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
本文关键词: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服务经济不断全球化的经济大背景下,生产性服务业的经济“黏合剂”作用已经得到广泛的认可。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能够起到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产业竞争力提升、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等作用,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已经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 本文在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在明确了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的内涵和分类的前提下,结合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基于经济增长理论和产业关联理论,理清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理,从生产总值、吸纳就业和产业关联三个方面展开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就对生产总值的贡献而言,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总量的贡献有增大的趋势,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巨大;就对吸纳就业的贡献而言,生产性服务业对就业总量的贡献同样有增大的趋势,其吸纳就业能力仍有发挥空间;就产业关联而言,生产性服务业对国民经济其他产业有很强的带动力,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地位凸显。通过以上分析,发现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关联度不够、知识技术密集性生产性服务业的作用不突出等。依据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的现状分析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两个部分发现的问题,提出促进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对策建议:首先要营造适宜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其次加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良性互动;再次注重生产性服务业素质的提高;最后发挥首都生产性服务的辐射能力。
【关键词】:生产性服务业 经济增长 贡献 投入产出法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海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127;F719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8
- 目录8-10
- 第1章 绪论10-16
-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10-11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1-14
- 1.2.1 国外研究现状11-13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3-14
- 1.3 研究的方法与思路14-16
- 1.3.1 研究方法14
- 1.3.2 研究思路14-16
- 第2章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理论概述16-26
- 2.1 生产性服务业的概述16-21
- 2.1.1 生产性服务业的内涵16-17
- 2.1.2 生产性服务业的分类17-20
- 2.1.3 生产性服务业的特征20-21
- 2.2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理论基础21-26
- 2.2.1 经济增长理论21-23
- 2.2.2 产业关联理论23-26
- 第3章 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分析26-41
- 3.1 北京市服务业发展现状26-28
- 3.2 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28-41
- 3.2.1 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的总体规模28-30
- 3.2.2 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的内部结构层次30-35
- 3.2.3 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的就业结构35-37
- 3.2.4 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的劳动生产率37-39
- 3.2.5 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的固定资产投资39-41
- 第4章 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的贡献分析41-64
- 4.1 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理41-42
- 4.1.1 对生产总值的贡献41
- 4.1.2 对吸纳就业的贡献41-42
- 4.1.3 产业关联42
- 4.2 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对生产总值的贡献42-50
- 4.2.1 直接效果和波及效果分析44-48
- 4.2.2 产业部门贡献率分析48-50
- 4.3 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对吸纳就业的贡献50-55
- 4.3.1 综合就业系数分析50-52
- 4.3.2 就业弹性系数分析52-55
- 4.4 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的产业关联55-61
- 4.4.1 产业关联关系分析55-59
- 4.4.2 产业波及效果分析59-61
- 4.5 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影响经济增长的问题分析61-64
- 4.5.1 生产性服务业总体素质有待提高61-62
- 4.5.2 支撑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制造业基础不强62
- 4.5.3 行业发展的外部环境薄弱62-63
- 4.5.4 缺乏国际竞争力63-64
- 第5章 促进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对策建议64-72
- 5.1 营造适宜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外部环境64-66
- 5.1.1 建立公平有序的市场秩序64-65
- 5.1.2 建立合理完善的政策体系65
- 5.1.3 实施人才战略65-66
- 5.2 加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良性互动66-68
- 5.2.1 提高制造业需求层次66-67
- 5.2.2 提升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67
- 5.2.3 完善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机制67-68
- 5.3 注重生产性服务业素质的提高68-69
- 5.3.1 优化内部结构层次68
- 5.3.2 提高服务产品质量68-69
- 5.3.3 完善市场监管69
- 5.4 发挥首都生产性服务的辐射能力69-72
- 5.4.1 推动集聚区建设70
- 5.4.2 加强品牌企业建设70-71
- 5.4.3 加强京津冀经济圈的联动发展71-72
- 结论72-74
- 参考文献74-78
- 致谢7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雅;;浅析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J];北方经济;2011年16期
2 刘曙华;沈玉芳;;国内外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J];创新;2010年06期
3 熊珊;高岩;;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研究——以大连市为例[J];科技和产业;2009年04期
4 郭熙保,王翊;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演进历程[J];当代财经;2001年04期
5 李博;韩增林;;基于投入产出法的大连市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研究[J];地理科学;2012年02期
6 申玉铭;邱灵;王茂军;任旺兵;尚于力;;中国生产性服务业产业关联效应分析[J];地理学报;2007年08期
7 田家林;蒋平;韩锋;;我国区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评价[J];工业技术经济;2011年04期
8 张厚明;;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浅析[J];数据;2010年04期
9 郭天珞;;关于当前加速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两点思考[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10 姚耀;陈高森;骆守俭;;生产性服务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以上海市为例[J];华东经济管理;2006年09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赵伟;北京承接国际生产性服务业外包的战略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2 韩艳娟;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8年
3 刘国栋;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历程[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4 杨玉金;我国物流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096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fwjj/3096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