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转型条件的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
本文选题: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 + 产业结构 ; 参考:《改革》2013年09期
【摘要】:基于现阶段存在的对二业融合发展认识不够、二业融合的互动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根据发达国家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的进程设计出我国二业融合的路线,进而提出促进我国二业融合发展应从扩大需求与供给层面加快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推动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的发展模式、组织模式创新,把发展高端服务业作为提升制造业竞争力的关键支撑,加大财税、金融等优惠政策扶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制定为高端服务业提供智力资源的人才战略,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建立制造业与服务业互动融合发展机制等七方面着手。
[Abstract]:Based on the existing problems, such as insufficient understanding of the development of two-industry integration and imperfect interactive mechanism of two-industry integration, the route of two-industry integration in China is designed according to the process of integration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nd service industry in developed countries. Furthermore,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at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gration of two industries in China, we should speed up the integration of manufacturing and service industries from the aspect of expanding demand and supply,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model of integration of manufacturing and service industries, and innovate the organizational model. Regard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nd service industry as the key support to enhanc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crease fiscal, tax, financial and other preferential policies to support the development of producer services, and formulate a talent strategy to provide intellectual resources for high-end services. Promoting the system reform and opening to the outside world of producer services and establishing an interactive and integrated development mechanism between manufacturing and service industries.
【作者单位】: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山东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分类号】:F719;F42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龙筱刚;;加快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的研究[J];价格月刊;2009年03期
2 顾乃华;我国服务业对工业发展外溢效应的理论和实证分析[J];统计研究;2005年12期
3 夏杰长;;中国新兴服务业发展的动因与政策建议[J];学习与探索;2012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范进;徐谷波;;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发展互动关系研究——基于安徽省的实证分析[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2 赵凯;宋则;;商贸流通服务业影响力及作用机理研究[J];财贸经济;2009年01期
3 谢启标;;试论厦门市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互动发展[J];福建财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4 林子波;李碧珍;;海西区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关系的实证分析[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5 石晓霞;李庆杨;;沈阳市知识服务业与装备制造业互动发展实证研究[J];改革与战略;2010年02期
6 魏亚男;刘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探索——以辽宁省为例[J];党政干部学刊;2012年08期
7 卜t;;现代服务业推动下的产业融合趋势——基于投入产出表的实证分析[J];当代经济;2012年19期
8 陈桂玲;华敏;;基于服装产业的长三角地区生产性服务业研究[J];纺织导报;2012年11期
9 李文;李云鹤;;生产性服务业的质与量对制造业的溢出效应研究——来自OECD国家的随机前沿方法的分析[J];产业经济研究;2013年02期
10 刘立霞;;天津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关系研究[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孙久文;;长三角地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共生发展研究(英文)[A];北京论坛(2011)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传统与现代、变革与转型:“城市转型与人类未来”城市分论坛论文及摘要集[C];2011年
2 徐林清;陈碧莲;;制造企业特征与快递服务需求模式[A];2012中国快递论坛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霞;流通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融合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2 陈菁菁;空间视角下的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协调发展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3 甘卫华;离岸软件外包服务供应链的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4 高运胜;上海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发展模式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5 李丹;服务贸易结构优化[D];辽宁大学;2010年
6 奉莹;中国就业结构演变及就业的产业结构发展趋势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7 陈宁;基于服务要素投入的制造业结构演进规律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0年
8 马强文;中国流通业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9 逄锦荣;基于服务模式创新的物流业与制造业协同联动体系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2年
10 刘晓博;都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倩倩;产业结构转型中的江苏省服务业与制造业协调发展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2 张衍;生产者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机制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3 杨尚波;中部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与就业效应的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4 韩锡琴;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机理与发展模式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0年
5 时春红;中国工业和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空间差异比较分析[D];暨南大学;2011年
6 乔珍;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竞争力提升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董晶晶;大连市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8 吕鹏娟;我国汽车业与金融业互动发展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9 王浅;生产性服务贸易对中国制造业竞争力的影响分析[D];辽宁大学;2011年
10 周洋;河南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发展的互动机制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颖熙;夏杰长;;服务消费结构升级的国际经验及其启示[J];重庆社会科学;2011年11期
2 郭克莎;我国产业结构变动趋势及政策研究[J];管理世界;1999年05期
3 张世贤;工业投资效率与产业结构变动的实证研究——兼与郭克莎博士商榷[J];管理世界;2000年05期
4 黄胜利,朱缨;上海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现状与展望[J];上海综合经济;2002年02期
5 赖明勇,阳小晓;金融中介发展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J];经济科学;2002年06期
6 江小涓,李辉;服务业与中国经济:相关性和加快增长的潜力[J];经济研究;2004年01期
7 王国刚;;城镇化: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心所在[J];经济研究;2010年12期
8 江小涓;;服务业增长:真实含义、多重影响和发展趋势[J];经济研究;2011年04期
9 张素珍;徐江林;;试论我国服务业现状及发展对策[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年04期
10 顾乃华;生产服务业、内生比较优势与经济增长:理论与实证分析[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5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伟;;温特尔模式下台湾代工产业的利弊分析[J];经济前沿;2006年01期
2 李拥军;高学东;;对日本战后四十年钢铁产业政策的分析[J];中国钢铁业;2008年10期
3 赵晓媛;浅析日本产业结构的演变[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1996年05期
4 ;轮胎产业政策出台 “抑”“扬”并重改善产业结构[J];汽车零部件;2010年10期
5 ;我市对《国务院关于当前产业政策要点的决定》的贯彻措施的通知[J];广州政报;1990年04期
6 刘清华;徐炎;;论医药产业政策及药价管制[J];商业经济;2010年17期
7 李敬辉;完善产业政策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J];经济研究参考;2004年82期
8 林坚强;改革与发展时期产业政策初探[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02期
9 佘延双;沙景华;;矿业城市郑州市工业结构发展的动态分析[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7年02期
10 岳骄颉;;全国政协委员、著名船舶专家吴有生表示——我国船舶产业政策严重滞后[J];广东交通;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房春生;程阳;王菊;;煤炭行业循环经济实例分析[A];200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8年
2 叶堂林;;京津现代制造业合作途径及其政策研究[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暨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钱丽苏;张家义;王志刚;;注重产业政策引导 规划商业性矿产勘查[A];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资源经济与规划专业委员会2006学术交流会资料汇编[C];2006年
4 陈渝中;栾玉琴;;振兴云南装备制造业的战略思考[A];云南省机械工程学会第七届学术年会暨十三省区市机械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陈渝中;栾玉琴;;振兴云南装备制造业的战略思考[A];第四届十三省区市机械工程学会科技论坛暨2008海南机械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8年
6 苏柱华;林莉;;国外发展生物柴油产业的成功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A];循环农业与新农村建设——2006年中国农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于湖;;新的产业政策为渔船制造业提供了新的生机[A];2005中国渔船技术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5年
8 齐文杰;胡方;岳宏;亢春梅;胡文炯;;中国传感器产业的现状[A];中国传感器产业发展论坛暨东北MEMS研发联合体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周雪峰;张国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政策的生态化[A];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集(2005)(上册)[C];2005年
10 陈先达;;当前我国煤层气开发政策和产业化问题分析[A];2008年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特约撰稿人 陈艳敏;推进“两化”融合加快产业优化升级[N];中国工业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尹滨 梁希东 本报通讯员 李玉胜 贾鹏;国强之“变”[N];德州日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聂闻;邓崎琳:落实产业政策 实施“中西南”发展战略[N];中国冶金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肖京华;水泥工业产业政策颁布[N];中国信息报;2006年
5 记者 苏利川;汽车企业“盲人瞎马”会吃大亏[N];中华工商时报;2006年
6 本报记者 李韶辉;我国首部《煤炭产业政策》正式发布[N];中国改革报;2007年
7 高露邋陈伟;首部煤炭产业政策颁布实施[N];中国矿业报;2007年
8 王军;《乳制品加工业产业政策》发布[N];中国食品质量报;2008年
9 记者 陈建平;桂东关闭整合11家冶炼企业[N];郴州日报;2010年
10 龚 震;医疗器械行业呼唤产业政策支撑[N];中国工商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军;油气资源城市产业结构优化模式与战略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10年
2 楚序平;中国钢铁产业规模经济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3 关洪涛;战后日本汽车产业的发展及政策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4 郜筱亮;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产业政策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5 李杰;新疆油气资源型城市产业接续与对策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1年
6 周明磊;我国能源消费与产业结构相关性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7 禹智潭;基于供应链联盟提升有色金属工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8 宋帕婉;论老挝工业化道路的选择[D];吉林大学;2007年
9 杨东进;政府蔽荫与自主品牌缺失[D];暨南大学;2006年
10 尤振来;工业园区产业发展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朗;辽宁省生物医药产业政策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2009年
2 王爱峰;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产业结构调整与发展战略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2年
3 刘丰;FDI对江苏省制造业产业结构及效率的影响[D];东南大学;2004年
4 周晓海;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产业结构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5年
5 江汇;我国电力工业产业结构与关联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3年
6 周向宇;生产服务业的发展与制造业产业结构的升级[D];湘潭大学;2007年
7 刘祥霞;制造业国际转移与我国制造业的结构调整[D];山东大学;2005年
8 李亮亮;中国乳制品产业发展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7年
9 曾凯;我国化学原料药产业结构升级的实证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10 鲁雄飞;成都第二产业集聚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7918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fwjj/17918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