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服务经济论文 >

广州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影响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14 12:58
【摘要】:二十一世纪以来,伴随着中国区域中心城市生产性服务业的快速发展,部分区域中心城市已经超越了工业化时代,进入了服务业时代。伴随着宏观经济背景的改变,对众多制造业集聚的研究逐渐转向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研究。又因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在产业特性、发展阶段及区位选择等多方面的差异,制造业集聚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有着差异化的表现,随之而来的是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逐步深入的理论基础与实践应用研究。 本文在研究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基本理论与实践应用、深入分析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与制造业集聚区的差异、区域性中心城市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的特征表现与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选取我国区域中心城市广州为研究对象,着重研究广州市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的集聚特征、演变规律与影响因素,以期归纳出影响广州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发展的核心关键因素。并以金融业为行业案例分析了广州市主要金融业集聚区发展的概况与空间分布特征。最后以天河北金融业集聚区为个案分析了天河北集聚区金融业发展历程、发展特征、发展模式与影响因素。 研究表明,广州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的影响因素为生产资料、市场需求、制度环境与市场经济地位。而广州天河北金融业集聚区的影响因素为城市经济中心的转移、高人力资本、基础设施(特别是高端写字楼)与交通设施、信息流畅性、城市的经济与政治地位。不难看出,因金融业为生产性服务业的一类,两者的影响因素大致相同;但金融业的特殊产业属性又决定了两者有所不同。
【学位授予单位】:暨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F719
【图文】:

第三产业,数据来源,历年,年份


图3.1三地第三产业历年占各地GDP的比例(数据来源:相应年份中国统计年鉴)1三地第三产业经济总量大,在地区经济中的地位越发重要从最近几年的数据纵向观察,北京、上海、广州三地的第三产业在当地GDP中的比例越来越大。至2008年,三地的该比例均己经超过50%,北京更是高达70%左右。从城市化经济中的阶段看,三地正在经历着从后工业化社会向服务业社会转型的过程。2三地第三产业中生产性服务业经济总量在逐步扩大,所占比例也逐步提高。生产性服务业在第三产业中越发重要三地生产性服务业占第三产业历年比例0.70.60.5~上海

生产性服务业,数据来源,年鉴,第三产业


三地生产性服务业!l,‘第三产业历年比例(数据来源:相关统计年鉴计算而得)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宁越敏;上海市区生产服务业及办公楼区位研究[J];城市规划;2000年08期

2 赵群毅;;北京生产者服务业空间变动的特征与模式——基于单位普查数据的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07年04期

3 张占仓;;中国产业集群研究及进展[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6年05期

4 段杰,阎小培;粤港生产性服务业合作发展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3年03期

5 王缉慈;我国制造业集群分布现状及其发展特征[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3年06期

6 吕政;刘勇;王钦;;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战略选择——基于产业互动的研究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08期

7 曾坤生;佩鲁增长极理论及其发展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1994年02期

8 郑吉昌;生产性服务业与现代经济增长[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董路宁;上海企业研发机构的空间集聚特征[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7128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fwjj/27128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395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