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服务经济论文 >

大连发展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的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18 07:57
【摘要】:进入21世纪,服务业的发展趋向于知识和技术的密集化,已经逐步取代了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成为判断一个国家经济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生产性服务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核心和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发展现代经济不可或缺的一环。发展现代生产性服务业是应对金融危机的重大举措,是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客观需要,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有效手段。 目前,作为我国沿海城市的大连,生产性服务业在整个辽宁省中处于领先水平,但是与北京、上海等发展好的城市相比还很落后,因此有必要对大连市的生产性服务业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为大连市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本文运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比较全面地分析了大连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现状,从生产性服务业内部的各个行业来剖析大连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因素,为大连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策略制定给出了参考的依据。 文章首先介绍国内外生产性服务业的研究现状,定义生产性服务业的概念、分类及特征。分析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其次,研究分析了大连市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现状以及发展的制约因素。再次,对大连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因素从实证分析角度分行业进行系统分析,最后,总结前面分析的结果,用SWOT方法分析大连市生产性服务业目前的形势,并提出大连市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对策建议,对策符合大连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实际状况,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图文】:

生产性服务业,大连市,生产总值


Fig3.1GDPofProducerservieesinDalian近九年来,大连市的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如表3.1所示,从2000年到2008年大连市生产性服务业的产值由397.26亿元上升至1042.88亿元,后者是前者的2.63倍。由图3.1所示,这九年大连市生产性服务业生产总值在总体上一直保持着良好的上升势头。说明大连市生产性服务业的总量在逐步上升。

生产性服务业,大连,比重,大连市


生产性服务业总产值占大连市GDP比重来看,如图3.2所示,2001年比20提高,从23.54%上升到33.03%,达到了历史最高点,此后三年,生产性GDP的比重基本维持在30%左右,变化不大,从2004年开始,比重呈现2008年所占比重都基本稳定在27%左右。产生这样的原因是大连市以前经济发展的模式是典型的“二、一、三”,生产性服务业得不到政府应要关注的是大连市制造业企业的发展。进入21世纪,在全国都开始意识发展重要性的时候,大连市也调整了发展的中心,因此在2001年的时候,的发展水平得到了迅速提高,从2004年开始发展水平趋于稳定,这说明服务业抓住了机遇,逐步开始走向正轨。Herbert.GGrubel和Iehae.AWalker对加拿大及部分OECD国家1987一2004年后表明加拿大、美国、日本、希腊、挪威和瑞典等国家生产性服务业占在50%以上’川。通过对比数据可以看出大连市在2008年的占GDP数值和的发展水平相比还差20%以上,说明发展的规模较小。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F71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程大中;论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黏合剂”作用[J];财贸经济;2004年02期

2 段杰,阎小培;粤港生产性服务业合作发展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3年03期

3 方远平;毕斗斗;;国内外服务业分类探讨[J];国际经贸探索;2008年01期

4 闫世忠;常贵晨;丛林;;《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解读[J];中国工程咨询;2009年11期

5 于文涛;;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对策建议[J];宏观经济管理;2008年02期

6 韩德超;张建华;;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J];管理科学;2008年06期

7 杨艳琳,陶新桂;中国金融产业的就业效应分析[J];华南金融研究;2004年01期

8 田继忠;沈玉芳;;上海市生产性服务业区位模式及作用研究[J];经济论坛;2008年04期

9 孔德洋;陈守明;;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战略角色与路径选择[J];经济论坛;2008年05期

10 沈家文;;中国房地产业生产性服务特征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0年16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王洛林 魏后凯;[N];中国经济时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金勇;上海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修素洁;关于大连创建东北亚重要国际航运中心的产业基地论证[D];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

2 韩艳娟;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8年

3 章义;安徽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4 于剑新;湖南生产性服务业现状及对策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5 汤鹏;上海生产性服务业与经济增长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6 王莲莲;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利用FDI的影响因素研究[D];江苏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6694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fwjj/26694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2e5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