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服务经济论文 >

休闲学视角下的城市休闲产业发展路径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18-05-09 18:58

  本文选题:休闲学 + 城市休闲产业 ; 参考:《学术论坛》2013年04期


【摘要】:文章以休闲学关于休闲需求、休闲文化、休闲资源、休闲产业和休闲政策的新视角对城市休闲产业发展基本路径重新思考,并选取成都、杭州、昆明、北京、西安五大城市进行休闲产业发展动力与现实路径进行实证研究,提出了城市休闲产业发展度的影响程度和作用方向。
[Abstract]:The article rethinks the basic path of urban leisure industry development based on leisure demand, leisure culture, leisure resources, leisure industry and leisure policy, and selects five cities of Chengdu, Hangzhou, Kunming, Beijing and Xi'an to carry out empirical research on the dynamic and realistic path of leisure industry development, and put forward the urban leisure production. The degree of influence and direc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y.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旅游学院;成都信息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07XMZ027)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F719;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郑胜华;基于整合理论的城市休闲发展研究[J];经济地理;2005年02期

2 杨振之;;我们时代的休闲经济与休闲生活[J];旅游学刊;2006年09期

3 杨振之;周坤;;也谈休闲城市与城市休闲[J];旅游学刊;2008年12期

4 任涵;胡同泽;;我国城市发展路径选择[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7年18期

5 陈敏;;基于休闲学的休闲城市评价标准研究[J];社会科学家;2010年03期

6 周学政;;我国创意产业发展模式比较研究[J];学术论坛;2010年07期

7 郑胜华;刘嘉龙;;城市休闲发展评估指标体系研究[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方青;邬丽丽;;1980年以来的中国休闲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2 高文颖;潘四萍;;对休闲体育流行因素的分析[J];安徽体育科技;2010年06期

3 孙林叶;邓蕊;;论休闲教育的意义[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年11期

4 袁建国;董永利;王建议;;休闲体育促进体育用品业发展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年10期

5 周文军;;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发展性评价指标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6 王志威;;英国社区体育发展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年01期

7 耿晓琴;张园园;;民族文化因素对体育休闲发展的影响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8 杨勇;;我国城镇居民休闲消费行为研究——基于扩展线性支出系统(ELES)模型的数量分析[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8年03期

9 田逢军;沙润;;基于城市休闲理念的公园绿地开发途径——以上海市为例[J];城市问题;2008年09期

10 李柏文;;云南民族乡村少数民族休闲的社会学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马玲娜;;乡村体验型老年度假公寓的开发构想[A];江苏省旅游发展30年学术论坛暨江苏省旅游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李凤霞;曹艳英;王海鹏;;城市休闲与城市发展的关系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区域旅游学术开发研讨会暨度假旅游论坛论文册[C];2010年

3 王美龄;;“黄金周”的废与留——休闲社会学视角的思考[A];中国休闲研究学术报告2011[C];2011年

4 刘邦凡;;中国城市休闲文化研究综述[A];学习“十八大”精神与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瑞华;媒介文化与休闲异化[D];暨南大学;2011年

2 肖亮;城市休闲系统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3 于苏建;福州市主城区公园绿地的综合评价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4 贾秀海;大连城市中青年游戏休闲行为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5 冯维波;城市游憩空间分析与整合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6 谢秀华;工业社会休闲异化批判[D];吉林大学;2008年

7 龙静;欧洲一体化中的工作时间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孟庆洁;上海市外来流动人口的生活方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王红英;以野生动物为对象的休闲旅游影响与评价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10 李蓉;媒介趣味论[D];浙江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野;先秦休闲文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邬丽丽;休闲研究的社会学范式[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3 吴雅婷;昆明近郊农家乐室内外空间艺术形态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4 张昕;建筑休闲性的表达方法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5 殷小林;重庆市休闲空间布局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吴敏敏;国民休闲的旅游供给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7 刘伟;基于市民体验效用的城市休闲企业区位管理研究[D];浙江财经学院;2011年

8 王静仪;休闲文化的伦理分析[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9 曾文萍;济南与重庆城市休闲文化特征比较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10 葛小涛;区域旅游发展战略理论与实践[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楼嘉军;休闲初探[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2期

2 郑胜华;我国发展休闲产业的可行性研究[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2期

3 宋瑞;浅论休闲经济[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3期

4 郭旭,郭恩章,吕飞;营造高质量的城市休闲空间环境——以邯郸市休闲空间环境设计为例[J];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5 马波;;休闲时代的城市旅游发展[J];旅游学刊;2006年10期

6 魏小安;李莹;;城市休闲与休闲城市[J];旅游学刊;2007年10期

7 杨振之;周坤;;也谈休闲城市与城市休闲[J];旅游学刊;2008年12期

8 马惠娣;休闲问题的理论探究[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9 张广瑞,宋瑞;关于休闲的研究[J];社会科学家;2001年05期

10 田芙蓉;;创意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J];世界发明;2007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晔;城市休闲产业集群化发展理论与创新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广峰;;线形经济向循环经济转型:循环经济发展路径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2 潘玲霞;;创意产业:提升我国城市竞争力的战略选择[J];统计与决策;2008年07期

3 徐向峰;;影响中国15个副省级城市发展进程的主要因素分析——以大连市为例[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4 卢江海;;改革开放三十年浙中城市群经济发展路径研究——基于产业视角的比较分析[J];当代经济;2010年04期

5 李天德;;基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中国经济发展路径选择[J];国际经济合作;2010年03期

6 朱黎明;柳亚权;;农村小城镇建设发展路径新探[J];科技信息;2010年06期

7 金攀;;低碳农机发展路径探讨[J];农业工程技术(农产品加工业);2010年04期

8 金攀;李晓兵;;低碳农机发展路径探讨[J];现代化农业;2010年09期

9 李杭蔚;刘强;;论如何构建知识型城市——以慕尼黑为例[J];经济论坛;2010年09期

10 夏杰;;低碳城市目标下的城市发展模式转型[J];江苏城市规划;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晓唯;张金灿;;我国碳交易市场发展路径分析[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姚圣;;沿海省份欠发达城镇体系化路径——以南平市为例[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李燃;常文韬;赵翌晨;孙韬;;天津市产业低碳化发展路径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7分会场-实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40-45%”的途径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余文烈;;论中国经济发展的路径[A];2008年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刘传庚;崔焕金;;煤炭行业循环经济发展路径初探[A];科学发展观:理论·模式·实践——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6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6年

6 倪外;曾刚;;低碳经济视角下的城市发展新路径研究——以上海为例[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叶奇;陈文海;;大长株潭、“3+5”城市群的一体化规划与发展共赢[A];规划引领下的新型城市化研究——2009年湖南省优秀城乡规划论文集[C];2009年

8 张锦华;;资源禀赋、安全约束与路径选择——以燃料乙醇为例的生物质能源发展的国际比较与中国策略[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7)[C];2008年

9 栗德祥;邹涛;王富平;黄一翔;雷李蔚;;循环型低碳发展模式规划的探索与实践——以大连獐子岛生态规划项目为例[A];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10 邹玉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滨海新区低碳经济发展路径[A];2010年度京津冀区域协作论坛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李媛;剖析城市建设问题 创新城市发展路径[N];建筑时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郭力方;须“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并举[N];中国能源报;2009年

3 记者 张雷;用科学发展观考量九江城市未来发展路径[N];九江日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张杰;2008地产发展路径[N];中国房地产报;2007年

5 咸宁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宋文虎;建设低碳城市发展路径初探[N];咸宁日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孙维铁;广安“两化”联动的发展路径[N];广安日报;2011年

7 中央民族大学 覃朝晖;中国低碳经济的发展路径[N];光明日报;2011年

8 彭澎;宜居城市的定位与发展路径[N];贵阳日报;2007年

9 双宣;“修”发展路径 造品牌城市 谋百姓福祉[N];承德日报;2008年

10 ;独特承德:城市的魅力所在[N];承德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甘勇;我国农村商业性金融发展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8年

2 多金荣;县域生态经济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3 张雪梅;中国西部地区产业生态化的发展路径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4 白万平;碳排放规律与经济发展路径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5 陈瑜;“两型社会”背景下区域生态现代化评价与路径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6 苗建军;论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发展道路[D];四川大学;2003年

7 周建安;我国产业结构演进的生态发展路径选择[D];暨南大学;2007年

8 岳f ;中国房地产中介组织运营与管理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陈秋玲;区域社会资本:开发区发展的目标与路径依赖[D];上海大学;2005年

10 郭金喜;产业集群升级:一个行业协会治理视角的分析[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坡;天津市循环经济发展路径探讨[D];天津工业大学;2007年

2 杨飞;基于循环经济的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发展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8年

3 李晓鹏;中国城镇化发展与推进燕郊城镇化建设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年

4 吴锐;我国农村社区银行发展模式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5 赵庆祥;房地产经纪行业发展研究[D];北京工商大学;2006年

6 张涛;武汉市制造业发展策略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7 许峰;城市休闲产业结构与布局研究——以泰安市为例[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8 刘芬;统筹城乡发展与中国西部农业发展路径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9 宋佳;低碳约束下甘肃省工业产业发展路径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10 刘成;我国民间组织的发展路径与关系模式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8670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fwjj/18670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fe9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