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服务经济论文 >

基于地域经济的酒店国际化人才培养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8-02-02 19:50

  本文关键词: 酒店 国际化人才 地域经济 培养机制 出处:《职业技术教育》2012年2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酒店植根于地域经济的发展之中,酒店所需要的国际化人才具体素质结构在各个地域经济背景下有其独特之处。从地域经济的视角来看,酒店国际化人才具有语言、文化特色性,知识差异性,素质综合性,成长的拓展性等特征。基于地域经济的酒店国际化人才培养机制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产学研合作与教学评价等环节也应具有独特之处,为培养具有地域经济特色的酒店国际化人才创造有利条件。
[Abstract]:Hotel is rooted in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 and the specific quality structure of international talents needed by hotel has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egional econom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gional economy. Hotel internationalized talents hav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anguage,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knowledge difference, comprehensive qualit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growth. The training mechanism of hotel internationalization talents based on regional economy is the training goal and curriculum. The teaching methods, the cooperation of production, teaching and research and the evaluation of teaching should also have their unique features, which will create favorable conditions for the cultivation of international talents of hotels with regional economic characteristics.
【作者单位】: 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基金】: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基于地域经济的酒店国际化人才培养机制研究》(编号:2011SJD880029),主持人:鲍艳利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全球地域化视野中的高职酒店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机制研究》(编号:D/2011/03/097),主持人:鲍艳利
【分类号】:F719-4;G712
【正文快照】: 国家旅游局最新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1~3月,我国主要城市旅游接待人数保持高速增长,接待人数为11626602人次,同比增长10.46%。我国旅游接待人数不断增加,旅游业和酒店业发展迅猛,许多跨国饭店集团,如雅高、希尔顿、喜达屋等纷纷在我国各地开办各种类型的酒店。这就对酒店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曲波;;校酒店管理专业“沉浸式”双语教学模式与国际化人才培养探讨[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S2期

2 张华英;人才国际化与国际化人才的培养[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3 陈昌贵;翁丽霞;;高等教育国际化与创新人才培养[J];高等教育研究;2008年06期

4 庄少绒;论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人才培养问题[J];南方经济;2004年02期

5 李庆领;吕耀中;;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的人才培养策略[J];中国高等教育;2010年Z1期

6 刘伏英;“洛桑模式”对我国高校酒店管理专业教学的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05年08期

7 程露悬;;酒店国际化人才培养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09年1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昌贵;曾满超;文东茅;翁丽霞;于展;;中国研究型大学国际化调查及评估指标构建[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9年04期

2 白士彦;;中外合作办学沉浸式双语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与丹麦合作办学为例[J];才智;2010年30期

3 刘海玲;;论旅游职业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对本专业的忠诚度[J];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4 霍亚丽;;注重通才教育 培养国际化人才——国际化背景下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年18期

5 刘玄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背景下国际化人才培养探析[J];创新;2009年07期

6 王丹;;教育国际化与医学高等教育[J];重庆医学;2009年11期

7 唐擺;赵立军;;加强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战略选择[J];成人高教学刊;2006年02期

8 郑毅;袁俊榆;;本科生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探索——以电子科技大学为例[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0年07期

9 刘秀玲;谭会萍;苗芳;;国际化人才培养系统的构建与实施[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10 姜文;谭婷;;一般本科院校中外合作办学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张树兴;赵娴;;面向东盟的国际化法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A];德育论丛(第一辑)[C];2011年

2 张树兴;;实施“桥头堡”战略,培养国际化法律专业人才[A];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教育——德育论丛(第二辑)[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张萌;示范性高中办学国际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李北群;我国高校气象本科人才培养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3 王哲;《服务贸易总协定》框架下的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4 许传静;我国大学国际化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5 沈少剑;英国旅游高等教育发展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6 赵萱;基础教育国际化进程中混班就读外籍学生的教育图景[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7 丁玲;中美大学国际化实践及发展趋势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8 廖忠;加拿大研究型大学国际化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聪;高等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王璐;高校国际化人才素质指标体系构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杨慧敏;中外高等院校酒店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比较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健;苏州高职院校酒店人才培养现状、问题及对策的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陈筱敏;上海引入国外酒店管理培训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闫荣明;高等职业教育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1年

7 董莎莎;高校旅游专业实习指导教师工作方式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8 陈晓艳;新疆旅游高等教育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9 孙红英;《1+2+1中美人才培养计划》项目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10 赵红;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政策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程会强;WTO与中国高等教育的市场趋向[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2 乌利希·泰希勒,陈洪捷;欧洲化 国际化 全球化——高等学校何处去?[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1期

3 吴言荪;高等教育国际化及其思考[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4 申渝;加快国际化人才的培养[J];中国人才;2002年09期

5 葛雪珍;;浅论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党史文苑;2006年08期

6 袁学娅;国际化人才之我见[J];饭店现代化;2005年03期

7 姜春辉;;企业应建立国际化人才流失管理策略[J];中国发展观察;2007年09期

8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经贸学院课题组;“入世”对广东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影响和对策──抓住“入世”机遇加快广东发展(之二)[J];国际经贸探索;2001年03期

9 谭白英;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实践教学规律与体系[J];理工高教研究;2005年05期

10 毛伟宾;浸入式双语教学及对我国外语教学的启示[J];济南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建民;莽原又见一耕新——评程民生《宋代地域经济》[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04期

2 武友德;适度非均衡-差异协调──我国西部不发达地域经济成长战略研究[J];社会科学战线;2000年04期

3 李时新;;基于邵阳地域经济的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年12期

4 周榜师;陈曦;;试论漳州水仙花对漳州区域经济社会的影响[J];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5 ;结合地域经济文化特色,搞好校本课程建设[J];天津教育;2006年11期

6 邱荒逸;邱秧琼;;由地域社会经济的状况,构建高职实践教学体系[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7 王金虹;浅析“民工潮”现象对地域经济的影响[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8 杨科正,张赛;论高校与地域经济的和谐发展:以陕西省为例[J];煤炭高等教育;2005年05期

9 周立光;;地域经济发展下高等院校专业设置的探讨[J];今日科苑;2009年02期

10 石中坚,付春光;民俗的变迁与地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广东潮州意溪与枫溪两镇游神活动的比较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4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林命周;;地震预报和地域经济[A];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地震预报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0年

2 夏元泰;;坚持面向“三农” 为发展地域经济培养技术人才[A];职业教育为三农服务的新思路新模式——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胡新胜;;再创浮梁茶叶(业)辉煌[A];2006中国科协年会第三分会场论文集[C];2006年

4 王积武;王玉;;试论地方政府现阶段改革的立足点[A];政府创新的理论与实践[C];2006年

5 华伦;;2003年辽宋西夏金元经济史研究综述[A];中国宋史研究会——唐宋经济史高层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曾庆涛;郝明强;;我国邮政业的未来发展之路探讨[A];贵州新型工业化道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7 曾菊新;;城镇非密集地区城乡互动发展的机制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8 黄振霖;张宁;;重庆市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A];2007年中国马铃薯大会(中国马铃薯专业委员会年会暨学术研讨会)、全国马铃薯免耕栽培现场观摩暨产业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金德洙;;关于韩国西海岸地域在新万金滩涂开垦区的开发[A];2008中国海洋论坛论文集[C];2008年

10 朱专法;王薇;;地域经济创新发展理论:北h澞J絒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暨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高力 刘清玉 本报记者 朱文达;推动企业以质取胜 加快地域经济发展[N];中国质量报;2008年

2 重庆记者 王高;登上地域经济的平台[N];中国邮政报;2005年

3 刘国栋;打开“地域经济”视野[N];沈阳日报;2005年

4 李敏 段忠红;发展专用小麦 提高地域经济[N];山西科技报;2004年

5 记者杨继春;阿温联手打造南疆新经济带[N];新疆日报(汉);2010年

6 本报记者 冯义军;储政伟的“江尾海头”思维[N];中国电力报;2010年

7 李文英 王鸿;服务地域经济 拓展寿险市场[N];中国保险报;2005年

8 长标;农民增收:标准化做了大贡献[N];中国质量报;2007年

9 丁进兴;名花扮靓河南地域经济[N];农民日报;2002年

10 本报记者 龚友国 庞洁;四川大企业雄起[N];中国企业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董里;新中国行政区划变迁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2 宋展云;汉末魏晋地域文化与文学研究[D];扬州大学;2012年

3 季铁;基于社区和网络的设计与社会创新[D];湖南大学;2012年

4 曾涛;中国票据市场制度约束与制度创新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5 宋先锋;大型土木工程国际投资风险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6 王为;东北地区制造业产业自主创新动力机制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7 汤薇;生态经济学在主体功能区中的应用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军;丹东地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方略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2 杜娟;日本濑户内工业地域产业经济发展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林乐;宝山区地域经济二元结构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杨旺舟;不发达内陆边境地域经济成长路径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5年

5 高霞;北宋河东驻军与当地社会经济[D];厦门大学;2007年

6 杨玮燕;宋初对辽战争中军粮供应诸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7 吕景利;建国以来中国唢呐音乐创作的脉络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包兴海;一类经济系统生命体模型的建立与系统动力分析[D];江苏大学;2007年

9 徐小梅;宋朝江西地区灾荒与救济[D];西南大学;2009年

10 朱文慧;宋代广南西路对外贸易初探[D];暨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4853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fwjj/14853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08e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