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服务经济论文 >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研究——1997-2007年江苏省投入产出表的实证分析

发布时间:2018-05-07 00:07

  本文选题:制造业 + 生产性服务业 ; 参考:《南京社会科学》2012年03期


【摘要】:以江苏省1997-2007年投入产出表为基础,运用投入产出法研究江苏省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结构特征及关联分析表明,江苏省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良性互动尚未完全形成,目前两者处于互动发展的初期阶段。这主要源于政府政策均衡性、产业结构不合理、过于分散的服务业资源无法形成有效集聚和服务业参与全球化程度较低。要实现江苏省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区域产业合理配置,应进一步加大生产性服务业的投入,强化政府监管、清除贸易壁垒,激励企业创新发展模式,鼓励制造业升级,最终完善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机制。
[Abstract]:Based on the input-output table of Jiangsu Province from 1997 to 2007, the development level of manufacturing and producer services in Jiangsu Province is studied by the input-output method. The positive interaction between producer service industry and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Jiangsu Province has not been completely formed, and they are in the initial stage of interactive development. This is mainly due to the equilibrium of government policies, the unreasonable industrial structure, the inability to form effective agglomeration of service resources and the low degree of service industry participation in globalization. In order to optimize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of Jiangsu Province and rationally allocate regional industries, we should further increase the investment in producer services, strengthen government supervision, remove trade barriers, encourage enterprises to innovate and develop models, and encourage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to upgrade. Finally, improve the interactive mechanism between producer services and manufacturing industry.
【作者单位】: 南京财经大学营销与物流管理学院;南京财经大学现代物流实验室;南京财经大学南京都市圈发展研究中心;
【基金】:江苏省哲学与社会科学重点规划项目“江苏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战略研究”(05EYA012)课题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F719;F427;F22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陈波,侯永志;中国服务业的结构特征[J];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2 程大中;;中国生产者服务业的增长、结构变化及其影响——基于投入—产出法的分析[J];财贸经济;2006年10期

3 吕政;刘勇;王钦;;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战略选择——基于产业互动的研究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08期

4 顾乃华;毕斗斗;任旺兵;;中国转型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制造业竞争力关系研究——基于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09期

5 耿乃凡;;江苏省服务业、服务贸易的特征及对策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7年10期

6 江小涓,李辉;服务业与中国经济:相关性和加快增长的潜力[J];经济研究;2004年01期

7 程大中;;中国生产性服务业的水平、结构及影响——基于投入—产出法的国际比较研究[J];经济研究;2008年01期

8 梁晶晶;黄繁华;;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产出增长的作用效果——基于中国投入产出表的实证分析[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7年05期

9 郑吉昌,夏晴;论新型工业化和现代服务业的互动发展[J];社会科学家;2004年0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金武;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互动分析及其对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2 李洋;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性研究[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07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方大春;;安徽省城市化与服务业关系的动态计量分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2 宋马林;;国内各地区生产性服务业竞争力评价研究[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3 张宇婷;;新型工业化道路下安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研究[J];北方经济;2008年20期

4 宋业峰;;论中国制造业的服务化发展[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5 刘燕;;哈尔滨市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年11期

6 郑吉昌,夏晴;论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及产业整合效应[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7 吴涛;李姗姗;;服务业对中国经济增长效应的实证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8 李耀光;吴雁军;;产业互动视角下的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9 李小萌;忻展红;;要素比较优势的发挥对加速产业增长的意义[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10 陈岩峰;中国服务业发展特点的分析[J];商业研究;2005年1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久文;;长三角地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共生发展研究(英文)[A];北京论坛(2011)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传统与现代、变革与转型:“城市转型与人类未来”城市分论坛论文及摘要集[C];2011年

2 王德章;;黑龙江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与推进和谐社会建设[A];创新思想·科学发展·构建和谐——黑龙江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08年

3 刘向东;;现阶段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研究[A];加快服务业发展问题研究[C];2011年

4 徐林清;;制造企业快递服务需求的区域差异研究[A];2011’中国快递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李鸿雁;王建华;;廊坊市现代服务业加速发展研究[A];京津冀城市集群发展与廊坊市域经济定位的延伸研究——第五届环渤海·环首都·京津冀协同发展论坛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6 王鹤春;王家斌;;沈阳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策略研究[A];创新沈阳文集(C)[C];2009年

7 王鹤春;王家斌;;生产性服务业视角下沈阳航空经济区产业群构建研究[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8 杨淑华;陆丽芳;;论外资经济与服务业发展[A];首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5年

9 谢芳;;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发展——以浙江省为例[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四卷)[C];2010年

10 羌建新;;以公共服务采购改革开放推动服务业发展[A];全球金融危机形势下的政府采购与公共市场研究——应对全球金融危机·政府采购与公共市场改革论坛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玉凤;黑龙江省产业结构优化及仿真[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9年

2 刘志荣;中小企业服务体系的形成、运作机理与评价[D];暨南大学;2010年

3 刘艳;中国服务业FDI的技术溢出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4 杜曼玲;供应链过程管理的分析方法与技术实现[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5 尚慧丽;服务业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6 赵枫;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7 孙华平;产业转移背景下产业集群升级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8 张晓宁;产业集聚的技术溢出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9 陈虹;中国对外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刘广生;基于价值链的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玉东;区域行政垄断对中国生产性服务业效率影响[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戴琴;深圳市宝安区石岩街道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3 贺书岚;“两型社会”建设中的生产者服务发展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4 李文政;非正规就业对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的影响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庄霖;青岛市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对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黄声兰;江西城市化进程中服务业发展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7 彭玉婷;分工、交易效率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8 许婧;基于全球价值链的苏南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发展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9 郭倩倩;产业结构转型中的江苏省服务业与制造业协调发展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10 董昕灵;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影响因素分析[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志彪;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制造业升级的路径与品牌战略[J];财经问题研究;2005年05期

2 程大中;论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黏合剂”作用[J];财贸经济;2004年02期

3 李辉;我国地区服务业发展影响因素研究[J];财贸经济;2004年07期

4 郑吉昌,夏晴;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竞争力关系研究——以浙江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为例[J];财贸经济;2004年09期

5 顾乃华;1992-2002年我国服务业增长效率的实证分析[J];财贸经济;2005年04期

6 宁越敏;上海市区生产服务业及办公楼区位研究[J];城市规划;2000年08期

7 谭成文,杨开忠;京津第三产业分工协作特征分析[J];城市问题;2000年01期

8 王建军;;四川省工业化的重点:信息化带动的制造业[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年04期

9 植草益;信息通讯业的产业融合[J];中国工业经济;2001年02期

10 曹建海,李海舰;论新型工业化的道路[J];中国工业经济;2003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黄维兵;现代服务经济理论与中国服务业发展[D];西南财经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秀芬;;浅谈辽宁提升产业结构的突破口——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互动发展[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年10期

2 李松庆;;珠三角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的战略措施[J];广东科技;2010年23期

3 高媛;;生产性服务业与保定城市经济功能提升战略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03期

4 肖文;徐静;林高榜;;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关联效应的实证研究——以浙江省为例[J];学海;2011年04期

5 郭怀英;;韩国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制造业结构升级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08年02期

6 郭怀英;;韩国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制造业结构升级[J];中国投资;2008年05期

7 尤庆华;;宁波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及对策——基于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关系的分析[J];宁波经济(三江论坛);2008年04期

8 张国强;郑江淮;陈英武;;江苏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态势及战略选择——基于投入—产出视角的分析[J];科技与经济;2011年02期

9 邱灵;申玉铭;任旺兵;;国内外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的研究进展[J];世界地理研究;2007年03期

10 吕怀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的经验及对辽宁的启示[J];当代经济;2009年2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邱灵;申玉铭;任旺兵;;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产业关联与空间分布特征研究[A];地理学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2 刘飞;杜彦斌;;实施机床绿色再制造,提升西部制造业装备能力[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2)[C];2009年

3 曾忠;季成;林辉;;ERP技术应用探讨[A];面向制造业的自动化与信息化技术创新设计的基础技术——2001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暨第九届全国特种加工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4 张风;;论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产业融合[A];中部崛起与现代服务业——第二届中部商业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8年

5 贾建锋;赵希男;朱春红;;制造业管理者胜任特征的评价:基于个性优势识别的视角[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6 陶义平;;经济全球化带给机械制造业的思考[A];2003年11省区市机械工程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7 余开朝;;制造业信息化规划研究[A];全国先进制造技术高层论坛暨制造业自动化、信息化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李利民;;面向大中型制造业企业信息化集成平台建设的研究[A];中国造船工程学会2007年优秀学术论文集[C];2008年

9 金潜翔;;刍议西部制造业标准化管理创新[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2)[C];2009年

10 林一松;方平;郑时雄;;制造业中基于DSP的嵌入式智能控制器[A];面向21世纪的生产工程——2001年“面向21世纪的生产工程”学术会议暨企业生产工程与产品创新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南京日报记者 许震宁;应实现和新型制造业的互动发展[N];南京日报;2005年

2 李坚;服务外包应与制造业互动发展[N];东莞日报;2008年

3 江南;服务外包和制造业应互动发展[N];无锡日报;2008年

4 电子信息司司长 肖华;推动电子信息制造业做大做强[N];经济日报;2008年

5 记者 王春 宦建新;制造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N];科技日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杜静 通讯员 冯勇琦 林斌 邹海强;投资成企稳回升火车头 全面复苏须仰仗制造业[N];海峡财经导报;2009年

7 记者 陈雪根;万通变身:从制造业转向金融业[N];中华工商时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李世杰;政策孕育制造业投资机会 2G与3G建设并行竞争激烈[N];通信信息报;2009年

9 邱海旭;制造业:电子商务的下一个拥抱者[N];中国旅游报;2001年

10 记者 李华;给西安制造业插上信息化翅膀[N];西安日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学花;中国产业集聚分析[D];山东大学;2006年

2 洪勇;追赶战略下后发国家制造业技术能力提升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3 王咏源;基于组织学习的制造业生产系统知识传递过程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4 张阐军;制造业供应链物流精益化管理理论研究与应用[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5 陈俚君;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制造业[D];西南财经大学;2005年

6 张贵先;重庆市产业集群与城镇化互动发展模式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7 崔耀东;制造业信息系统应用评价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2年

8 刘彬;江苏省制造业产业集群分布及其经济效应分析[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年

9 张晖;FDI对中国制造业市场结构的影响[D];复旦大学;2005年

10 王文治;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制造业竞争力提升的影响机制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冯海华;生产者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的经济学分析[D];南京财经大学;2008年

2 张小兵;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和融合[D];南昌大学;2008年

3 朱彩凤;现代服务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9年

4 刘一琳;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创新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5 李洋;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性研究[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07年

6 蒋国良;社区学院与区域发展之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7 王世景;高校武术与社区武术互动发展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8 易孟秋;总部经济与中心城市发展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9 王展祥;中国信息化与工业化互动发展机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10 刘松平;区域经济发展与地方本科院校发展关系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8545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fwjj/18545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a5a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