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服务业需要厘清的几个问题——以珠江三角洲为例
本文选题:服务业 + 区位选择 ; 参考:《广东商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摘要】:服务业在"十一五"期间取得显著增长并成为未来发展的战略方向,由此厘清某些模糊认识、走出发展误区十分必要。一是服务业集聚区的区位选择不能与制造业雷同,二是服务业中"现代"与"传统"主要因生产或服务方式不同而区分,生产服务业迅猛发展并不意味消费服务业或商贸流通业的衰落;三是不能用一国或大经济区域服务业发展的标准来看待一个较小区域的服务业,服务业在产业结构中的比例并非越高越好;四是是以专业镇为标志的珠三角产业集群模式,决定其产业转移和服务业发展要防止"产业空心化"问题;五是发展珠三角服务业不必过度强求"粤港合作"。
[Abstract]:The service industry has made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the period of "11th Five-Year" and becomes the strategic direction of the future development. It is necessary to clarify some vague understandings and get out of the misunderstandings of development. First, the location choice of the service industry agglomeration area can not be identical with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nd the two is that the "modern" and "tradition" in the service industry are differentiated mainly by different production or service mode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service industry does not mean the decline of the consumer service industry or the trade circulation industry. Three, the service industry in a smaller region can not be treated with the standard of service industry development in one country or the large economy. The proportion of service industry in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is not better and better; the four is the Pearl River Delta industrial cluster model marked by the special town. To ensure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y and service industry, we should prevent the problem of "hollow industry". The five is to develop the service industry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without excessive demand for "Guangdong Hong Kong cooperation".
【作者单位】: 广东商学院华商学院;
【分类号】:F71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第一届海峡两岸服务业论坛隆重开幕[J];中国商贸;2011年19期
2 张明伟;;加快建设元宝区服务业集聚区的几点建议[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1年09期
3 陈智国;宋丽思;;北京服务业综合改革的体制机制问题分析[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4 刘建江;李晓南;;加快我国服务业发展的思考[J];价格月刊;2011年07期
5 黄勇;钱陈;;从城市化率和服务业比重没有达标说开去[J];今日浙江;2011年10期
6 石云霞;;山东半岛服务业发展与职业教育互动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2011年07期
7 高燕;杜丽萍;;西北五省服务业发展水平分析——基于主成分分析方法[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1年07期
8 于虹;于红梅;;服务业发展刍议——以辽宁为例分析[J];党政干部学刊;2011年07期
9 郝洁;;FDI流入对我国服务业的影响分析[J];价格月刊;2011年08期
10 江小涓;;服务业增长:真实含义、多重影响和发展趋势[J];经济研究;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姜长云;;发展服务业与统筹城乡发展[A];加快服务业发展问题研究[C];2011年
2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计委关于“十五”期间加快发展服务业若干政策措施意见的通知》[A];加快服务业发展问题研究[C];2011年
3 何传新;;泰安市服务业发展的思考[A];“商业改革与创新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衡水老白干杯”征文颁奖活动论文集[C];2010年
4 ;第三章 黑龙江省服务业发展取得的成绩及存在问题分析[A];黑龙江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报告[C];2008年
5 马庆斌;;群众性创业是发展服务业的重要途径[A];加快服务业发展问题研究[C];2011年
6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A];加快服务业发展问题研究[C];2011年
7 孙丽娟;丁林梅;;加快老工业基地服务业发展问题研究[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B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8 赵慧娥;马源;刘志超;;沈阳市服务业发展现状及对策[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9 黄志龙;;中国传统服务业的转型与升级[A];加快服务业发展问题研究[C];2011年
10 姚远;;民间资本进入养老服务业的趋势、问题及应对之策[A];科学发展:社会管理与社会和谐——2011学术前沿论丛(上)[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易 湘;知识经济背景下服务业发展呈现九大趋势[N];中国国门时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李琳;服务业发展正逢时[N];莱芜日报;2005年
3 记者 董晓勋;我市出台意见加快服务业发展[N];长江日报;2008年
4 林世雄;厦门:30条措施助推服务业发展[N];福建日报;2008年
5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陈虹;把服务业发展提高到新水平[N];经济日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何君;培育服务业发展新亮点[N];青岛日报;2008年
7 记者 刘佳;23项措施促灾区服务业发展[N];四川日报;2008年
8 徐侃;我市服务业发展稳中有升[N];安庆日报;2008年
9 娄山邋江自访 赵瀚;省推进服务业发展调研组来蚌[N];蚌埠日报;2008年
10 ;现代服务业发展步伐加快[N];中国经济导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蕾;中国医疗服务业政府规制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2 任英华;现代服务业集聚统计模型及其应用[D];湖南大学;2010年
3 尚慧丽;服务业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4 刘徐方;现代服务业融合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0年
5 邵正光;黑龙江省服务业产业发展模式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6 荣薇;中心城市现代服务业发展实证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1年
7 高敏;服务业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8 黄维兵;现代服务经济理论与中国服务业发展[D];西南财经大学;2002年
9 曾文利;台湾服务业发展与竞争力分析[D];厦门大学;2009年
10 刘志中;服务业国际转移及其溢出效应研究[D];辽宁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母建苏;服务业国际转移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2 梁爽;上海服务业区位选择中公共政策引导作用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3 邓青;济南市历下区服务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4 吕晶;长江三角洲地区服务业发展的实证研究[D];北京工商大学;2010年
5 黄祖键;金融与服务业发展[D];暨南大学;2011年
6 曹跃群;中国服务业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7 张玉山;国际服务外包对承接国服务业的促进效应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8 牛瑞;制度环境对我国服务业发展区域差异影响的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9 苏宏;我国西部服务业发展地区差异与区域协调实证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10 孙泼泼;广东服务业发展的区域差异与影响因素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8665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fwjj/18665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