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内国际生产分工与中国服务业发展
本文关键词: 产品内国际生产分工 服务外包 产业关联效应 生产率效应 出处:《江汉论坛》2015年08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加入WTO以来,我国凭借自身廉价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积极参与国际生产分工中的制造环节,成为"世界工厂",但是,我国在制造这一环节处于国际生产分工价值链中的最低点,陷入悲惨的"低端锁定"。本文应用1997—2012年的全国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承接国际外包使得我国的垂直专业化指数不断提高,降低了制造业与国内服务业的产业关联度,因而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并没有有效地带动服务业的发展;产品内国际生产分工提高了我国第二产业生产率,阻碍了第三产业对第二产业服务业生产率的超越,从而抑制了服务业的发展。因此,多承接国际服务外包,增强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的关联度,提高人力资本水平,促进服务业生产效率提高是我国服务业发展的关键所在。
[Abstract]:Since China's entry into WTO, China has actively participated in the manufacturing process of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 division by virtue of its cheap and abundant labor resources, and has become a "world factory". However, China is at the lowest point in the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 division value chain in manufacturing this link. In this paper, we use the national data from 1997-2012 to carry out empirical research. The results show that undertaking international outsourcing makes the vertical specialization index of our country improve continuously, and reduces the degree of industrial association between manufacturing and domestic service industry. Therefore,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has not effectively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ervice industry, and the 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production within products has increased the productivity of our secondary industry and hindered the tertiary industry from surpassing the productivity of the secondary industry service industry. Therefore, the key to the development of our service industry is to undertake more international service outsourcing, to strengthe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econdary industry and the tertiary industry,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human capital, and to promote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of the service industry.
【作者单位】: 重庆科技学院经济系;美国东卡罗纳大学经济系;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全球价值链下中国企业突破低端锁定的策略研究”(项目编号:13XJL005) 重庆科技学院博士启动项目“新型工业化指标的构建与测算”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F719;F4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刘海云;唐玲;;国际外包的生产率效应及行业差异——基于中国工业行业的经验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9年08期
2 张捷;周雷;;国际分工对产业结构演进的影响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基于新兴工业化国家跨国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12年01期
3 程大中;;中国生产性服务业的水平、结构及影响——基于投入—产出法的国际比较研究[J];经济研究;2008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林;吴天德;;产业结构变动与制度创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2 张杨洋;;合芜蚌汽车配套产业集群运行机制与结构升级研究[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3 周本立,吴劲松;突破城乡二元结构 促进安徽经济协调发展──当前我省经济发展阶段及“十五”面临的主要任务[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5期
4 洪磊;;我国实施工业反哺农业战略的必要性[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20期
5 苏高华;郑新奇;陈方正;;中国经济增长投入因子转复研究——从土地投入到技术投入的转变[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4期
6 喻汇;;人力资本集聚与县域企业竞争力提升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2期
7 陈锦晓;;乡村工业化背后的隐忧[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0期
8 朱俊成;钟儒刚;杨益明;张敏;;咸宁市茶产业发展及战略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7期
9 周显鹏;翟文侠;柯新利;;土地利用结构演变对产业结构转型的有效性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14期
10 包先建,付文林;论安徽经济增长中的产业结构演变[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久文;;长三角地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共生发展研究(英文)[A];北京论坛(2011)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传统与现代、变革与转型:“城市转型与人类未来”城市分论坛论文及摘要集[C];2011年
2 林秀梅;王洋;郝华;;我国地区工业竞争力比较研究[A];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下)[C];2007年
3 刘向东;;现阶段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研究[A];加快服务业发展问题研究[C];2011年
4 刘丽;;经济增长过程中中国工资水平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效应分析[A];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曾祥坤;范嵘;高峰;;基于资源整合的河谷盆地型地区城镇空间布局规划研究——以梅州市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陈群利;;毕节试验区工业化进程研究[A];毕节试验区研究——毕节地区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研究课题集[C];2008年
7 赵尚梅;陈曦;李勇;;我国保险业与经济增长及产业关联研究[A];民生保障与和谐社会:保险、社会保障与经济改革的视角——北大CCISSR论坛文集·2007[C];2007年
8 夏文清;;中国城乡统筹的探讨[A];成渝地区城乡统筹与区域合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刘志雄;利军;;食品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及发展前景研究[A];2008’中国食物与营养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8年
10 罗介均;成官文;魏荣荣;梁凌;韦文渊;徐珊;;柳州市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关系的研究[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平;资源型城市产业演进规律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9年
2 王晓辉;中国产业结构的动态投入产出模型分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赵玉娟;服务业FDI对中国的经济效应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4 潘塞梅;老挝工业化进程中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5 底偃鹏;发展中国家财政分权对减贫的作用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6 张国庆;后工业经济与经济虚拟化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燕泰翔;中国工农关系演进与农业发展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0年
8 陈敏;中国商用车产业发展模式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9 方劲松;跨越式发展视角下的安徽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10 赵枫;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学印;产业转型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2 毛世军;杭州市主导产业选择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3 陈伟;比较优势理论与我国出口制造业发展及产业结构升级策略新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金景仲;出口贸易结构升级与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5 梁潇;产业结构演变与城市化的互动关系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6 高凯;葫芦岛市建设用地时空演进及驱动力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周丽;产业结构演进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关系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8 吴迪;湖南省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分析[D];湘潭大学;2010年
9 吕军凯;青岛市港口产业结构发展的实证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10 庄霖;青岛市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对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胡昭玲;;产品内国际分工对中国工业生产率的影响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7年06期
2 张秋菊;朱钟棣;;跨国外包的承接与我国技术进步关系的实证分析—基于VECM的长、短期因果关系检验[J];世界经济研究;2008年06期
3 许宪春;中国服务业核算及其存在的问题研究[J];经济研究;2004年03期
4 张海洋;R&D两面性、外资活动与中国工业生产率增长[J];经济研究;2005年05期
5 刘培林;宋湛;;服务业和制造业企业法人绩效比较[J];经济研究;2007年01期
6 徐毅;张二震;;外包与生产率:基于工业行业数据的经验研究[J];经济研究;2008年01期
7 胡超;张捷;;“服务-制造”新形态国际分工的演胡超进及可持续性分析[J];广东商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程民选;论社会生产分工与市场的关系[J];新疆财经;1995年04期
2 杨文芳;方齐云;;产品内国际生产分工对中国的劳动需求效应分析——基于制造业转移承接国的视角[J];财贸研究;2010年05期
3 张树斌;生产方式是生产分工[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03期
4 ;乡企应走出三大误区[J];中国乡镇企业;1995年1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少育;关于中国发展新国际生产分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5265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fwjj/15265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