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科技-要素-环境”三维模型的大健康产业支撑体系建设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08 01:08
大健康产业支撑体系由科技创新资源、要素资源和环境资源三大系统组成,囊括10小类资源。基于系统论的视角,构建"科技-要素-环境"三维支撑模型,在图形上表现为一个由x、y、z三维向量组成的科技-要素-环境网络空间,三个维度向量之间以及各维度所包含的要素之间互不相容,各自独立,且具有不可替代性。三维支撑体系中的任何一个资源系统都是必需的,缺一不可。要保证大健康产业发展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需要建设一个自主可控的大健康产业支撑体系。
【文章来源】: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 2020,(04)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大健康产业支撑资源构成系统
x、y、z三者彼此之间互不相容,各自独立,且不可替代,用数学公式表示为x∩y∩z=覫(覫表示空集),换言之,科技创新资源系统维、要素资源系统维和环境资源系统维三者无交集,不能重叠。x Uy Uz(表示全集),说明x、y、z三个系统维完备是大健康产业体系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每个要素系统维内所包含的所有子要素之间也是互相不可替代,两两不相容,用公式表示为:x1∩x2∩x3=覫,即各个子要素之间界限明确,不存在重叠现象,这也避免了责任不清带来的互相纠缠问题。同理,y和z系统维各自所包含的子要素之间也是互不相容,彼此不可替代。所以,在正常情况下,大健康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条件为:Pt=P(x Uy Uz)=P(x)+P(y)十P(z)。由此可见,要实现对大健康产业系统T的有效控制并促进其发展,必须根据产业发展所处的阶段,分别对x、y、z提供有效供给。建设一个自主可控的大健康产业体系,就要求三维系统中的所有要素均处于受控状态。一般来说,系统所包含的元素越少、越简单,其受控性也越强,对应的资源系统也越便于管理。相反,若系统包含的元素较多、较复杂,每个元素的受控性则越弱,系统越趋于耗散和无序状态[4]。因此,大健康产业发展的支撑体系元素广泛,运行复杂,涵盖经济、政治、社会的诸多领域。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高新技术科技创新研发支撑体系实施路径探讨[J]. 蒋娜. 中国高新科技. 2019(21)
[2]关于发展我国大健康产业的思考[J]. 张车伟. 人口与社会. 2019(01)
[3]关于大健康产业的若干经济学理论问题[J]. 金碚.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1)
[4]基于SWOT模型的区域科技支撑体系构建研究——以阳江市为例[J]. 苏炜,胡彩霞. 科技管理研究. 2018(19)
[5]强化科技创新对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J]. 汪克强.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8(07)
[6]我国应急产业发展的技术支撑能力评价研究[J]. 马颖,谢莹莹,吴陈. 科学学研究. 2018(03)
本文编号:3124553
【文章来源】: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 2020,(04)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大健康产业支撑资源构成系统
x、y、z三者彼此之间互不相容,各自独立,且不可替代,用数学公式表示为x∩y∩z=覫(覫表示空集),换言之,科技创新资源系统维、要素资源系统维和环境资源系统维三者无交集,不能重叠。x Uy Uz(表示全集),说明x、y、z三个系统维完备是大健康产业体系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每个要素系统维内所包含的所有子要素之间也是互相不可替代,两两不相容,用公式表示为:x1∩x2∩x3=覫,即各个子要素之间界限明确,不存在重叠现象,这也避免了责任不清带来的互相纠缠问题。同理,y和z系统维各自所包含的子要素之间也是互不相容,彼此不可替代。所以,在正常情况下,大健康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条件为:Pt=P(x Uy Uz)=P(x)+P(y)十P(z)。由此可见,要实现对大健康产业系统T的有效控制并促进其发展,必须根据产业发展所处的阶段,分别对x、y、z提供有效供给。建设一个自主可控的大健康产业体系,就要求三维系统中的所有要素均处于受控状态。一般来说,系统所包含的元素越少、越简单,其受控性也越强,对应的资源系统也越便于管理。相反,若系统包含的元素较多、较复杂,每个元素的受控性则越弱,系统越趋于耗散和无序状态[4]。因此,大健康产业发展的支撑体系元素广泛,运行复杂,涵盖经济、政治、社会的诸多领域。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高新技术科技创新研发支撑体系实施路径探讨[J]. 蒋娜. 中国高新科技. 2019(21)
[2]关于发展我国大健康产业的思考[J]. 张车伟. 人口与社会. 2019(01)
[3]关于大健康产业的若干经济学理论问题[J]. 金碚.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1)
[4]基于SWOT模型的区域科技支撑体系构建研究——以阳江市为例[J]. 苏炜,胡彩霞. 科技管理研究. 2018(19)
[5]强化科技创新对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J]. 汪克强.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8(07)
[6]我国应急产业发展的技术支撑能力评价研究[J]. 马颖,谢莹莹,吴陈. 科学学研究. 2018(03)
本文编号:31245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fwjj/31245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