递服务需求的区域差异研究[A];2011’中国快递论坛论文集[C];2011年

4 徐林清;陈碧莲;;制造企业特征与快递服务需求模式[A];2012中国快递论坛论文集[C];2012年

5 高丽峰;王兴权;曲丹丹;;基于互动论的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研究—以辽宁为例[A];创新沈阳文集(C)[C];2009年

6 谢芳;;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发展——以浙江省为例[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四卷)[C];2010年

7 周国华;王岩岩;;服务型制造模式研究[A];2008中国服务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黄国华;周惠;;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与促进山东产业结构调整升级[A];山东省首届服务业发展论坛优秀论文选[C];2007年

9 张万强;温晓丽;;发展高端物流业,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装备制造业基地[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徐虹;吕兴洋;杨永梅;;旅游业承接服务外包的趋势及其发展战略研究[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下)[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志荣;中小企业服务体系的形成、运作机理与评价[D];暨南大学;2010年

2 刘艳;中国服务业FDI的技术溢出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3 尚慧丽;服务业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4 赵枫;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5 梁光雁;现代制造业企业的服务创新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6 张晓宁;产业集聚的技术溢出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7 刘广生;基于价值链的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8 祝新;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9 张付刚;我国省会城市城市功能差异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10 王亚男;两化融合视角下的中国制造业竞争力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军;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升级路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贺书岚;“两型社会”建设中的生产者服务发展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3 李继萍;黑龙江省现代服务业现状及发展路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4 彭玉婷;分工、交易效率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5 郭倩倩;产业结构转型中的江苏省服务业与制造业协调发展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6 董昕灵;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影响因素分析[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7 张衍;生产者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机制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8 邹美凤;中部地区产业结构服务化演进及其实证分析[D];南昌大学;2010年

9 杨尚波;中部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与就业效应的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10 蒋玉兰;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机制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大中;论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黏合剂”作用[J];财贸经济;2004年02期

2 代中强;;制造业与生产者服务业的互动关系——来自长三角的证据[J];产业经济研究;2008年04期

3 高春亮;乔均;;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空间分布特征研究[J];产业经济研究;2009年06期

4 闫小培,钟韵;区域中心城市生产性服务业的外向功能特征研究——以广州市为例[J];地理科学;2005年05期

5 钟韵;;生产性服务贸易的地理学探讨[J];地理科学;2009年01期

6 陈伟达;张宇;;生产者服务业对制造业竞争力提升的影响研究——基于我国投入产出表的实证分析[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7 植草益;信息通讯业的产业融合[J];中国工业经济;2001年02期

8 李江帆,曾国军;中国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升级趋势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3年03期

9 周振华;产业融合:产业发展及经济增长的新动力[J];中国工业经济;2003年04期

10 张辉;全球价值链理论与我国产业发展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4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国亮;新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胡丹;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的空间结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钰;;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问题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06年23期

2 唐强荣;徐学军;;生产性服务业研究述评[J];商业时代;2007年06期

3 张燕;段杰;;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以深圳市为例[J];管理观察;2008年18期

4 陈建忠;;常州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问题分析[J];当代经济(下半月);2008年12期

5 郭文慧;刘琴琴;;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研究综述[J];经济视角(下);2011年06期

6 李耀光;赵弘;;北京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比较优势研究[J];宏观经济管理;2010年03期

7 宋翠翠;陈艳飞;;生产性服务业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09年24期

8 段江岩;刘立霞;;天津市生产性服务业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0年09期

9 蒋海燕;;生产性服务业——长三角地区发展的新机遇[J];东方企业文化;2010年10期

10 刘书瀚;宋明月;;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与经济增长实证研究——以山东省为例[J];工业技术经济;2007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武云亮;刘坤;;现代服务业拉动安徽经济增长研究[A];中部崛起与现代服务业——第二届中部商业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8年

2 张驰;顾成友;;重庆市服务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基于协整分析和Granger因果检验的实证分析[A];第二届中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论坛暨纪念建国六十周年高层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姚凤梅;张毓渤;;发展休闲产业 促进经济增长[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4 程新章;;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路径选择——发展服务业[A];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第二届(2004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文集 (中)[C];2004年

5 唐珏岚;;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大都市形成与发展的必由之路[A];上海市经济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肖霞;;国内外关于休闲消费的研究[A];中国市场营销创新与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晋志锋;郭生智;;创意产业对中国城市发展的影响[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4卷)[C];2010年

8 曾文朝;;关于莘县服务业发展情况的调查与思考[A];探索·创新·发展——聊城市“加快建设强市名城 我们怎么办”解放思想大讨论理论研讨文集[C];2007年

9 王春宇;;黑龙江省第三产业发展推动劳动就业增长的实证分析——基于VAR模型[A];黑龙江省第三产业结构优化与创新研究[C];2008年

10 王恺;;服务外包的本质及形成机理研究[A];中国经济特区研究[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南方日报记者 陈韩晖 贾肖明;“广东服务”成经济增长主动力[N];南方日报;2010年

2 记者 刘国远;创意产业为经济增长提供重要动力[N];经济参考报;2008年

3 粤信;经济增长的“新引擎”[N];国际经贸消息;2000年

4 陈韩晖 贾肖明;“广东服务”加速崛起 成经济增长主动力[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0年

5 莫莉;服务业为美国经济增长助力[N];金融时报;2007年

6 胡永辉 高峰;让“服务”成为撬动经济增长的新支点[N];人民政协报;2011年

7 ;韩经济增长或放缓,“人造美女”也会减少?[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8 王玉亮;服务业成为全省经济增长重要拉动力量[N];河北日报;2008年

9 本报记者 俞巧云 颜芳 邵生余;危机触底,用什么支撑新周期经济增长[N];新华日报;2009年

10 记者 黄鹏辉;打造经济增长新高地[N];红河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宏毅;服务业生产率与服务业经济增长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2 郭梅君;创意产业发展与中国经济转型的互动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1年

3 朱福林;中国服务贸易外溢效应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4 杨名;服务创新及其对服务经济增长的作用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5 李小萌;综合比较优势与中国服务业的发展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6 曾慧琴;后工业社会服务经济的演进与利益摩擦[D];厦门大学;2009年

7 李仲广;闲暇经济论[D];东北财经大学;2005年

8 罗时龙;服务业与中国经济增长实证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9 黄少杰;我国就业问题与第三产业发展的关联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10 杨玉英;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影响因素与效应研究:理论分析与经验证据[D];吉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静静;我国服务业结构变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D];河北大学;2009年

2 李芳;创意产业发展的经济学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3 陈斯敏;台湾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及其对产业结构优化作用的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4 袁丁;信息服务业对湖南经济增长的作用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9年

5 张燕;服务业FDI对北京市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6 张可方;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对地区经济差距的影响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7 刘靓君;生产性服务业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8 吴迪;传统服务业经济贡献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9年

9 黄楠;上海市服务业发展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10 张华;河北省服务业发展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4747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fwjj/14747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e48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