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服务经济论文 >

生产性服务业视角下的城市网络构建研究进展

发布时间:2018-07-22 12:47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已成为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和产品创新的重要源泉,其在城市网络构建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受到学术界的关注。通过城市网络不同研究载体的梳理发现,生产性服务业视角下城市网络的研究已成为西方城市研究领域的重要前沿。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城市等级的密切关联性是城市网络构建的重要基础,网络构建的作用力包括生产性服务业的行业属性、企业的组织结构以及城市发展的自身条件。通过对网络构建模型、网络特征和网络动态演化的综述可以发现,生产性服务业的布局对于解释全球化和信息化影响下的中国城市网络是适用的,但国内的研究多集中于方法的引介,对于内在机制和演化机理关注较少。随着全球产业分工细化,中国不再仅仅承担制造业功能,生产性服务业已开始大规模集聚,国内生产性服务业视角下城市网络的系统研究刚刚起步,亟待加强。
[Abstract]:With the deepening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the productive service industry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source of regional economic growth , and its important role in urban network construction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frontier in the research field of western cities .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113075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871070)
【分类号】:F71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刘曙华;沈玉芳;;生产性服务业的空间研究进展及其评述[J];地理科学进展;2011年04期

2 谭一m:;杨永春;冷炳荣;李甜甜;;基于高级生产者服务业视角的成渝地区城市网络体系[J];地理科学进展;2011年06期

3 马学广;李贵才;;世界城市网络研究方法论[J];地理科学进展;2012年02期

4 张晓明;;长江三角洲巨型城市区特征分析[J];地理学报;2006年10期

5 申玉铭;吴康;任旺兵;;国内外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的研究进展[J];地理研究;2009年06期

6 赵渺希;刘铮;;基于生产性服务业的中国城市网络研究[J];城市规划;2012年09期

7 赵群毅;谢从朴;;都市区生产者服务业企业区位因子分析——以北京为例[J];经济地理;2008年01期

8 尹俊;甄峰;王春慧;;基于金融企业布局的中国城市网络格局研究[J];经济地理;2011年05期

9 钟韵,阎小培;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J];人文地理;2003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华中;康国定;周秀慧;;生产性服务业和城市CBD发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8期

2 周经娟;万红先;;安徽产业结构演进中服务业的发展[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3 潘庆;张王雁;杨成凤;;国内外城市经济基础理论研究综述[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4 刘书瀚;宋明月;;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与经济增长实证研究——以山东省为例[J];商业研究;2008年06期

5 赵成柏;;地区生产服务业发展差异的空间计量分析[J];商业研究;2010年04期

6 赵德海;贾晓琳;;黑龙江省生产性服务外包空间布局研究[J];商业研究;2012年03期

7 曹贤忠;;芜湖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特征及对策研究[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26期

8 周经娟;万红先;;新型工业化背景下安徽省服务业发展研究[J];巢湖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9 张晓明;汪淳;;长江三角洲巨型城市区城镇格局分析——高级生产者服务业的视角[J];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2008年02期

10 顾朝林;吴莉娅;;中国城市化问题研究综述(Ⅱ)[J];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200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林善浪;张惠萍;;生产者服务业空间结构及集聚模式变化研究[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暨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于涛方;秦新光;;巨型城市区多中心结构:国外案例及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分析[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冯建喜;;生产性服务业竞争力指标体系——以副省级以上城市为例[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耿磊;罗震东;;制造业集群视角的长江三角洲功能多中心演化模式研究[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王磊;;广州市生产性服务业空间分布及结构特征研究[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1.城市化与区域规划研究)[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益瑞涵;工业服务业发展水平与作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2 代伊博;生产者服务业对制造业发展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3 姜丽丽;辽宁省港口城市空间格局及整合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高敏;服务业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5 代文;现代服务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6 邵鲁宁;生产性服务外包管理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7 高运胜;上海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发展模式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8 王波;中国现代服务业地区差异与集聚发展的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9 包晓雯;大都市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理论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10 任靓;中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及效应研究[D];辽宁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杜申强;影响中国地域间生产性服务业差异的因素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李军;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升级路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彭玉婷;分工、交易效率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4 董昕灵;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影响因素分析[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5 高源鸿;沈阳生产性服务业对其经济增长影响实证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6 郭丽娟;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地区发展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7 张艳;关于我国承接生产性服务业国际转移的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

8 汤锋;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企业技术创新互动效应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9 王惠玲;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动因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10 左双双;京津冀都市圈生产性服务业分工特点及优化建议[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于涛方,吴志强;长江三角洲都市连绵区边界界定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5年04期

2 张晓明;张成;;长江三角洲巨型城市区初步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6年06期

3 张闯;孟韬;;中国城市间流通网络及其层级结构——基于中国连锁企业百强店铺分布的网络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7年05期

4 赵群毅;;北京生产者服务业空间变动的特征与模式——基于单位普查数据的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07年04期

5 李普峰;李同升;;西安市生产性服务业空间格局及其机制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09年03期

6 宁越敏;上海市区生产服务业及办公楼区位研究[J];城市规划;2000年08期

7 王德,赵锦华;城镇体系分析系统的升级开发与研究[J];城市规划;2002年08期

8 赵晓斌;王坦;;跨国公司总部与中国金融中心发展——金融地理学的视角与应用[J];城市规划;2006年S1期

9 赵群毅;周一星;;北京都市区生产者服务业的空间结构——兼与西方主流观点的比较[J];城市规划;2007年05期

10 陈前虎;徐鑫;帅慧敏;;杭州城市生产性服务业空间演化研究[J];城市规划;2008年08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钟海燕;成渝城市群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2 郗文泽;金融服务产业集聚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8年

3 陶纪明;上海生产者服务业空间集聚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明生,王辉龙;浅论生产性服务业对产业集群创新的作用机理[J];南方经济;2005年10期

2 姚耀;陈高森;骆守俭;;生产性服务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以上海市为例[J];华东经济管理;2006年09期

3 刘岐涛;;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增强城市竞争力[J];宏观经济管理;2006年08期

4 郑友;;电子商务平台下的本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06年10期

5 刘飞龙;;厦门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战略思考[J];厦门特区党校学报;2009年02期

6 贺俊果;;山西省服务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北方经济;2009年11期

7 吴可人;;推进服务业从制造业的分离[J];浙江经济;2009年06期

8 熊杰;;生产性服务业与集群制造业关系研究综述[J];商场现代化;2010年31期

9 田华;安玉兴;;辽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融合分析[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10 赵沛楠;;生产性服务业将成“重中之重” 专访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所服务经济研究室主任夏杰长[J];中国投资;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殷莉;;生产性服务业:新一轮陕西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A];《资本论》与贫困问题研究——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谢芳;;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发展——以浙江省为例[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四卷)[C];2010年

3 谢芳;;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发展——以浙江省为例[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城市与区域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4 谢芳;;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发展——以浙江省为例[A];第12届中国科协年会第31分会场海峡两岸区域合作与协同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王鹤春;张怀野;;推进沈阳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大发展快发展的对策构建研究[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于琨;张展;李怀忠;;生产性服务业与辽宁生态省建设研究[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7 高丽峰;王兴权;曲丹丹;;基于互动论的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研究—以辽宁为例[A];创新沈阳文集(C)[C];2009年

8 李四化;;关于沈阳市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对策研究[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9 ;第六章 发展生产性服务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A];黑龙江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报告[C];2008年

10 刘向东;;现阶段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研究[A];加快服务业发展问题研究[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潘荣进 通讯员 黄建军;梅兰进军生产性服务业[N];泰州日报;2008年

2 胡虎;进军生产性服务业正当时[N];人民邮电;2008年

3 记者 肖新华;新招拓展生产性服务业[N];温州日报;2008年

4 通讯员 李宁;生产性、服务业投资商竞相入驻江桥[N];东方城乡报;2009年

5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来有为;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意义重大[N];中国经济时报;2009年

6 ;上海:生产性服务业促转型保增长[N];人民邮电;2009年

7 本报记者 李玉峰;生产性服务业拓宽天钢路[N];天津日报;2009年

8 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王佳元;水平不同 政策各异[N];中国经济导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龚丹韵;回暖阶段上海如何加速转型[N];解放日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刘芳滨;青岛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N];青岛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国亮;新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2 陈菁菁;空间视角下的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协调发展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3 张勇;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的实证研究[D];辽宁大学;2012年

4 孙青芬;中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及影响因素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2年

5 李博;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6 樊文静;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悖论及其形成机理[D];浙江大学;2013年

7 祝新;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郭向阳;广东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9 李金勇;上海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10 刘欣伟;生产性服务业产业集群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山静静;生产性服务业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0年

2 李军;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升级路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王晓娜;城市生产性服务业自增强效应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4 董昕灵;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影响因素分析[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5 刘俊宏;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6 让淑杰;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开放问题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7 施甜甜;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发展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8 孙莹;生产性服务业与城市功能互动发展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0年

9 刘银莲;生产性服务业创新若干模式的实证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10 朱泽辉;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产业关联分析[D];天津商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1375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fwjj/21375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faa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