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服务经济论文 >

中国特色国际信息服务外包业务模式的经济学思考

发布时间:2020-05-21 17:23
【摘要】: 近年来,世界信息技术产业在机遇与挑战中稳健成长,不断加快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并以其巨大的带动作用,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信息服务产业具有强渗透性、大带动性、高共享性特征,以及低能耗、低污染、高收益特征,它是实现产业结构跨越式升级的有力杠杆。应该利用信息技术的渗透性和扩展性来应用于三大产业,进行设备更新和产品创造、降低成本、增加产品和服务的附加值、提升优化国家产业结构、促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国家综合竞争能力。我们要逐渐从世界制造中心向智造中心设计中心转变,大力发展国际信息服务外包是有效的途径之一。 自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虽然中国的信息服务出口贸易额不断上升,但与世界十大出口国的平均水平相比,还具有较大距离,中国信息服务的出口贸易额还应大力提升。基于各主要国际信息服务外包发包国家和企业发包模式的不同,以及各主要接包国家和企业现实情况和综合能力的差异,现实的国际信息服务外外包产业错综复杂。应该看到,虽然国际信息服务外包有逐渐向中国转移的动向,但中国目前还不是国际信息服务外包接包大国、与印度和东欧等国家地区相比,我们在承接国际信息服务外包业务中,在语言、文化、法律制度、时差等方面还存在很多不利因素。对于中国国内的外包服务提供商而言,对整个国际信息服务外包产业有比较全面的认识,保持一定的危机意识十分必要。国内政府和服务外包供应商需要主动出击、寻找和把握机遇,完善自身的“软实力”和“硬实力”,在全球信息服务外包供应市场成为主要外包发包目的地。 本文基于对中国承接国际信息服务外包业务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的分析,结合全球信息服务外包业务的几类发包模式的分析比较,对发展中国特色国际信息服务外包模式提出了建议;在宏观、中观和微观即国家、地区和企业三方面进行了思考和探讨。作者以客户需求特征和市场发展趋势分析为基础提出合理化的竞争战略建议:中国壮大国际信息服务外包业务应该学习借鉴印度东欧模式,但不能照搬印度模式,必须要依据国内的现实情况,选择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国际信息服务外包发展道路。
【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F752.68;F71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上海服务外包发展现状与展望[J];国际商务财会;2010年01期

2 乔楠;对话:“外包”的诱惑[J];通信世界;2003年33期

3 陈钰骐;;电信业信息技术外包的现状及风险初探[J];通信世界;2007年36期

4 王兴鹏;IT外包——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新途径[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5年02期

5 陈钰骐;;电信业信息技术外包的现状及风险初探[J];中国新通信;2007年20期

6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发展改革委外经贸厅关于加快福建省服务外包发展意见的通知[J];福建省人民政府公报;2007年23期

7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发展改革委外经贸厅关于加快福建省服务外包发展意见的通知[J];中国对外经济贸易文告;2007年57期

8 李小卯;信息技术经济研究现状与展望[J];中国软科学;2000年06期

9 李福生;;没想到项目突然死亡[J];经理人;2003年Z1期

10 赵彩瑞;;服务外包——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服务的转折点[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9年1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李s,

本文编号:26746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fwjj/26746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51e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