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服务经济论文 >

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效应研究

发布时间:2018-04-24 18:02

  本文选题:生产性服务业 + 制造业 ; 参考:《商业时代》2013年04期


【摘要】:本文利用长三角16个城市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相关数据,实证分析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协同集聚效应。研究发现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制造业集聚存在滞后的相互促进作用,而同一时间段的二者集聚存在一定程度的阻碍效应。要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就要大力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融合,实现产业价值链的攀升。
[Abstract]:......
【作者单位】: 上海大学经济学院;
【分类号】:F719;F427;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厉无畏,王慧敏;世界产业服务化与发展上海现代服务业的战略思考[J];世界经济研究;2005年01期

2 顾乃华;毕斗斗;任旺兵;;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文献综述[J];经济学家;2006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陈阳;曾刚;;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趋势研究及启示[J];兰州学刊;2007年03期

2 胡建伟;;上海都市旅游业与现代服务业互动机制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董骁;;以服务流替代物质流——循环经济的高端化发展路径选择[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6年

2 蒋云龙;;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与安徽经济的崛起[A];中部崛起与现代服务业——第二届中部商业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董骁;论包容循环经济的市场体系建设[D];复旦大学;2006年

2 张荣峰;开放经济下银行稳定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7年

3 李灵稚;现代服务业知识管理能力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石慧霞;北京商务中心区现代服务业集群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2 饶毅杰;黑龙江省服务业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3 张永志;我国现代服务业国际竞争力探析[D];南京理工大学;2006年

4 朱欣苑;上海现代服务业集群发展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5 贾开京;上海产业结构调整与跨国直接投资关系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6 李晓磊;上海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途径和驱动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刘曙华;生产性服务业的区位模式及其动力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胡雪雪;我国现代服务业知识管理发展策略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9 田曦;生产性服务对中国制造业竞争力提升的影响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10 陈芳;区域经济特色与职业教育发展策略选择[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振华;产业融合:产业发展及经济增长的新动力[J];中国工业经济;2003年04期

2 章铮,谭琴;论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就业效应——兼论“民工荒”[J];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07期

3 顾乃华;毕斗斗;任旺兵;;中国转型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制造业竞争力关系研究——基于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09期

4 张世贤;工业投资效率与产业结构变动的实证研究——兼与郭克莎博士商榷[J];管理世界;2000年05期

5 厉无畏,王慧敏;世界产业服务化与发展上海现代服务业的战略思考[J];世界经济研究;2005年01期

6 马风华;刘俊;;我国服务业地区性集聚程度实证研究[J];经济管理;2006年23期

7 顾乃华;毕斗斗;任旺兵;;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文献综述[J];经济学家;2006年06期

8 江小涓,李辉;服务业与中国经济:相关性和加快增长的潜力[J];经济研究;2004年01期

9 汪斌;金星;;生产性服务业提升制造业竞争力的作用分析——基于发达国家的计量模型的实证研究[J];技术经济;2007年01期

10 郑吉昌,夏晴;论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与分工的深化[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编者之声[J];经济管理;2010年08期

2 顾乃华;;我国城市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工业的外溢效应及其区域边界——基于HLM模型的实证研究[J];财贸经济;2011年05期

3 洪水坤;;“十二五”规划与中国物流业发展机遇[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1年13期

4 王雅琦;祖会英;苗建军;;基于面板数据的长三角城市群利益影响因素研究[J];经济师;2011年09期

5 肖文;徐静;;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经济升级[J];领导之友;2011年09期

6 刘炜;;宝鸡生产性服务业与城市经济发展研究[J];才智;2011年18期

7 张文君;;基于主成分分析的中部地区制造业比较与评价[J];河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8 孟雪;;反向服务外包对我国生产率的影响——生产性服务业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11年07期

9 朱长征;;陕西省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灰色关联分析[J];企业经济;2011年08期

10 郎咸平;;房地产魔方[J];新一代;2009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婧;兰勇;周发明;;中国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经济效应实证研究[A];《两型社会建设与湖南管理创新》论坛论文集[C];2008年

2 陈功玉;史卫;;制造业供应链管理与企业竞争力[A];第三届中国物流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吴杰;崔维军;;基于熵权法的中国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A];第四届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Ⅱ)[C];2008年

4 巩在武;吴杰;;中国制造业能源消耗强度及消耗总量趋势预测[A];第四届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Ⅱ)[C];2008年

5 吴晓隽;高汝熹;杨勇;罗守贵;;上海大都市圈制造业空间布局及结构优化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6 朱道立;;国内外现代物流关键技术综述报告[A];第六次中国物流学术年会暨中国物流学会四届二次理事会资料汇编[C];2007年

7 薛有志;刘素;纪鑫;;中国上市公司多元化行业特征的实证研究[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与战略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8 黄桂田;;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划分方法和产业规模度量——基于1993—2007年行业数据的模糊聚类方法[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纪念新中国建国60周年(2009)[C];2009年

9 ;建立“网络仓库+24/48配送”物流服务模式 推动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A];首届全国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大会会议资料[C];2007年

10 ;浙江省物产集团公司[A];“创新模式、科学发展、汇聚共识、合作共赢”——全国生产资料流通企业工作座谈会暨中国生产资料与商贸流通高峰论坛会刊[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陈春艳;生产性服务业风生水起[N];解放日报;2003年

2 徐瑞蔓;制造业“转身”诉求与“金蓝领”路线[N];青岛日报;2009年

3 凌朔;美制造业重现增长 就业市场依旧低迷[N];经济参考报;2009年

4 记者 周建越;制造业回暖催生苏城用工需求[N];苏州日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皮泽红;广东推动制造业低碳化[N];中国工业报;2009年

6 驻墨西哥经商参处;墨制造业一季度新增岗位4.5万个[N];国际商报;2010年

7 记者 孙韶华;超80%反垄断案件发生在制造业[N];经济参考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宋斌斌;八成结案反垄断审查集中在制造业[N];中国工业报;2010年

9 吴蓉;制造业成为我市用人需求大户[N];韶关日报;2009年

10 罗煌 胡江 记者 高洁;南昌今年最缺制造业人才[N];南昌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咏源;基于组织学习的制造业生产系统知识传递过程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2 张阐军;制造业供应链物流精益化管理理论研究与应用[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3 陈菁菁;空间视角下的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协调发展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4 张勇;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的实证研究[D];辽宁大学;2012年

5 王文治;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制造业竞争力提升的影响机制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6 李燕;现代服务业系统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7 韩德超;产业协调发展与工业结构升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8 高敬峰;中国制造业比较优势与产业结构升级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9 蒋荷新;我国贸易自由化的就业和工资效应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10 刘佳;基于自主创新的我国比较优势动态转换路径选择[D];同济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董昕灵;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影响因素分析[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2 孙莹;生产性服务业与城市功能互动发展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0年

3 程佳;长三角地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实证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4 乔珍;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竞争力提升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曹建锋;重庆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潜力与增长动因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6 于秀霞;生态关系视角下生产性服务业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7 李庆科;生产性服务业的外部化与动态外部性[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9年

8 李雪梅;生产性服务业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9 李孟桃;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及其影响动因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10 刘靓君;生产性服务业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7976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fwjj/17976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977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