妥善处理我国第三产业发展中的两难问题
[Abstract]:Speeding up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ertiary industry is the inherent requirement of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We must correctly understand and properly deal with many dilemmas in the proces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ertiary industry, namel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hysical output and monetary output, traditional service industry and modern service industry, producer service industry and living service industry, real economy and virtual economy.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天津商业大学经济学院;
【基金】:天津市重大委托课题“全国第三产业统计指标体系改革和天津市发展第三产业思路措施研究”(F4000432)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F71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晓西,杨琳;虚拟经济、泡沫经济与实体经济[J];财贸经济;2000年06期
2 吕政;刘勇;王钦;;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战略选择——基于产业互动的研究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08期
3 周振华;现代服务业发展:基础条件及其构建[J];上海经济研究;2005年09期
4 李京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J];经济研究参考;2008年09期
5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宏观组 ,陈晓秋,王智勇,易纲;金融不是虚拟经济[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2年01期
6 李扬;;关于虚拟经济的几点看法[J];经济学动态;2003年01期
7 刘骏民;虚拟经济的理论框架及其命题[J];南开学报;2003年02期
8 袁国敏;;虚拟经济统计核算体系的构建[J];统计与决策;2008年12期
9 夏杰长;;我国新兴服务业的四大发展战略[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2年02期
10 刘金全;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关联性的计量检验[J];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齐美东,杜鹃;应对虚拟经济负效应的对策分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2 宋马林;;国内各地区生产性服务业竞争力评价研究[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3 张晓宏;;符号货币制度与经济危机:机理、根源与对策[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4 张宇婷;;新型工业化道路下安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研究[J];北方经济;2008年20期
5 宋业峰;;论中国制造业的服务化发展[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6 李宝仁;李鲁辉;李晓晨;;我国区域间现代服务业综合实力比较研究——基于组合评价模型的分析[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7 李耀光;吴雁军;;产业互动视角下的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8 姜琰;虚拟经济与金融危机的爆发[J];商业研究;2003年03期
9 许博;经济泡沫与泡沫经济的形成[J];商业研究;2003年19期
10 刘北林;;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J];商业研究;2008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久文;;长三角地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共生发展研究(英文)[A];北京论坛(2011)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传统与现代、变革与转型:“城市转型与人类未来”城市分论坛论文及摘要集[C];2011年
2 刘海鹰;郑德强;;进一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把前哨农场打造成为对俄农产品出口前沿阵地[A];黑龙江垦区现代化大农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10年
3 徐林清;;制造企业快递服务需求的区域差异研究[A];2011’中国快递论坛论文集[C];2011年
4 谢芳;;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发展——以浙江省为例[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四卷)[C];2010年
5 蒋瑛琨;刘艳武;赵振全;;货币渠道与信贷渠道传导机制有效性的实证分析——兼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A];中国金融学会第八届优秀论文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5年
6 黄国华;周惠;;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与促进山东产业结构调整升级[A];山东省首届服务业发展论坛优秀论文选[C];2007年
7 张万强;温晓丽;;发展高端物流业,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装备制造业基地[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章林;曹明福;;天津生产者服务业集聚区发展研究[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下)[C];2011年
9 谢芳;;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发展——以浙江省为例[A];第12届中国科协年会第31分会场海峡两岸区域合作与协同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0年
10 苏海龙;徐芳;武占云;;基于城市竞争力提升的漯河城市定位研究[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善华;虚拟经济视角下我国房地产泡沫生成机制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张国庆;后工业经济与经济虚拟化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王文斌;我国房地产价格波动形成机制及影响因素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刘兴赛;虚拟经济、制度嬗变与政府规制[D];南开大学;2010年
5 汪洋;虚拟经济视角下金融危机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刘志荣;中小企业服务体系的形成、运作机理与评价[D];暨南大学;2010年
7 尚慧丽;服务业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8 张晓宁;产业集聚的技术溢出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9 蔡强;美国对华新贸易保护主义的负效应[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刘广生;基于价值链的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明锋;房地产价格波动性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贺书岚;“两型社会”建设中的生产者服务发展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3 彭玉婷;分工、交易效率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4 董昕灵;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影响因素分析[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5 张衍;生产者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机制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6 宣蓓;国际虚拟经济立法规制问题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7 邹美凤;中部地区产业结构服务化演进及其实证分析[D];南昌大学;2010年
8 董飞平;引进利用外资与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9 王燕;杭州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10 李浪;我国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伍超明;韩学红;;宏观资金流量观测模型:新资金流量矩阵[J];财经问题研究;2006年02期
2 李晓西,杨琳;虚拟经济、泡沫经济与实体经济[J];财贸经济;2000年06期
3 魏作磊;对第三产业发展带动我国就业的实证分析[J];财贸经济;2004年03期
4 植草益;信息通讯业的产业融合[J];中国工业经济;2001年02期
5 周振华;产业融合:产业发展及经济增长的新动力[J];中国工业经济;2003年04期
6 刘金全;货币政策作用的有效性和非对称性研究[J];管理世界;2002年03期
7 张宗新,吕日;虚拟经济认识上的五个误区[J];河北学刊;2001年02期
8 张严;改革开放以来上海第三产业发展的剖析[J];上海经济研究;2004年02期
9 胡惠;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全面增强产业竞争力[J];上海综合经济;2004年04期
10 刘晓欣;;解析当代经济“倒金字塔”之谜——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虚拟资产日益膨胀现象的思考[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5年1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海鹏;曲婷婷;;妥善处理我国第三产业发展中的两难问题[J];经济体制改革;2013年05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本文编号:25187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fwjj/25187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