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服务业提升制造业创新能力的实证研究
[Abstract]:The integ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modern service industry and manufacturing industry has become the mainstream trend of global industrial economic development. Based on statistical data, this paper makes a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improvement of manufacturing innovation ability of modern service industry. The results show that modern service industry has a great role in manufacturing innovation ability.
【作者单位】: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管理与经济学院;
【基金】:2011年度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编号:2011B417),项目题目:“河南省金融结构优化及其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支持的研究”
【分类号】:F719;F4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张树义;;论上海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融合[J];现代商业;2007年23期
2 于刃刚,李玉红;论技术创新与产业融合[J];生产力研究;2003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昝廷全;金雪涛;;传媒产业融合——基于系统经济学的分析[J];中国传媒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3期
2 戴双兴;产业融合与产业竞争力的提升[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3 柳旭波;;产业融合对产业结构理论的新发展[J];长白学刊;2006年02期
4 于刃刚,李玉红;产业融合对产业组织政策的影响[J];财贸经济;2004年10期
5 吴颖,刘志迎,丰志培;产业融合问题的理论研究动态[J];产业经济研究;2004年04期
6 赵卓,孙燕东;自然垄断产业放松规制的理论依据及政策取向[J];当代财经;2004年11期
7 芮明杰,袁成,胡金星,聂子龙;我国流通企业赢利模式的创新研究[J];当代财经;2005年07期
8 陈柳钦;;产业发展集群化、融合化和生态化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06年01期
9 唐晓华,张保胜;自然垄断产业放松规制的理论观点及其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1年12期
10 厉无畏,王慧敏;产业发展的趋势研判与理性思考[J];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汤云;龙伟;;从阿里巴巴的成长看创新对现代服务企业发展的影响[A];中部崛起与现代服务业——第二届中部商业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卫东;综合利用水利工程经济特征分析及管理体制研究[D];河海大学;2004年
2 于良春;自然垄断行业政府规制理论与政策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3 刘青;本地电信的管制与竞争[D];山东大学;2005年
4 尹莉;竞争性垄断市场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5 郭鸿雁;基于系统经济学的广电产业合作竞争研究[D];中国传媒大学;2006年
6 滕颖;基于我国电信改革的网络接入规制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7 邹毅实;我国林纸一体化的模式构建与综合评价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6年
8 黄威;中国转型期自然垄断产业有效市场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6年
9 林民盾;横向产业理论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10 蒋士杰;我国汽车电子产业分析与投资价值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穗生;电子商务对企业竞争战略的影响分析[D];汕头大学;2001年
2 陈慧;面对入世:中国电信服务业的开放与发展[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1年
3 牛卫平;网络并购与企业成长[D];汕头大学;2002年
4 刘平;论基于三个层面的企业跨国并购[D];湘潭大学;2002年
5 周春花;高技术产业聚群理论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3年
6 董理;自然垄断产业规制改革研究及对中国实践的初步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7 姜海波;中国风险投资企业组织形式法律设计研究—中美比较分析[D];浙江大学;2001年
8 侯建香;产业融合与政府规制改革——以电信产业为例[D];东北财经大学;2003年
9 詹浩勇;论信息产业融合的意义及其对策[D];西南财经大学;2004年
10 张国强;我国自然垄断产业规制改革问题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邓丽姝;;北京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协调发展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2 胡汉辉,邢华;产业融合理论以及对我国发展信息产业的启示[J];中国工业经济;2003年02期
3 袁泽沛,王琼;技术创新与创新风险的研究综述[J];经济学动态;2002年03期
4 马健;产业融合理论研究评述[J];经济学动态;2002年05期
5 厉无畏;产业融合与产业创新[J];上海管理科学;2002年04期
6 余东华;产业融合与产业组织结构优化[J];天津社会科学;2005年03期
7 陈宪,黄建锋;分工、互动与融合:服务业与制造业关系演进的实证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4年10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森;;依托现代服务业 发展汽车产业集群[J];经济视角(上);2008年12期
2 臧书霞;;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发展研究——基于江苏的分析[J];江苏商论;2010年11期
3 王军虎;;我国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典型相关分析[J];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2期
4 常丽娟;;现代服务业与新型工业化[J];时代经贸(下旬刊);2008年02期
5 蒋志辉;马爱艳;;兵团新型工业化的现代服务业支撑体系[J];经济导刊;2010年10期
6 张晓莺;;江苏汽车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融合发展研究[J];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7 ;上汽加快转型步伐[J];上海国资;2006年03期
8 夏晓梅;马晓旦;;加快发展钢铁服务业 提升宝山现代服务业水平[J];商场现代化;2008年18期
9 茹莉;;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问题研究——以河南为例[J];经济问题;2008年11期
10 宋继宽;;培育新兴工业品牌和现代服务业品牌[J];新经济导刊;200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爽;;论沈阳现代服务业与装备制造业的互动发展[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B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2 郭向文;肖凌;柯岩;刘贵福;;以沈铁工业走廊为依托建设新型产业基地[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B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3 房长兴;罗和平;吴秋爽;高志永;;沈阳市机床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珠海市装备制造业发展状况[A];首届珠中江科协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林汉川;郭巍;;国内外先进制造业界定研究与评述[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6 ;惠龙港国际钢铁物流股份有限公司[A];“创新模式、科学发展、汇聚共识、合作共赢”——全国生产资料流通企业工作座谈会暨中国生产资料与商贸流通高峰论坛会刊[C];2011年
7 张殿军;;沈阳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应走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之路[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B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8 韩玉奇;;先进装备制造业与产业集聚[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B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9 高丽峰;王兴权;曲丹丹;;基于互动论的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研究—以辽宁为例[A];创新沈阳文集(C)[C];2009年
10 李四化;;关于沈阳市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对策研究[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章迪思;现代服务业渴求“贴身”服务[N];解放日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韩光亮 本报通讯员 王璇;“双轮”驱动经济迈向高端[N];青岛日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张守营;让现代服务业和高端制造业比翼双飞[N];中国经济导报;2009年
4 高剑;现代服务业对接制造业可创造东莞新优势[N];东莞日报;2011年
5 本报通讯员 付超 龚文波;推进现代服务业跨越发展[N];济宁日报;2010年
6 ;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 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N];人民日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李艳;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发展现代服务业[N];福建日报;2009年
8 通讯员 纪和春邋记者 王建高;科技部举办“数字家庭创新发展论坛”[N];科技日报;2008年
9 胡军华;北仑样板:宁波临港型工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
10 侯三省;打造现代服务业新天地[N];中国航空报;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邓慧君;中部地区现代服务业与新型工业化的耦合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2 肖琛;湖南省新型工业化与现代服务业的协调发展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9年
3 池瑜莉;南昌市发展汽车产业总部经济的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4 邬凌云;江苏科研综合技术服务业对制造业的支撑作用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年
5 邵沙锞;上海DQ大型国有制造企业集团辅业板块发展战略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6 张维忠;海晶集团发展战略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7 邓永丽;生物医药研发服务业的特征与发展规律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7年
8 吴友成;长征工业区打造国际中小企业总部社区的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9 何颖媛;中国技术进步的就业总量效应与就业结构效应[D];湖南大学;2006年
10 胡逸;无锡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战略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4961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fwjj/24961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