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创意产业重点领域发展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18 12:31
【摘要】: 根据创意产业研究专家约翰·霍金斯在其经典著作《创意经济》中,对世界创意产业产值进行统计研究表明,创意经济以5%的增加速度,并且能够每天创造220多亿美元的产值。从统计数据来看,发达国家创意产业增长速度比较快,其中美国的增速最快达到14%,英国以12%的速度紧随其后。所以在21世纪,创意产业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的新的增长点,也将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有创意的地方必定有技术的创新和经济的增长,知识和理念推动着财富的创造和社会的现代化。创意产业在综合国力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 近年来,我国创意产业也取得了较快的进展。我国许多经济中心城市,如北京、上海等,正积极推进创意产业的发展,二线城市也热情高涨,各地也纷纷涌现出许多的创意公司、创意基地。创意文化产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崛起。但是由于我国引入“创意产业”时间较短,还是一个新事物,我国创意产业发展现状依然不尽人意,存在着对创意产业的认识模糊,缺乏长远和整体规划、政策支持和相关的配套手段不到位等问题,国内理论界和实践界对于创意产业在国民经济的作用和地位认识不到位,对如何发展创意产业还缺乏细致的研究和探讨。 吉林作为内陆省,经济发展在全国比较靠后,创意产业的发展与发达地区相比更显落后。但是创意产业发展是时代之需,研究如何提高吉林省企业的创意水平,以求科学的定位吉林省发展创意产业的思路,谋划一个吉林特色的创意经济蓝图。这不仅是吉林省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需要;也是国企改制完成后,大力扶植民营经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契机。同时对于构建和谐经济,培养城市文化底蕴,塑造居民新生活方式,甚至促进文化发展、社会进步以至形成区域经济竞争优势都是必不可少的。 因此,吉林省如何在全球发展创意的大背景下,抓住机遇,提高其创意产业的发展水平,从而推动吉林省经济的发展,是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
【图文】:
另一类是产业偏离度绝对值低,比较劳动生产率较高的行业,包括印刷业、工艺品制造业、建筑测量和工程服务业以及娱乐及其他文化艺术业。这类行业人均生产效率高,但市场规模小。从图1我们可以看出,这几个行业的产业偏离度趋于零值,说明该类行业劳动力市场竞争比较完全,劳动力迁入的压力小。劳动力市场的完全竞争和劳动力比重小是导致这类行业比较劳动生产率处于较高的水平的关键因素。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出,该类行业市场规模普遍较小,这里面既有产业发展成熟程度的影响,也有市场条件、政策支持等方面的原因。还有一类是产业偏离度绝对值低,,比较劳动生产率也低的行业,这类行业包括广告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及地质勘查业,广播电视、电影及音像业和新闻出版业。这类行业在目前创意产业发展中暂处劣势。但是这类行业既包括了在吉林具备良好基础的行业,比如广播电视、电影及音像业,也包括作为国民经济重要产业部门和意识形态的重要基地的新闻出版业。为什么这两个行业在这两项指标中都被排在末位呢?拿新闻出版业来说
图22006年全国部分省份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F719
本文编号:2669720
【图文】:
另一类是产业偏离度绝对值低,比较劳动生产率较高的行业,包括印刷业、工艺品制造业、建筑测量和工程服务业以及娱乐及其他文化艺术业。这类行业人均生产效率高,但市场规模小。从图1我们可以看出,这几个行业的产业偏离度趋于零值,说明该类行业劳动力市场竞争比较完全,劳动力迁入的压力小。劳动力市场的完全竞争和劳动力比重小是导致这类行业比较劳动生产率处于较高的水平的关键因素。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出,该类行业市场规模普遍较小,这里面既有产业发展成熟程度的影响,也有市场条件、政策支持等方面的原因。还有一类是产业偏离度绝对值低,,比较劳动生产率也低的行业,这类行业包括广告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及地质勘查业,广播电视、电影及音像业和新闻出版业。这类行业在目前创意产业发展中暂处劣势。但是这类行业既包括了在吉林具备良好基础的行业,比如广播电视、电影及音像业,也包括作为国民经济重要产业部门和意识形态的重要基地的新闻出版业。为什么这两个行业在这两项指标中都被排在末位呢?拿新闻出版业来说
图22006年全国部分省份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F71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建军;;西方国家创意产业研究综述[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年03期
2 盛垒;北京发展创意产业的战略意义、比较优势及其应对策略[J];北京社会科学;2005年03期
3 蔡方,孙文祥;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实证分析——以天津和上海为例[J];当代财经;2003年10期
4 厉无畏;王慧敏;;创意产业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机理·模式·路径[J];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11期
5 胡晓鹏;;基于资本属性的文化创意产业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12期
6 安烨;邓江湖;;吉林省创意产业内部结构效益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08年11期
7 王玉梅;;基于价值链的创意产业赢利模式[J];经济管理;2006年17期
8 钱竞;胡波;;创意产业发展模式借鉴与探索——以上海为例[J];经济论坛;2006年04期
9 梁芳;赵瑞平;;创意产业发展的实证分析与理论探究[J];经济论坛;2006年15期
10 隋新;张永庆;;创意产业研究理论述评[J];经济问题探索;2008年02期
本文编号:26697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fwjj/26697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