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服务业的跨产业融合发展:动因、模式与效应
本文选题:现代服务业 切入点:跨产业融合发展 出处:《新视野》2012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现代服务业的跨产业融合发展符合产业演进的一般规律及现代服务业发生、发展的内在规律,它以科技创新为先导,以合理的产业制度和宽松的政策环境为必要条件,依托企业在微观环境中的竞合行为得以实现。依据融合前后产品形态的差异,现代服务业的跨产业融合发展可分为互补、替代、结合三种模式,其有序推进可不断催生新的产品类型,有效拓展企业的发展空间,进而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Abstract]:The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of modern service industry across industries accords with the general law of industrial evolution and the inherent law of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modern service industry. It is guided by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with reasonable industrial system and loose policy environment as the necessary condition. Depending on the competition behavior of enterprises in the micro environment,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ce of product form before and after integration, the development of cross-industry integration of modern service industry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modes: complementary, alternative, combined with three modes. Its orderly promotion can continuously promote new product types, effectively expand the development space of enterprises, and then promote the upgrading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economic growth mode.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商学院;
【分类号】:F719.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周振华;现代服务业发展:基础条件及其构建[J];上海经济研究;2005年09期
2 李美云;;论服务业的跨产业渗透与融合[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6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侯小卫;;我国东、中、西及东北4大地区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0期
2 王瑞丹;;高技术型现代服务业的产生机理与分类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3 陈柳钦;;产业融合效应与促进我国产业融合的措施[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4 杨旭;;关于产业重型化与重型化产业组织配套的反思[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年10期
5 李宝仁;李鲁辉;李晓晨;;我国区域间现代服务业综合实力比较研究——基于组合评价模型的分析[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6 孙永波;王道平;;产业融合及如何促进我国产业融合的发展[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7 胡宏;忻展红;;企业多元化经营与企业绩效关系分析模型[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8 王凌;孙林岩;冯泰文;;服务型制造企业供应商选择研究[J];商业研究;2010年02期
9 周长富;张为付;王菁;;现代生产者服务业的基础条件及其体系构建[J];商业研究;2011年04期
10 包鹏程;;产业融合:出版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J];出版发行研究;2009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蓝庆新;;我国流通业竞争力状况评价及提升途径[A];“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与流通现代化”大型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蔡美香;;新型工业化背景下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协同发展[A];2007经济发展与构建和谐陕西论文集[C];2007年
3 邹文英;;“三网融合”对电信改革的影响初探[A];厦门大学宏观经济研究中心授牌仪式暨“转轨时期中国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苏海龙;徐芳;武占云;;基于城市竞争力提升的漯河城市定位研究[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熊曼辰;基于概念设计的中国企业接受国际企业技术转移的控制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2 单元媛;高技术产业融合成长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3 刘青;本地电信的管制与竞争[D];山东大学;2005年
4 杨雪;基于新型工业化的科技需求与科技能力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5 李世朗;结构重建与中国基础产业的规制改革[D];吉林大学;2005年
6 胡琦;增长循环中的衰退与转型[D];复旦大学;2005年
7 陈晓南;创业投资与长三角高新技术产业化[D];四川大学;2005年
8 尹莉;竞争性垄断市场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9 余东华;转型期中国产业组织结构优化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10 周斌;文化产业政策法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吉;我国汽车金融发展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夏贤明;我国手机出版产业链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3 郭倩倩;产业结构转型中的江苏省服务业与制造业协调发展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4 董昕灵;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影响因素分析[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5 周剑风;发挥国防科技工业优势军民融合振兴西部装备制造业研究[D];四川社会科学院;2010年
6 喻学东;大部制下产业技术融合模式优化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7 郭敏;信息产业对我国经济增长作用的理论和实证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8 陈明霞;基于信息服务业发展的我国服装信息服务平台现状及其核心内容研究[D];东华大学;2006年
9 朱彩青;安徽省现代服务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10 刘超;安徽省新型工业化道路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魏作磊;对第三产业发展带动我国就业的实证分析[J];财贸经济;2004年03期
2 张严;改革开放以来上海第三产业发展的剖析[J];上海经济研究;2004年02期
3 胡惠;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全面增强产业竞争力[J];上海综合经济;2004年04期
4 程大中;中国服务业增长的特点、原因及影响——鲍莫尔—富克斯假说及其经验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英来;黑龙江省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的原因分析[J];商业经济;2004年12期
2 李国俊 ,刘澎;上海现代服务业展望[J];上海经济;2005年02期
3 周振华;发展现代服务业要选准突破口[J];上海综合经济;2003年05期
4 周亚雄;发展现代服务业要与解决“三农”问题相结合[J];今日浙江;2005年07期
5 ;中国现代服务业联盟成立[J];现代电子技术;2009年02期
6 《关于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实施意见》课题组;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J];经济视角;2001年10期
7 徐国祥,常宁;现代服务业统计标准的设计[J];统计研究;2004年12期
8 本刊编辑部;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J];南方经济;2005年02期
9 马坤;沈阳市发展现代服务业的优势[J];辽宁经济;2005年05期
10 来有为 ,苏爱珍;中国现代服务业差距何在[J];科学决策;2004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平海;;发展现代服务业和专业市场的路径选择——里水与周边地区的区位和资源优势比较[A];第六届广东流通学术峰会暨“珠江三角洲流通业合作与发展”高峰论坛会议材料[C];2009年
2 李京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A];科学持续地发展生产力——世界生产力科学院中国籍院士文集[C];2009年
3 宋俊德;;服务科学管理与工程(SSME)的发展(重点讨论我国的ICT与现代服务业)[A];2008中国卫星应用大会会议文集[C];2008年
4 张杰;;CBD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对策研究[A];2010国际都市圈发展论坛会议论文集[C];2010年
5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研究 上篇:现代服务业发展综合研究[A];2007-2008中国生产力发展研究报告[C];2009年
6 陈秀兴;;加快发展服务业促进二三产业联动发展[A];探索·创新·发展——聊城市“加快建设强市名城 我们怎么办”解放思想大讨论理论研讨文集[C];2007年
7 魏炳义;;现代服务业的时代特征和时代背景[A];中国生产力学会第十三届年会专辑[C];2005年
8 和淑萍;;黑龙江省现代服务业发展与创新研究[A];服务业发展与创新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何宏强;邵杰光;崔学章;周飞;;东营市服务业发展研究[A];山东省首届服务业发展论坛优秀论文选[C];2007年
10 李娜;;发展我市服务业的主要途径选择[A];探索·创新·发展——聊城市“加快建设强市名城 我们怎么办”解放思想大讨论理论研讨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阮锡桂 通讯员 谢祖陆;现代服务业渐成主角[N];福建日报;2005年
2 施永德;发展现代服务业,,势在必然[N];无锡日报;2005年
3 记者 刘浏;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优化成都产业体系[N];成都日报;2008年
4 汪光辉;建设现代服务业高地 青羊吹响号角[N];成都日报;2008年
5 秦震邋诸江 记者 汪光辉;青羊区现代服务业重点项目推介会举行[N];成都日报;2008年
6 段宗斌 王云龙;陈庄镇着力提升现代服务业[N];东营日报;2008年
7 通讯员 刘海东;期路白乡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N];红河日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江朗 薛海燕 通讯员 刘贺;南京建邺:走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之路[N];经济日报;2008年
9 记者 谢文哲;江苏通州着力发展现代服务业[N];经济日报;2008年
10 范峥;高度评价江阴现代服务业发展[N];江阴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波;中国现代服务业地区差异与集聚发展的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2 代文;现代服务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3 付铭;现代服务业集聚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9年
4 李志平;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形成和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5 关长海;城市现代服务业竞争力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6 刘成林;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理论与系统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7 李灵稚;现代服务业知识管理能力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8 程建刚;现代服务业可重构服务包系统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9 李相合;中国服务经济:结构演进及其理论创新[D];吉林大学;2007年
10 唐以今;中国利用FDI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妍琦;洛阳市现代服务业主导产业的选择与发展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2 王丹;人口城市化过程中现代服务业的作用机制分析[D];河北大学;2008年
3 马凯;加快发展天津现代服务业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0年
4 龚景顺;雨花区侯家塘街道现代服务业发展战略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5 张淑媛;基于SWOT分析的西安市现代服务业发展战略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0年
6 杜晓丽;CBD对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的效应机制和政府政策建议[D];浙江大学;2010年
7 徐宁波;现代服务业对济南产业结构升级影响分析[D];山东大学;2008年
8 徐兰;苏州市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政府政策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9 时峰;中国现代服务业地区差异及其对城市化影响的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10 王苑;现代服务业产业链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6068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fwjj/16068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