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服务经济论文 >

饭店战略联盟绩效评价模型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08 20:16
   饭店战略联盟是饭店企业获取竞争优势、实现战略目标的重要手段,它在市场竞争全球化、消费需求多样化、技术变革快速化等背景下蓬勃发展。然而,当前关于饭店战略联盟的理论研究成果较少,对饭店战略联盟绩效评价这一基础而又重要的问题更是缺乏专门、系统的研究。理论研究已远远不能满足实践的需求。 本文以饭店战略联盟绩效评价为研究对象,在吸收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合作竞争理论、博弈论、协同学理论和合作剩余理论,分析饭店战略联盟绩效评价的对象及内涵,在此基础上构建饭店战略联盟SRW绩效评价模型及其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实例对模型进行检验与修正,最后提出促进联盟绩效评价有效性的建议对策。本文提出的饭店战略联盟SRW绩效评价模型,结合饭店战略联盟特点,以饭店战略联盟整体及联盟饭店个体为评价对象,综合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考虑联盟成员变化的动态性,通过定量分析联盟饭店合作剩余的获取程度来评价饭店战略联盟的绩效,具有较好的适用性与实用性。该评价模型可为饭店战略联盟进行绩效评价及联盟稳定性管理提供理论参考,指导饭店战略联盟实践,从而提升饭店企业竞争力,促进饭店行业的健康发展。 本论文研究的创新点主要在于:通过构建数学模型及逻辑模型,并经过实例的检验,提出具有实践意义及理论意义的饭店战略联盟SRW绩效评价模型;结合合作竞争理论、博弈论、协同学理论及合作剩余理论,指出饭店进行联盟合作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协同合作获取合作剩余,最终实现“共赢”;提出“联盟合作剩余”、“联盟回报率”及“联盟绩效不对称”等概念,并分析合作剩余与联盟回报率的关系及联盟绩效不对称与联盟稳定性的关系。
【学位单位】:厦门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7
【中图分类】:F719;F224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主要研究内容
        一、研究方法
        二、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战略联盟研究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 国内外饭店战略联盟研究综述
    第三节 国内外战略联盟绩效评价研究综述
        一、战略联盟绩效的定义
        二、战略联盟绩效评价的对象
        三、战略联盟绩效评价指标
        四、战略联盟绩效评价方法
        五、现有理论研究的不足
    第四节 饭店战略联盟的特点与类型
        一、饭店战略联盟的定义
        二、饭店战略联盟的特点
        三、饭店战略联盟的类型
第三章 饭店战略联盟绩效评价模型构建的逻辑前提
    第一节 饭店战略联盟的合作与“共赢”
        一、以合作求“共赢”的合作竞争理论
        二、饭店战略联盟的博弈分析——以价格联盟为例
    第二节 饭店战略联盟的协同效应与合作剩余
        一、协同学理论与协同效应
        二、合作剩余理论与合作剩余
        三、协同效应、合作剩余与饭店的联盟动机
        四、饭店战略联盟的协同效应分析
        五、饭店战略联盟的合作剩余分析
    第三节 饭店战略联盟绩效评价模型构建的逻辑前提
第四章 饭店战略联盟SRW评价模型的构建
    第一节 模型的构建
        一、模型描述
        二、模型内涵
    第二节 模型扩展
        一、模型扩展
        二、饭店战略联盟绩效的不对称性
        三、模型研究小结
    第三节 饭店战略联盟SRW评价指标分析
        一、饭店加入联盟的成本分析
        二、饭店从联盟中获得的效益分析
        三、饭店战略联盟SRW评价指标体系
        四、饭店战略联盟合作剩余的计算
    第四节 饭店战略联盟SRW评价的逻辑模型
第五章 饭店战略联盟SRW评价模型的检验与修正
    第一节 模型的实例检验
        一、厦门京闽中心酒店与最佳西方国际集团
        二、珠海A酒店与B酒店的培训联盟
    第二节 模型修正
        一、模型修正
        二、SRW评价模型的优点
    第三节 建议对策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衣永清;经济型酒店战略联盟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陈灿华;基于博弈分析的旅游景区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3 范星妙;电子商务环境下基于价值链的旅游企业战略联盟研究[D];中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8752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fwjj/28752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31c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