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服务经济论文 >

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关系研究:地区差异及解释

发布时间:2019-09-16 14:14
【摘要】:生产性服务业比重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上升是一个被普遍认可的规律,但是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生产性服务业的比重一直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与经济的高速发展形成鲜明对比。这种现象的产生,有我国制造业增长模式、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分工和服务业统计口径等多方面的原因。本文利用中国制造业各行业、生产性服务业和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数据,运用分层线性模型研究了中国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之间关系的地区差异,并以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作为第二层次的变量进行了解释。研究结果表明:制造业效率的提高可以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之间关系的地区差异很大,而且差异主要来源于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并未能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作者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西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分类号】:F719;F424;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刘继国;赵一婷;;制造业中间投入服务化趋势分析——基于OECD中9个国家的宏观实证[J];经济与管理;2006年0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范进;徐谷波;;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发展互动关系研究——基于安徽省的实证分析[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2 郑吉昌,夏晴;论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及产业整合效应[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3 王亚男;;两化融合中我国制造业的机遇、挑战与发展[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4 左晶;;试论广告的文化创意产业属性[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5 余东华;范思远;;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制造业升级与就业结构优化——“民工荒与大学生就业难”的解释与出路[J];财经科学;2011年02期

6 胡际;陈雯;;生产者服务业对第二产业TFP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2001—2008年省际行业面板数据[J];财经问题研究;2012年02期

7 徐丽霞;田喜洲;;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增长因素的SDA分析[J];西部论坛;2011年01期

8 王治;;服务业发展地位研究述评[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9 顾乃华;;工业投入服务化:形成机制、经济效应及其区域差异——基于投入产出数据和HLM模型的实证研究[J];产业经济研究;2010年03期

10 刘志彪;;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端化:基于“链”的经济分析[J];产业经济研究;201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潘雨;;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融合发展研究[A];第十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经济管理与人文科学分册)[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志荣;中小企业服务体系的形成、运作机理与评价[D];暨南大学;2010年

2 刘艳;中国服务业FDI的技术溢出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3 梁光雁;现代制造业企业的服务创新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4 曾世宏;基于产业关联视角的中国服务业结构变迁[D];南京大学;2011年

5 王亚男;两化融合视角下的中国制造业竞争力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6 益瑞涵;工业服务业发展水平与作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7 何勇;服务业在产业变迁中作用的经济学分析[D];辽宁大学;2011年

8 龙跃;基于服务型制造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服务博弈及优化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9 陈菁菁;空间视角下的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协调发展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10 张阳;技术进步与中国服务业结构优化:理论与实证[D];湖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彭玉婷;分工、交易效率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2 张衍;生产者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机制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3 高乐;服务化导向的制造企业绩效管理系统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4 高源鸿;沈阳生产性服务业对其经济增长影响实证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5 朱茗;天津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

6 韩锡琴;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机理与发展模式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0年

7 刘田田;服务产业分类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8 崔恒虎;我国服务业内部结构优化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9 刘周洋;广州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影响因素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10 乔珍;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竞争力提升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晓鹏;李庆科;;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共生关系研究——对苏、浙、沪投入产出表的动态比较[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年02期

2 唐强荣;庄伯超;徐学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共生关系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8年05期

3 韩明华;;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研究——以宁波制造业转型为例[J];经济体制改革;2010年04期

4 陈林兴;夏利颖;;宁波市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关系实证研究[J];价格月刊;2010年06期

5 顾乃华;毕斗斗;任旺兵;;中国转型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制造业竞争力关系研究——基于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09期

6 凌艳平;潘渊;;湖南生产性服务业与新型工业化的互动发展研究[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7 张燕;段杰;;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以深圳市为例[J];管理观察;2008年18期

8 许晖;邹慧敏;单凤玲;;外商投资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产业互动和系统观的视角[J];经济经纬;2009年05期

9 华中;康国定;周秀慧;;生产性服务业和城市CBD发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8期

10 陈昀;;武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城市功能提升研究[J];当代经济(下半月);2008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婧;兰勇;周发明;;中国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经济效应实证研究[A];《两型社会建设与湖南管理创新》论坛论文集[C];2008年

2 陈功玉;史卫;;制造业供应链管理与企业竞争力[A];第三届中国物流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吴杰;崔维军;;基于熵权法的中国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A];第四届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Ⅱ)[C];2008年

4 巩在武;吴杰;;中国制造业能源消耗强度及消耗总量趋势预测[A];第四届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Ⅱ)[C];2008年

5 周杰;薛有志;王世龙;;多元化战略的价值来源:基于母合优势理论的实证研究[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薛有志;周杰;;中国上市公司经营伦理的战略属性研究——基于中国上市公司捐赠支出的实证检验[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吴晓隽;高汝熹;杨勇;罗守贵;;上海大都市圈制造业空间布局及结构优化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8 朱道立;;国内外现代物流关键技术综述报告[A];第六次中国物流学术年会暨中国物流学会四届二次理事会资料汇编[C];2007年

9 薛有志;刘素;纪鑫;;中国上市公司多元化行业特征的实证研究[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与战略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10 黄桂田;;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划分方法和产业规模度量——基于1993—2007年行业数据的模糊聚类方法[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纪念新中国建国60周年(2009)[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陈雪根;万通变身:从制造业转向金融业[N];中华工商时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戚一川;我市加快制造业物流业联动发展[N];青岛日报;2009年

3 记者 熊建;制造业PMI连续10个月高于临界点[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

4 本报驻美国记者 管克江 驻德国记者 刘华新 驻日本记者 于青;制造业强国重视技工人才[N];人民日报;2010年

5 记者 丁远;万科总裁郁亮:规模领跑价值不大 称要向制造业学习[N];第一财经日报;2011年

6 记者 张坤;我市制造业遭遇“招工难”[N];东营日报;2010年

7 王力;大力发展制造业物流[N];现代物流报;2007年

8 记者 张陆龙 实习生 陈央央;绍兴制造业用人需求走向高点[N];绍兴日报;2009年

9 中信建投;PMI创新低制造业加速萎缩[N];现代物流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王亚彬 隋秀勇 河北日报记者 李巍;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不畅的根源在哪儿?[N];现代物流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咏源;基于组织学习的制造业生产系统知识传递过程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2 张阐军;制造业供应链物流精益化管理理论研究与应用[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3 王文治;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制造业竞争力提升的影响机制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4 高敬峰;中国制造业比较优势与产业结构升级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5 蒋荷新;我国贸易自由化的就业和工资效应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6 刘佳;基于自主创新的我国比较优势动态转换路径选择[D];同济大学;2008年

7 袁鹏;我国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地区差异的演变趋势与成因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年

8 马小平;宏观质量管理与质量竞争力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9 徐卓顺;可计算一般均衡(CGE)模型:建模原理、参数估计方法与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10 董琨;中国产业结构多目标动态随机优化模型[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邸红娜;基于BP神经网络的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困境预警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2 刘薇;地区市场化进程对制造业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3 蔡霞;关于制造业中新设计外购部件项目管理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4 曾娟晖;进口贸易对我国制造业的技术溢出效应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5 张亚萍;中国制造业劳动力成本的国际比较[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6 龚洋龙;制造业能源消费综合评价及发展对策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7 曹晓超;中国制造业的投入产出分析[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8 姚芳;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困境预警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08年

9 步晓明;制造业绿色产品集成评价方法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07年

10 吴孔丽;武汉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5362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fwjj/25362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bea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