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嵌入观”下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机制研究
本文选题:现代生产性服务业 + 先进制造业 ; 参考:《科技管理研究》2012年20期
【摘要】:我国代工制造企业的制造环节需要现代生产性服务业来支撑,更需要通过高级要素的投入来构建高端竞争力,向高端发展,而现代生产性服务业正是先进制造业的高级要素投入,它延长了全球价值链(GVC)在国内的环节。因此,围绕现代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形成先进制造业集群,通过充分利用组织间的竞合关系、分工协作及互补的能力,共同形成一套相对完整的自主价值体系并生成价值权利,两者协同发展产生的联动效应是本土企业依托国家价值链(NVC)实现在全球价值链(GVC)上升级的有效驱动力。
[Abstract]:The manufacturing links of Chinese contract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need the support of modern producer services, and they also need to build high-end competitiveness and develop to the high end through the input of advanced elements. The modern producer service industry is the advanced factor input of advanced manufacturing industry, which prolongs the global value chain (GVCC) in China. Therefore, the formation of advanced manufacturing clusters around the cluster of modern producer services, through making full use of the competition and cooperation among organizations, the ability of division of labor and cooperation and complementarity, forms a relatively complete independent value system and generates value rights. The linkage effect produced by the two cooperative development is an effective driving force for local enterprises to upgrade on the global value chain (GVC) depending on the national value chain (NVC).
【作者单位】: 浙江工商大学;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GVC和NVC双向嵌入的中国代工制造企业升级路径研究”(7117191)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之江青年课题“基于GVC和NVC双向嵌入的中国代工制造业升级机理与制度环境优化研究”(11ZJQN054YB) 中国法学会部级法学研究课题“‘双向嵌入观’下中国代工制造业升级的法律环境优化研究”(CLS(2011)D90)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双向嵌入观’与中国代工企业的升级”(NCET-11-1078) 浙江工商大学研究生科技创新项目“基于GVC和NVC双重嵌入的中国代工制造企业成长机制研究”(1010XJ1511016)
【分类号】:F719;F4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蒋三庚;;CBD与现代服务业企业集群研究[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江静;;服务业发展与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升级——以长三角地区为例[A];2007年山东大学“海右”博士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李亚林;袁声莉;;现代服务业集群发展问题研究:一个集群品牌维护的博弈模型分析[A];中部崛起与现代服务业——第二届中部商业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代文;现代服务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玉涛;高端写字楼的组织购买行为模型及实证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2 张煜;国际生产体系下的外包产业效应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吉昌,夏晴;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竞争力关系研究——以浙江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为例[J];财贸经济;2004年09期
2 程大中;;中国生产者服务业的增长、结构变化及其影响——基于投入—产出法的分析[J];财贸经济;2006年10期
3 周振华;产业融合:产业发展及经济增长的新动力[J];中国工业经济;2003年04期
4 陈立敏,谭力文;评价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实证方法研究——兼与波特指标及产业分类法比较[J];中国工业经济;2004年05期
5 李海舰,聂辉华;论企业与市场的相互融合[J];中国工业经济;2004年08期
6 余东华,芮明杰;模块化、企业价值网络与企业边界变动[J];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10期
7 吕政;刘勇;王钦;;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战略选择——基于产业互动的研究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08期
8 顾乃华;毕斗斗;任旺兵;;中国转型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制造业竞争力关系研究——基于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09期
9 刘戒骄;服务业的开放及其对工业的影响[J];管理世界;2002年06期
10 汪淼军;张维迎;周黎安;;信息化、组织行为与组织绩效:基于浙江企业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7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建荣;;基于SWOT分析的两江新区先进制造业发展对策思考[J];特区经济;2011年08期
2 于波;范从来;;我国先进制造业发展战略的PEST嵌入式SWOT分析[J];南京社会科学;2011年07期
3 胡蝶;张向前;;海峡西岸经济区先进制造业发展评价分析[J];经济地理;2011年06期
4 原磊;王加胜;;传统产业改造和先进制造业发展[J];宏观经济研究;2011年09期
5 ;关于推进中国钟表产业升级的指导意见[J];福建轻纺;2011年05期
6 林克宇;;注重结构调整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J];宁波经济(财经视点);2005年02期
7 方鸥;;从大市到强市,试论慈溪家电制造业升级之路[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年09期
8 ;老树如何发新枝[J];上海国资;2011年08期
9 于清教;;王吉万走“绿色管理”之路[J];企业文化;2010年07期
10 凌兰芳;;要用良心做蚕丝被[J];中国纤检;2011年1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林汉川;郭巍;;国内外先进制造业界定研究与评述[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2 潘双夏;许少宁;;核电大发展给我省先进制造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A];核电建设与浙江先进制造业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翟立功;;让制造业插上技术进步和现代服务的翅膀——在2006城市、企业竞争力和循环经济(柳州)论坛上的讲话[A];2005—2006中国生产力发展研究报告(下)[C];2006年
4 徐燕椿;;核电建设与浙江省先进制造业发展[A];核电建设与浙江先进制造业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张晓强;;序[A];中国新材料产业发展报告(2005)[C];2005年
6 张晓强;;序[A];中国新材料产业发展报告(2006)——航空航天材料专辑[C];2006年
7 张兆亮;;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A];探索·创新·发展——聊城市“加快建设强市名城 我们怎么办”解放思想大讨论理论研讨文集[C];2007年
8 ;浙大中控与核工业自动化[A];核电建设与浙江先进制造业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卢伟强;;积极开展学会活动 配合政府做好核电国产化工作[A];核电建设与浙江先进制造业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徐燕椿;;我国加快核电产业发展给我省带来的机遇和挑战[A];核电建设与浙江先进制造业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于鸿宾;胡成中:着力打造中国先进制造业[N];中国工业报;2004年
2 通讯员 张晋洲;松江区先进制造业崭露头角[N];东方城乡报;2008年
3 蔡敏;上海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N];中国企业报;2004年
4 记者 王孙;上海外向型经济谋求质的飞跃[N];中国船舶报;2005年
5 缪毅容;发展先进制造业决不能放松[N];解放日报;2008年
6 记者 吴凯邋李治国;上海松江区打造先进制造业集聚地[N];经济日报;2008年
7 记者 王孙;上海坚持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N];中国船舶报;2004年
8 ;发展先进制造业是我们的永恒主题[N];中国冶金报;2000年
9 记者 吴凯邋李治国;上海青浦:培育科技小巨人 发展先进制造业[N];经济日报;2007年
10 艾琳;制造业转移,“烫山芋”还是“香饽饽”?[N];民营经济报;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亚辉;广东先进制造业投入产出分析[D];广东商学院;2010年
2 俞燕;先进制造业的制造成本分析与控制[D];复旦大学;2008年
3 任秋芳;云南先进制造业基地发展模式及支持体系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4 刘佳;广东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研究[D];暨南大学;2012年
5 尹寅;湖南制造业集群的升级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7年
6 沈华;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互动关系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7 杨立;长沙市实施“兴工强市”战略的路径选择[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8 翟星;上海制造业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9年
9 张涛;武汉市制造业发展策略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10 蔡慧贤;外商直接投资对上海制造业技术溢出效应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0314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fwjj/20314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