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工业研发对服务业的溢出效应研究
[Abstract]:Based on the theory of "service innovation" and "new industrialism of self-service",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argument that industrial R & D will bring spillover effect to the service industry. With the help of the production function model and combined with the relevant data of various industries in China in 1991-2010, the results show that our country's industrial R & D does have a certain role in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ervice industry. The increase of R & D personnel in industrial enterprises has also led to the improvement of labor productivity in the service industry to a certain extent.
【作者单位】: 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新型工业化道路研究——基于产业融合和服务化的视角》(批准号:09AZD016)
【分类号】:F719;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顾乃华;毕斗斗;任旺兵;;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文献综述[J];经济学家;2006年06期
2 郑吉昌,夏晴;论新型工业化和现代服务业的互动发展[J];社会科学家;2004年06期
3 顾乃华;我国服务业对工业发展外溢效应的理论和实证分析[J];统计研究;2005年12期
4 陈宪,黄建锋;分工、互动与融合:服务业与制造业关系演进的实证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4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康建中;持续竞争力:公司战略管理的核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2 李杏;提升中国工业制成品国际竞争力对策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3 刘祥琪;产业集群——东北振兴的必由之路[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4 王宏;王泽强;;产业集群的区域竞争优势及培育[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5 叶勇;;华东IT产业集群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11期
6 唐立峰;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经济机理分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年01期
7 陈和平;;产业集群战略: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现实选择[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年10期
8 曲恒昌;打造大学的核心竞争力,提升我国高教的国际竞争优势[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02期
9 王永锋;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模式的选择[J];北京汽车;2004年03期
10 郑吉昌,夏晴;论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及产业整合效应[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强永昌;张婷;郭杰;;中国教育服务贸易境外消费的国际竞争力研究[A];首届国际服务贸易论坛暨《国际贸易》创刊25周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韩玉军;王晓;;从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看中国服务业与服务贸易的竞争力[A];首届国际服务贸易论坛暨《国际贸易》创刊25周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潘素昆;;FDI转向服务业及其对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影响[A];首届国际服务贸易论坛暨《国际贸易》创刊25周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王时芬;;汇率和利润率的滞后效应及服务业的外国直接投资——基于美国对日本服务业跨国投资的实证研究[A];首届国际服务贸易论坛暨《国际贸易》创刊25周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岳平;开放条件下的工业结构升级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2 金壮龙;中国航天产业竞争力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3 王小平;服务企业竞争力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4 陈剑锋;产业集群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5 赵春明;山西省主要农产品竞争力比较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年
6 张昱;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理论与实证分析[D];浙江大学;2003年
7 赵斌;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组织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8 朱伟东;区域经济集群研究——论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的演进[D];复旦大学;2003年
9 黄先海;蛙跳型经济增长[D];复旦大学;2003年
10 谢智勇;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我国制造业产业组织合理化问题[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肖凌;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分析[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2 杜耀武;入世后西部开发中旅游服务贸易的对外开放以及陕西、西安的对策[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3 王辉;中小企业集群内生优势研究[D];郑州大学;2002年
4 东梅;国营专业外贸公司的战略转型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5 成冬梅;中国第三产业国际竞争力实证分析[D];福州大学;2003年
6 罗桂芳;高新技术产业化融资支持系统分析及其S·D模型[D];福州大学;2003年
7 许月丽;我国茶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8 谭文柱;产业集群的机理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
9 何志昂;云浮石材加工业发展战略思考[D];暨南大学;2003年
10 肖宏;提升我国制药企业竞争优势策略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程大中;论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黏合剂”作用[J];财贸经济;2004年02期
2 曹建海,李海舰;论新型工业化的道路[J];中国工业经济;2003年01期
3 胡汉辉,邢华;产业融合理论以及对我国发展信息产业的启示[J];中国工业经济;2003年02期
4 周振华;产业融合:产业发展及经济增长的新动力[J];中国工业经济;2003年04期
5 顾乃华;毕斗斗;任旺兵;;中国转型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制造业竞争力关系研究——基于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09期
6 郭克莎;我国产业结构变动趋势及政策研究[J];管理世界;1999年05期
7 张世贤;工业投资效率与产业结构变动的实证研究——兼与郭克莎博士商榷[J];管理世界;2000年05期
8 刘戒骄;服务业的开放及其对工业的影响[J];管理世界;2002年06期
9 周振华;新产业分类:内容产业、位置产业与物质产业——兼论上海新型产业体系的构建[J];上海经济研究;2003年04期
10 高传胜,刘志彪;生产者服务与长三角制造业集聚和发展——理论、实证与潜力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05年08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金保;何枫;赵晓;;我国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及其地区差异实证分析:1995-2009[J];商业时代;2011年18期
2 矫萍;;服务业FDI与服务贸易互动关系的实证研究[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1年08期
3 夏晴;;服务业FDI的微观经济效应研究综述[J];经济学动态;2011年02期
4 王忠敏;;服务业标准化的战略地位和未来发展[J];中国标准化;2010年07期
5 孙久文;年猛;;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测度及其省际差异[J];改革;2011年09期
6 吕娟;范恒冬;;FDI与安徽工业研发能力的关系——基于Engle-Granger方法的实证研究[J];西部经济管理论坛;2011年02期
7 ;服务业主至上 倡导绿色物业——西安荣信物业管理有限公司[J];中国物业管理;2011年07期
8 秦辉;;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大力推行服务认证[J];商品与质量;2011年29期
9 ;阳光大姐 “标准家政”[J];标准生活;2010年09期
10 姚世全;;开拓服务业标准化 推进第三产业基础建设[J];中国标准导报;199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陶然;;制度创新与城市化——兼论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业建设[A];中国城市形象战略与城市文明建设研讨会参阅文集[C];1997年
2 方远平;闫小培;陈忠暖;;服务业区位选择评价指标及区位模型初探[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范秀成;罗海成;;基于心理契约的关系营销机制研究:来自中国服务业的实证[A];中国市场学会2006年年会暨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4 彭斯达;潘黎;;FDI与美国服务贸易的发展[A];全国美国经济学会会长扩大会议暨“当代世界经济格局下的中美经贸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耿珂;;如何建立和培养铁路多经企业的服务意识[A];中国铁道学会物资管理委员会物流科学与技术暨信息工程与电子商务学组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傅绪哲;李江华;路丽琴;;服务类环境标志技术标准研究[A];中国商品学会第九届学术研讨会暨商品学发展与教育论坛论文集[C];2006年
7 周勤;;西部开发中的城市化和服务业产业发展[A];民革全国西部大开发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8 朱晓莉;;ISO9000质量管理标准在北京人才服务业的运用初探[A];北京人才服务行业协会2003、2004、2005年获奖优秀学术研究成果汇编——人才市场的发展与创新(第二集)[C];2006年
9 罗荣桂;黄敏镁;;基于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的服务业发展预测模型[A];Well-off Society Strategies and Systems Engineering--Proceedings of the 13th Annual Conference of System Engineering Society of China[C];2004年
10 ;第七章 北京市服务业若干领域循环经济分析[A];首都循环经济建设研究[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柳悦 实习生 崔信行;40项重大服务业项目完成投资653亿[N];天津日报;2009年
2 钱丽萍;服务业提速:重在提升[N];新华日报;2005年
3 记者 张爱虎 实习生 钟舒;省阳光办:引导向农村服务业转移[N];湖北日报;2008年
4 周英峰;我国节能服务业规模达70亿元[N];中国化工报;2008年
5 记者 王京;上海启动“钢铁服务业诚信示范企业评选”活动[N];现代物流报;2008年
6 通讯员孙燕;中国节能服务业规模达70亿元[N];中国电力报;2008年
7 屈凌燕;浙江降低服务业准入门槛[N];中国改革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黄红芳;服务业,有广阔就业新天地[N];新华日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刘红星;近8万户企业涉足青岛服务业[N];青岛日报;2009年
10 记者 王芬兰;服务业引领吴中经济[N];苏州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国群;新创企业组织学习及其与创业绩效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2 任靓;中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及效应研究[D];辽宁大学;2009年
3 李瑞霞;县域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4 马小平;宏观质量管理与质量竞争力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5 冉斌;服务企业绩效评估体系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6 庄荣良;海峡两岸产业分工合作的动因、模式与经济效应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7 杨玉华;国际贸易的就业影响[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8 谢杰;汇率改革、贸易开放与中国二元经济[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年
9 田炜;集装箱港口网络效应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10 陈建华;国际化城市产业结构变化的空间结果[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慧;中国服务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6年
2 刘露;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就业的影响分析[D];西北大学;2009年
3 王硕;经营者胜任力与企业生命周期适应性研究[D];石家庄经济学院;2009年
4 周显武;湖北省工程咨询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5 杨达;中国CBD形成影响因素分析[D];湖南大学;2008年
6 杨振宇;农业生产对服务需求的实证分析[D];中山大学;2008年
7 李德;中美服务业相对生产率比较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8 蒋晓静;湖南省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作用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9 尚文娟;复杂数据挖掘统计分析框架及MART和MCMC方法在客户关系管理中的应用[D];四川大学;2004年
10 鹿彦;投资影响就业的产业路径研究[D];新疆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4714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fwjj/24714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