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服务经济论文 >

基于投入产出表的结构变迁与知识服务业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18-11-04 12:38
【摘要】:选取OECD 7个发达国家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投入产出中的结构分解分析法对20世纪90年代至今7国产业结构变动的驱动因素进行了国际比较,以期对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经济发展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研究发现,过去10多年经济增长部分主要来源于消费增长,投资和贸易所起的作用较弱;服务业比重提升是因为其产出增速高于制造业;服务业的增长主要来自国内消费和技术的拉动;知识服务业的增长主要源于中间服务需求的提升;由于知识服务业具有知识和技术密集等特性,技术进步的产出效应在知识服务业的表现最为明显。
[Abstract]:In this paper, seven developed countries of OECD are selected as research objects, and the driving factors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change in seven countries from 1990s to present are compared with each other by using the structural decomposition analysis method in input-output. In order to be in the transition period of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to play a certain role in inspiration. It is found that the economic growth in the past 10 years mainly comes from the growth of consumption, and the effect of investment and trade is weak, the proportion of service industry increases because its output growth rate is higher than that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The growth of service industry mainly comes from domestic consumption and technology, and the growth of knowledge service mainly comes from the improvement of intermediate service demand. Because the knowledge service industry is knowledge-intensive and technology-intensive, the output effect of technological progress is most obvious in the knowledge service industry.
【作者单位】: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1BJL063)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1JZD023)
【分类号】:F719;F223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艳;朱国伟;;基于SSM模型的南京市产业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7期

2 张公嵬;;医疗服务价格上涨的经济学分析[J];北方经济;2007年08期

3 邹时荣;我国消费服务发展战略与政策选择[J];北京商学院学报;1999年05期

4 朱晓青;;北京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及其核心产业群探讨[J];北京社会科学;2007年04期

5 陈慧敏;;职业竞技体育服务产品生产制度有效性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年08期

6 李小萌;忻展红;;要素比较优势的发挥对加速产业增长的意义[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7 罗凯;;关于构建美学农业经济学的思考[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8 黄胜;黄继珍;张保华;;职业体育联盟的特性分析[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9 瞿华;论旅游服务的第一印象[J];商业研究;2005年16期

10 吕庆华;;文化资源产业开发的若干问题[J];商业研究;2006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赵尚梅;陈曦;李勇;;我国保险业与经济增长及产业关联研究[A];民生保障与和谐社会:保险、社会保障与经济改革的视角——北大CCISSR论坛文集·2007[C];2007年

2 杨松;;加快发展方式转变 实现又好又快发展[A];“两区”同建与科学发展——武汉市第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张海涛;田东山;陈龙;;武汉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A];“两区”同建与科学发展——武汉市第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魏静;;黑龙江省第三产业发展战略研究[A];黑龙江省第三产业结构优化与创新研究[C];2008年

5 周婷;;现代服务产业及其政策创新[A];湖南省经济学学会年会暨科学发展观与湖南经济协调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杨国昌;;坚持劳动创造价值的一元论[A];中国经济热点问题探索(上)[C];2001年

7 陆夏;;从服务业的发展看当代经济危机的地理“位移”[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6)[C];2007年

8 陶学荣;雷水秀;;和谐社会进程中服务型政府的构建[A];“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丁婧;;浅析我国服务业发展现状及对新业态的探索[A];中部崛起与现代服务业——第二届中部商业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玉娟;服务业FDI对中国的经济效应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2 尚慧丽;服务业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3 罗经华;金融危机与产业均衡[D];浙江大学;2010年

4 孙佳;中国制造业产业升级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段建强;基于分工理论的运输行为演进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6 成达建;员工工作满意对顾客感知服务质量影响中的调节效应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7 李春建;安东尼奥·内格里非物质劳动理论探析[D];复旦大学;2011年

8 何勇;服务业在产业变迁中作用的经济学分析[D];辽宁大学;2011年

9 王娟;中国—东盟国家服务贸易效应的实证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10 朱福林;中国服务贸易外溢效应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晓娜;城市生产性服务业自增强效应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刘佳旭;朝阳市服务业结构优化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3 李文政;非正规就业对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的影响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庄霖;青岛市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对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肖方国;青岛市金融业对国民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李继萍;黑龙江省现代服务业现状及发展路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7 孙亮;我国服务业演进的阶段性特征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8 陈莉;FDI对江苏服务业结构优化的影响分析[D];江南大学;2010年

9 邹美凤;中部地区产业结构服务化演进及其实证分析[D];南昌大学;2010年

10 许志军;发展云南服务业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汝熹,张洁;服务业知识有多深──纽约市知识服务业的发展及对上海的启示[J];上海综合经济;2001年04期

2 陈碧叶;;从信息服务到知识服务[J];图书馆杂志;2004年01期

3 傅翠晓;钱省三;陈劲杰;张睿;;知识生产研究综述[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年02期

4 周波;高汝熹;;知识服务业指标体系的构建[J];统计与决策;2006年23期

5 项锦;;知识服务业与城市发展的互动效应探析[J];商场现代化;2006年36期

6 杨超;李庆杨;;沈阳制造业与知识服务业的互动发展分析[J];中国经贸导刊;2009年22期

7 杨超;;沈阳知识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探讨[J];商场现代化;2010年22期

8 李庆杨;赵旭;牛路远;;论知识服务业及其在沈阳老工业基地振兴中的重要性[J];沈阳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9 李庆杨;王永峰;;浅析知识服务业在老工业基地振兴中的作用[J];经济问题;2007年03期

10 严苏;吴国蔚;;中国知识服务业国际竞争力研究[J];经济与管理;2008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玉连;;贵州职业发展中的社会评价与主体预期——基于“贵州职业发展与结构变迁状况”调查数据的分析[A];“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洪业应;;人口城镇化与经济增长、结构变迁[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6分会场-绿色经济与沿海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李永芳;;改革开放以来农村阶层结构变迁述论[A];五十年社会变迁与中国现代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4 匡爱民;;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金融市场的嬗变[A];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暨福建省社科界第五届学术年会——经济改革与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5 李健民;李万;叶继涛;刘小玲;;科研院所增强知识服务能力、促进服务经济发展的思考[A];第四届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Ⅱ)[C];2008年

6 罗国权;刘西拉;;大型钢铁企业工业建筑结构变迁[A];第七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李恒;;农村劳动力流动与黄河沿岸地区农耕经济的结构变迁[A];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第1卷第2期)[C];2008年

8 罗必良;何一鸣;;资源属性、行为能力、交易费用与制度匹配——来自中国农地产权管制结构变迁的经验证据(1949~2009年)[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9 傅鸿飞;吴垠;李国梁;;试用“人才结构理论”探讨新型“成才观”的研究[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叶初升;罗连发;;民营企业发展与“双重结构变迁”——透视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一个发展经济学视角[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纪念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2008)[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杨洁;上海:知识服务业成长为“第七根支柱”[N];经济日报;2002年

2 杨洁;上海知识服务业成长快[N];上海金融报;2002年

3 记者 郭易楠;知识服务业助推虹口经济发展[N];上海科技报;2005年

4 上海市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教授 胡卫;知识服务业如何成长[N];解放日报;2009年

5 国泰君安策略团队;日本城市化中的消费结构变迁[N];证券时报;2010年

6 燕军 书评人;破解两千年来中国社会宏观结构变迁[N];中国图书商报;2011年

7 梅珍生;所有制结构变迁展现理论创新的魅力[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8 吴学安;新型知识服务业风生水起[N];中国审计报;2007年

9 北京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副总经理 肖明超;中国的人口结构变迁与消费结构变化[N];消费日报;2010年

10 记者 王蔚;上海崛起知识服务业[N];文汇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顾颖;中小企业发展及其对社会阶层结构变迁影响的分析[D];西北大学;2003年

2 谢锐;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中国贸易结构变迁与经济效应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3 刘建伟;国际制裁与国内结构变迁[D];复旦大学;2012年

4 吴艳;上海市知识服务业发展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5 汪丹;形式组织的权变性建构[D];上海大学;2008年

6 满海红;金融监管理论研究[D];辽宁大学;2008年

7 李峰;金融发展、金融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8 庄佳强;需求因素对长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9 吴秋t,

本文编号:23098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fwjj/23098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84e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