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减灾产业现状及发展前景探讨
本文选题:减灾意识 + 新兴产业 ; 参考:《经济研究参考》2012年10期
【摘要】:减灾不仅可以减少灾害事故的危害及损失,而且从长远来看能够增强人类社会抗御灾害的能力,在推动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方面也起到了重要作用。所以亟须大力倡导发展减灾产业,规范和完善减灾产业的发展,努力推动减灾产业化的进程。本文分析了我国减灾产业的现状、减灾产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减灾产业的概念及其发展的思路。
[Abstract]:Disaster reduction can not only reduce the harm and loss of disaster accidents, but also enhance the ability of human society to resist disasters in the long run. It also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economy and environment. Therefore, it is urgent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disaster reduction industry, standardize and improve the development of disaster reduction industry, and strive to promote the process of disaster reduction industrializa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China's disaster reduction industry and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disaster reduction industry, and puts forward the concept of the disaster reduction industry and its development ideas.
【作者单位】: 黑龙江大学生产力研究中心;
【分类号】:X43;F719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于谨凯;于海楠;刘曙光;;我国海洋经济区产业布局模型及评价体系分析[J];产业经济研究;2008年02期
2 李从欣;张举钢;温蕾;;河北省第三产业发展的就业效应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11年04期
3 孔文;刘晓媚;;港区一体化的制度创新[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4 徐杨;;基于特色产业集群的县域经济发展途径探究——对安徽省最大的汽车配件产业集群的个案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08年09期
5 蒲文彬;;基于缩小城乡居民收入视角下的贵州产业结构调整及就业结构优化的思考[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6 吕鹰飞;杨夕雪;;吉林省金融业推动高技术产业发展研究——基于产业关联的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11年05期
7 吕鹰飞;林秀梅;;吉林省金融业的产业关联分析[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8 张绍合;贺建林;;对湖南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思考——基于产业关联的视角[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9 孙玉娟;李强;王金增;;打造沿海经济隆起带构筑区域发展新格局——基于产业梯度的区域分工与河北产业结构的优化[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10 刘晓;杨洁;张慈;;京津冀区域经济合作中产业协调发展[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傜萱;我国渔港经济区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2 陈韶华;战后日本产业政策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3 陈俭;崇明岛都市型国家地质公园开发战略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4 王建军;资源环境约束下的钢铁产业整合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5 詹新寰;中国高尔夫产业发展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9年
6 贺小海;我国银行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7 张文军;我国东西部经济周期波动比较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8 张文龙;城市化与产业生态化耦合发展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9 杜利;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10 程家福;新中国来华留学教育结构研究(1950-2007年)[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唐静;我国煤炭产业集中度的实证分析[D];西安科技大学;2011年
2 李彦辉;基于三维度的我国社会物流指标体系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1年
3 刘新贵;新疆煤炭产业循环经济发展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4 吴继胜;文化产业发展中制度创新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5 段磊;秦皇岛市旅游产业内部产业波及效应研究[D];燕山大学;2010年
6 刘月兰;新疆产业结构演进及效应分析[D];石河子大学;2008年
7 巩国强;区域物流产业组织及区域背景影响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8 夏卫红;武汉城市圈产业一体化的机制创新[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9 王向正;中国轿车工业的产业组织分析[D];郑州大学;2008年
10 黄维珂;贵州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中国减灾》读者调查表[J];中国减灾;2011年13期
2 ;《中国减灾》读者调查表[J];中国减灾;2011年15期
3 ;《中国减灾》读者调查表[J];中国减灾;2011年17期
4 回良玉;;在国家减灾委员会全体会议上的讲话[J];行政管理改革;2011年08期
5 崔银廷;;浅析处理矿井灾害事故时矿山救护队的现场指挥原则[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24期
6 刘忠平;;防灾减灾:我们离社会公众的要求有多远——贵州近年两次历史罕见灾害引发的思考[J];中国民政;2011年07期
7 陈小勇;;地理课堂中的防灾减灾教育[J];教师博览(科研版);2011年02期
8 朱晓丹;;加强社区灾害风险管理[J];中国减灾;2011年15期
9 金晓霞;;物联网:异军突起的新技术[J];中国减灾;2011年17期
10 徐娜;;防灾减灾:全民参与更“给力”[J];中国减灾;2011年1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张舒;史秀志;赵艳艳;黄刚海;;我国灾害事故心理干预现状研究[A];“中国视角的风险分析和危机反应”——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尹长海;;浅析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A];安全责任 重在落实——第四届吉林安全生产论坛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江娜;唤起全民防灾减灾意识[N];农民日报;2009年
2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 邢文杰;唤醒全民防灾减灾意识 提升城市综合抗灾能力[N];平顶山日报;2009年
3 辽宁省减灾委员会;提高全社会防灾 减灾意识和能力[N];辽宁日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潘跃;唤起全民防灾减灾意识[N];人民日报;2009年
5 续茵;唤起全民防灾减灾意识提高综合减灾能力[N];中国社会报;2009年
6 凡力;云南玉溪 强化减灾意识防汛抗旱并举[N];中国水利报;2002年
7 徐富海;重大灾难考问减灾意识[N];中国社会报;2011年
8 中共平凉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 赵景山;深入开展“防灾减灾日”活动切实增强全民防灾减灾意识[N];平凉日报;2009年
9 记者 龚砚庆 通讯员 张煜;我省将打造瓦斯新兴产业[N];河南日报;2006年
10 记者 丁艳 小丁;中国减灾世纪行开始出发[N];中国经济导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蔡畅宇;关于灾害的哲学反思[D];吉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东梅;以社区为本的灾害风险管理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2 赵楠;青藏铁路运输组织及灾害事故监测系统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3 周蕾;城市地下空间灾害事故综合管理对策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4 段瑜;地下采空区灾害危险度的模糊综合评价[D];中南大学;2005年
5 张嘉勇;煤矿安全现状综合评价方法研究[D];河北理工大学;2005年
6 杨冰峰;消防控灾过程中的环境问题探讨与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06年
7 刘云峰;城市重大危险源整合型管理模式的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8年
8 王宁;我国火灾事故调查改革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9 秦子晗;煤矿安全动态评价模型的研究与应用[D];煤炭科学研究总院;2009年
10 吴晓凡;矿井瓦斯灾害的安全分区式评价模型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8944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fwjj/18944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