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服务经济论文 >

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17-01-19 12:36

  本文关键词: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南京大学》 2012年

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

谢涵  

【摘要】:在西方发达国家,生产性服务业已经成为增长最快的部门,在服务业和整个经济中的比重也在不断增加。数据显示,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的比重在发达国家超过2/3,在发展中国家超过一半,理论和数据统计都证实了生产性服务业在经济体系中的关键地位,那么在我国生产性服务业落后于同等发展中国家的背景下,如何推动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应该从那些因素着手呢?这些问题就成为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本文在研究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因素之前,先对我国和国外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情况作了一个简要的对比,发现国内外生产性服务业存在各自不同的特点和发展轨迹,同时也比较分析了对外贸易和制造业发展两个因素在国内外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过程中的不同作用。 由于生产性服务业是依据功能性分类法产生的,和消费性服务业相对的概念,凡是服务于生产企业的服务部门均是生产性服务,但没有具体指明哪些行业是,哪些行业不是。大部分服务业同时涵盖了生产性服务业和消费性服务业两个领域。所以如何统计生产性服务业的规模从这个概念诞生起就一直是困恼学术界的一大难点,本文采用最新的统计方法进行统计,即投入产出表中服务业中间需求总量作为生产性服务业总量。 在探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因素时,采用了理论和实证相结合的方法,从目前关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三个主流理论(分工理论,交易成本理论,外包理论)出发,按照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梳理出了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制造业的发展,我国经济体系产权情况,经济开放程度,城市化进程,人力资本存量,市场融合情况,政府支持,在此基础上根据可量化和可得性的要求采纳了七个指标,建立一整套的实证分析指标体系。 实证检验方面从时间序列、省际面板两个层次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时间序列的分析结果显示:从我国总体来看,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和国有产权比重呈现出负相关关系,和对外开放程度,产业特别是制造业竞争程度,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以及工业程度正相关,和理论分析一致,并且在所有因素中,城市化指标、工业化指标和非国有产权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影响最大。省际面板数据模型显示,城市化指标和工业集中程度指标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影响最大,国有产权比重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影响存在地区差异。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719;F224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夏雷;沈阳市生产性服务业利用FDI的影响因素研究[D];沈阳理工大学;2013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缑先锋;;中日服务贸易发展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J];商业研究;2010年10期

2 陈双喜;潘海鹰;;中美服务贸易比较及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对策[J];财经问题研究;2010年12期

3 王保安;;中国经济结构失衡:基本特征、深层原因与对策建议[J];财贸经济;2010年07期

4 王晓玉;;国外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研究述评[J];当代财经;2006年03期

5 李翀;论社会分工、企业分工和企业网络分工——对分工的再认识[J];当代经济研究;2005年02期

6 申玉铭;吴康;任旺兵;;国内外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的研究进展[J];地理研究;2009年06期

7 刘东;企业边界的多种变化及其原因[J];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03期

8 曾楚宏,林丹明;论企业边界的两重性[J];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10期

9 孙彬彬;;组织变革中的企业内分工——对Becker-Murphy分工模型的扩展[J];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02期

10 陈建军;陈国亮;黄洁;;新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来自中国222个城市的经验证据[J];管理世界;2009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进;徐谷波;;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发展互动关系研究——基于安徽省的实证分析[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2 华中;康国定;周秀慧;;生产性服务业和城市CBD发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8期

3 于会录;夏艳玲;芦清水;;烟台市城镇化过程中的“迁村并点”问题探讨及其社会经济影响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6期

4 宋马林;;国内各地区生产性服务业竞争力评价研究[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5 宋业峰;;论中国制造业的服务化发展[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6 肖宁;庄尚文;;模块化与企业组织结构变革[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年06期

7 高长元;杜鹏;;黑龙江省工业化进程现状及其对策[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年04期

8 李小萌;忻展红;;要素比较优势的发挥对加速产业增长的意义[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9 王亚男;;两化融合中我国制造业的机遇、挑战与发展[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10 潘忠贤;;转型升级视角下的产业互动融合发展之路——基于温岭市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升级调查[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1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德章;;黑龙江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与推进和谐社会建设[A];创新思想·科学发展·构建和谐——黑龙江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08年

2 徐林清;陈碧莲;;制造企业特征与快递服务需求模式[A];2012中国快递论坛论文集[C];2012年

3 高丽峰;王兴权;曲丹丹;;基于互动论的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研究—以辽宁为例[A];创新沈阳文集(C)[C];2009年

4 郑筱婷;王珺;;终极所有权、技术能力与企业的纵向边界——理论和来自汽车行业的证据[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谢芳;;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发展——以浙江省为例[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四卷)[C];2010年

6 王德章;;黑龙江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与推进和谐社会建设[A];黑龙江省第三产业结构优化与创新研究[C];2008年

7 周国华;王岩岩;;服务型制造模式研究[A];2008中国服务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章林;曹明福;;天津生产者服务业集聚区发展研究[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下)[C];2011年

9 徐虹;林钟高;吴玉莲;;分工、控制权配置与内部控制效率研究[A];首届内部控制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郭英坤;牛冲槐;梁晨灵;;综合集成创新网络下的复杂技术创新研究[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系统管理与复杂性科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志荣;中小企业服务体系的形成、运作机理与评价[D];暨南大学;2010年

2 方劲松;跨越式发展视角下的安徽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3 尚慧丽;服务业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4 周正;基于双边市场理论的电子商务平台竞争规制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5 梁光雁;现代制造业企业的服务创新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6 李晗斌;FDI对中国工业集聚的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刘广生;基于价值链的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8 祝新;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9 程文;基于模块化分工的产业组织演化及其对中国产业发展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10 孙春晓;公司治理、剥离决策与剥离绩效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军;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升级路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孙永斌;信息技术对企业边界的影响探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贺书岚;“两型社会”建设中的生产者服务发展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4 李继萍;黑龙江省现代服务业现状及发展路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5 彭玉婷;分工、交易效率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6 郭倩倩;产业结构转型中的江苏省服务业与制造业协调发展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7 董昕灵;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影响因素分析[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8 董洪梅;中国对外贸易结构调整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邹美凤;中部地区产业结构服务化演进及其实证分析[D];南昌大学;2010年

10 杨尚波;中部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与就业效应的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诚;赵奇伟;;中国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因素分析[J];财经研究;2008年12期

2 朱胜勇;;发达国家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基于OECD国家生产性服务业的分析[J];城市问题;2009年07期

3 刘优剑;任曙明;;产业分工重组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J];科技和产业;2006年08期

4 赵弘;;全球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特点、趋势及经验借鉴[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9期

5 孙文博;90年代我国服务业利用FDI的投资环境因子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03年10期

6 杨玉英;郭丽岩;;对我国服务业发展现状的再认识[J];宏观经济研究;2009年04期

7 许晖;邹慧敏;单凤玲;;外商投资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产业互动和系统观的视角[J];经济经纬;2009年05期

8 任会利;刘辉煌;;生产性服务贸易对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研究——基于中国的实证分析:1982—2008[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0年03期

9 何骏;;跨国公司进入中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动因、空间和模式研究[J];宁夏社会科学;2008年05期

10 王新华;;我国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的决定因素——基于岭回归的实证研究[J];武汉工业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陈娟;我国东部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利用FDI的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2 王静;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国际竞争力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3 姚黎;我国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经济效应的实证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4 王莲莲;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利用FDI的影响因素研究[D];江苏大学;2009年

5 臧楠;我国服务业FDI流入的影响因素分析[D];山东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焦克;;中美服务贸易对比分析及对中国的启示[J];北方经济;2009年22期

2 丁辉侠;冯宗宪;;制度与非制度因素对中国服务业利用FDI的影响——一个区位优势分析视角的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2008年06期

3 程大中;中国服务业增长的地区与部门特征[J];财贸经济;2003年08期

4 程大中;论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黏合剂”作用[J];财贸经济;2004年02期

5 魏作磊;对第三产业发展带动我国就业的实证分析[J];财贸经济;2004年03期

6 郑吉昌,夏晴;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竞争力关系研究——以浙江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为例[J];财贸经济;2004年09期

7 程大中,黄雯;中国服务业的区位分布与地区专业化[J];财贸经济;2005年07期

8 高传胜;汪德华;李善同;;经济服务化的世界趋势与中国悖论:基于WDI数据的现代实证研究[J];财贸经济;2008年03期

9 胡霞;;中国城市服务业空间集聚变动趋势研究[J];财贸经济;2008年06期

10 赵群毅;;北京生产者服务业空间变动的特征与模式——基于单位普查数据的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07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郗文泽;金融服务产业集聚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8年

2 陶纪明;上海生产者服务业空间集聚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军;魏隽;;货运代理企业员工激励影响因素与分析[J];河北企业;2001年06期

2 刘沙;;论制度创新对国际贸易的影响[J];北方经贸;2001年09期

3 刘世锦;冯飞;;加入WTO对石油石化产业的影响[J];天然气经济;2002年03期

4 赵亚平;杨永琴;;卫星培训产品的定价策略及其选择[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年S1期

5 白云,许冀艺;出口企业产品环境竞争力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5年12期

6 龚光明,邵曙阳;影响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结构因素的实证分析[J];武汉金融;2005年07期

7 来明敏;我国企业融资租赁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基于logisti分c析[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5年07期

8 陈洪;影响会计职业判断的因素及提高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途径[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9 杨孝海;对当前农民增收的障碍分析[J];甘肃农业;2005年07期

10 张旭升,孙学森;中国铜矿供应保障分析[J];国土资源导刊;2005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斌;李娜;;我国城市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研究[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09年

2 魏丽;付忠亮;李昌坤;王心朋;;影响镁合金板材冲压成形性能的因素[A];十三省区市机械工程学会第五届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魏丽;付忠亮;李昌坤;王心朋;;影响镁合金板材冲压成形性能的因素[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2)[C];2009年

4 杨坚;訾跃平;;优化抄纸助留体系 促进企业效益提高[A];'2010(第十八届)全国造纸化学品开发及造纸新技术应用研讨会('2010全国造纸化学品开发与造纸新技术应用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陈晶;杨舒杰;;制药企业员工忠诚度影响因素及培养对策[A];2009年中国药学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暨“国家药物政策与《药品管理法》修订研究”论坛论文文集[C];2009年

6 俞嗣皎;李大庆;陈国柱;李井怀;于甜;;影响Si(Li)探测器性能的一些因素[A];第7届全国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二)[C];1994年

7 侯智惠;;内蒙古农民增收难的分析与对策[A];内蒙古农学会2004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董圣鸿;王燕;胡竹菁;戴海琦;;影响试题难度的认知因素的现代测量学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张婧忻;;老年人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综述[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季民;张亮;金洛楠;;光电催化氧化法深度处理垃圾渗滤液的试验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八届水处理化学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兴业证券 王年华 饶刚 刘景;[N];中国证券报;2000年

2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王激清 河北农业在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马文奇;[N];农资导报;2005年

3 马平东;[N];中国包装报;2006年

4 石家庄软包装彩印厂 姜志绘;[N];中国包装报;2001年

5 记者刘斐;[N];中国黄金报;2011年

6 彭春来;[N];证券日报;2011年

7 伊京;[N];医药经济报;2003年

8 许帅;[N];中华建筑报;2011年

9 渤海期货 温京海;[N];期货日报;2011年

10 北大人口所 郑晓瑛教授;[N];中国人口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淑芳;普京执政以来的俄美关系[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2 张宗贵;成像光谱岩矿识别方法技术研究和影响因素分析[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4年

3 尹向东;我国钢铁企业并购中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研究[D];重庆大学;2006年

4 邹志勇;企业集团协同能力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5 杨正林;中国能源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6 华玉妹;污泥中Cu、Pb和Zn的生物沥滤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7 毕琳;我国城市化发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8 谈颂;缺血性卒中出血转化影响及预测因素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9 张晓丽;小鼠精原细胞分离培养及其影响因素的实验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10 方金水;中国股份制商业银行营销执行力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晶慧;我国高等教育需求影响因素的理论与实证分析[D];山东大学;2011年

2 王洋;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D];山东大学;2011年

3 赵倩倩;河南省卫生系统反应性影响因素的二水平模型[D];郑州大学;2011年

4 张桥艳;航线收益影响因素与预测方法研究[D];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2011年

5 黄晓霞;健康相关生产力影响因素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6 马冬敬;目录营销模式下消费者购买行为影响因素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7 张亮;相对性顾客价值影响因素的研究[D];东北大学;2010年

8 江星本;汽车渠道联盟稳定性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1年

9 周泉;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的影响因素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10 谷婷洋;建筑工程项目施工阶段隐性成本影响因素及控制对策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384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fwjj/2384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394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