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服务经济论文 >

专业化分工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驱动效应

发布时间:2018-08-09 08:52
【摘要】:生产性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实现中国经济升级版的重要力量。本文通过阐述生产性服务业产生和不同的发展阶段,构建专业化分工与收益增长模型,论证专业化分工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驱动效应。
[Abstract]:Producer servic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modern service industry, which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force to promote economic development, promote industrial structure adjustment and realize China's economic upgrading. By expounding the emergence and different development stages of producer services, this paper constructs a model of specialization and income growth, and demonstrates the driving effect of specialization on the development of producer services.
【作者单位】: 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分类号】:F719;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杨书群;冯勇进;;生产性服务业——“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的必由之路[J];工业技术经济;2010年06期

2 秦远建;江晶;;高新技术开发区内现代生产性服务业集群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6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军;;对电力多经企业发展战略的思考[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2 张本英;评英国“1830年代理论家”[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3 张本英;;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期英国在印度的“文明使命”[J];安徽史学;2009年02期

4 范进;徐谷波;;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发展互动关系研究——基于安徽省的实证分析[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5 黄泽海;;解析“理性经济人”假设的五个维度[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6 丁艳华;霍军亮;;如何应对中国农村人力资本与智力资源的流失[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3期

7 李武;胡振鹏;;农村社会化服务组织的中间层组织与厂商理论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6期

8 米本家;;我国基础设施投资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3期

9 温丽;薛继亮;;基于模块化分工的农业产业发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30期

10 王玉玲;唐华陶;;城乡统筹与地方政府职能转变问题的研究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温俊彬;;略论可持续的生产与消费方式[A];黑龙江省生产力学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2 吴秋兰;;论对自利本能的道德关注——兼评近年道德评价热点事件[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3 尹德洪;;早期的法和经济学思想研究[A];2005年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5年

4 柯华庆;;法律效率论[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C];2008年

5 晏鹰;朱宪辰;;理解诺斯制度分析理论的变化[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6 王汉生;;效用度量的新方法及其度量结果[A];陕西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10年年会“西部大开发10年”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丁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理论基础与研究现状[A];第七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张曙光;;资源要素租金与国有企业改革——兼论重建“全民所有制”[A];“市场化三十年”论坛论文汇编(第二辑)[C];2008年

9 黄少安;韦倩;;合作与经济增长[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樊国萍;;试论墨子“名实论”对分析金融危机的启示[A];“回顾与前瞻:中国逻辑史研究30年”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伟;海洋空间资源性资产产权效率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顾远飞;市场化环境下的大学运行逻辑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张伟;经济福利测度:理论分析与中国经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王贵荣;新疆奶业结构、行为与绩效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5 王玉冬;高新技术企业资金运营模式与机制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6 袁日新;经营者集中救济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7 郁方;中国银行业垄断与规制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8 刘茜;公共物品供给机制与政府定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王贺东;不确定性、能力与企业制度[D];南开大学;2010年

10 齐晶晶;创新型经济圈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阮晓毅;我国柑橘产业化中的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邵江婷;基于社区发展的我国农业生态补偿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吴薇;鄱阳湖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张磊;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王朋良;基于渔民视角的相互制渔业保险模式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6 游振华;种子产业链企业合作绩效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7 肖彦梅;煤炭企业跨区域扩张能力评价与决策方法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8 张晋华;我国中小民营企业资本运营模式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9 王艳;政府在群众性体育赛事中的角色定位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10 张磊;基于突变级数法的企业成长性评价实证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周振华;产业融合:产业发展及经济增长的新动力[J];中国工业经济;2003年04期

2 吕政;刘勇;王钦;;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战略选择——基于产业互动的研究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08期

3 马强;;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中长期发展战略研究[J];宏观经济管理;2007年02期

4 匡致远;陈杰;;高新区内产业聚群的发展策略[J];经济管理;2001年07期

5 徐冠华;;徐冠华:加快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思考和建议[J];中国科学院院刊;2006年01期

6 佘明龙;产业集群理论综述[J];兰州商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燕;段杰;;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以深圳市为例[J];管理观察;2008年18期

2 刘书瀚;宋明月;;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与经济增长实证研究——以山东省为例[J];工业技术经济;2007年10期

3 韦辉朕;周少华;;长株潭城市群生产性服务业分工协作的发展研究[J];湘潮(下半月)(理论);2009年08期

4 华中;康国定;周秀慧;;生产性服务业和城市CBD发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8期

5 郑玉香;袁少锋;;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和国际竞争力实证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8年08期

6 陈昀;;武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城市功能提升研究[J];当代经济(下半月);2008年09期

7 张亚斌;刘靓君;;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评价[J];求索;2008年12期

8 胡晓鹏;李庆科;;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共生关系研究——对苏、浙、沪投入产出表的动态比较[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年02期

9 张丹凤;;广东省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9年10期

10 凌艳平;潘渊;;湖南生产性服务业与新型工业化的互动发展研究[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业进;;专业化分工和交易成本——对中国交易成本的经验估计:1978-2004[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雷鹏;;垂直专业化视角下的产品内贸易与中国产业发展[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青年学者文集)[C];2008年

3 秦振武;;商物分流与结合[A];首届中国物流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2年

4 方学良;;建设新型物流平台 促进新疆经济发展[A];“西部开发”流通现代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5 葛兵;;论政府在企业集群发展中的作用[A];《提高驾驭市场经济能力 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论文集[C];2005年

6 韦燕生;敖荣军;;地区专业化、经济一体化与两型社会建设——以武汉城市圈为例[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暨“全球化与中国区域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卢锋;;产品内分工、服务外包与当代物流业发展——评《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的经济学分析——宝供物流企业集团案例》[A];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广东卷)(第六集)[C];2008年

8 李嘉征;;打造钢铁物流产业集群 促进区域竞争力的提升[A];全国生产资料流通企业工作座谈会会刊[C];2009年

9 吴爱华;;发挥产业优势 实现烟台市中心城市突破[A];烟台中心城市发展研究[C];2007年

10 方显仓;;我国结构性信用胀缩:分工视角的分析[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于潼;专业化 流程化:再造物资供应业务链[N];中国石化报;2008年

2 通讯员 沈国冰 记者 孙玉宝;淮南大建设驱动效应明显[N];安徽日报;2009年

3 曾天舒;专业化分工流程化管理“动”起来[N];中国石化报;2010年

4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 杨红旭;专业化与多元化房地产企业的两难[N];证券时报;2008年

5 职新建;专业化是发展方向[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7年

6 刘勇;任志强“断炊”潘石屹再接棒[N];中国联合商报;2007年

7 王者;三类企业在变革中生存[N];中国经营报;2005年

8 王之泰;专业化是中小物流企业的可行之路[N];现代物流报;2006年

9 崔 巍;发挥产业化载体园区经济的聚集效应[N];中华建筑报;2006年

10 省商务厅 阮继清;“嵌入型”和“内生型”并重的产业集群路径[N];湖北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洁;垂直解体与低运输成本下的产业集聚间分工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2 杨春河;现代物流产业集群形成和演进模式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3 蔡小勇;垂直专业化、产品内贸易与中国经济发展[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4 张若雪;产业的转移、升级、整合与中国经济[D];复旦大学;2009年

5 刘素月;物流产业分工促进国际贸易发展的理论及经验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6 谢玉先;中国信息化与经济增长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7 邹璇;要素流动、产业转移与经济增长[D];南开大学;2009年

8 牛润霞;技术变迁中的失业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6年

9 徐勇戈;非对称信息下政府投资项目实行代建制的相关机制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年

10 郭新帅;基于专有信息和策略性竞争的授权理论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巍;中国水资源利用效率的驱动效应测度及空间分异[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2 林啸江;政府投资项目管理的新模式:项目代建制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3 冯天;引进核心企业对本地低壁垒集群的驱动效应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4 邓建强;中国参与垂直专业化分工的产业技术升级效应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5 王容;房地产开发产业链专业化分工与集成化整合模式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6 陈明月;垂直专业化对中国分工利益的影响[D];厦门大学;2009年

7 张胜杰;中国通货膨胀的汇率驱动效应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2年

8 黄欢;垂直专业化对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影响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9年

9 赵丹;垂直专业化对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D];天津财经大学;2009年

10 吴俊萍;国际生产垂直专业化分工及其对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D];厦门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1735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fwjj/21735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d3b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