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产性服务业的中国城市网络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生产性服务业的中国城市网络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借鉴世界城市网络(WCN)的概念框架,从三个层面分析了中国大陆地区生产性服务业的城市网络体系。基于中国城市网络(CCN)的计算结果,研究认为:生产性服务业企业的区位竞争不再仅依赖于线性地拓展腹地赢取空间垄断地位,而是以网络化的布局模式在核心城市设立分支机构以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在城市节点层面,上海、北京成为主要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城市,沿海的城市群则成为生产性服务业的主要集聚区域,内地的大部分城市处于生产性服务业链接程度相对较低的外围;在城市网络层面,城市之间关联网络中的首位效应(北京—上海的关联)非常明显,三大城市群中核心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之间的网络构成了中国大陆地区生产性服务业的核心链接。
【作者单位】: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关键词】: 中国 城市网络 生产性服务业 城市体系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51108184)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批准号:11&ZD154) 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课题(批准号:2011ZC16) 中央高校纵向经费项目(批准号:2011zm0018) 2011年广东省教育厅育苗工程(人文社科)资助(批准号:wym11012)
【分类号】:F719
【正文快照】: 1引论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世界城市网络的理论,认为全球城市是建立在全球经济层面的节点,生产性服务业则是其结节性的基础[7]。在这一背景下,近年来对城市网络的研究已经成为西方城市研究领域的重要前沿,德吕代(Derudder)、泰勒、尼(Ni P)等学者对世界城市网络的演化分析表明,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德,赵锦华;城镇体系分析系统的升级开发与研究[J];城市规划;2002年08期
2 金凤君,王成金;轴-辐侍服理念下的中国航空网络模式构筑[J];地理研究;2005年05期
3 汪明峰;宁越敏;;城市的网络优势——中国互联网骨干网络结构与节点可达性分析[J];地理研究;2006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焦华富,徐殿忠;推进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对策初探[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2 焦华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特征及其启示[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4期
3 陈彦光,周一星;豫北地区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多分形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6期
4 陈彦光,周一星;基于RS数据的城市系统异速生长分析和城镇化水平预测模型:基本理论与应用方法[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6期
5 陈彦光,周一星;城市等级体系的多重Zipf维数及其地理空间意义[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6期
6 陈彦光;中心地体系空间结构的标度定律与分形模型——对Christarller中心地模型的数学抽象与理论推广[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4期
7 陈彦光,周一星;基于三角点阵模型的自组织城市网络探讨[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8 张雪花;郭怀成;张宏伟;;区域经济联系强度的分形特征分析及其在我国西部地区的应用[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2期
9 卢培元,卢宁;北京:中华民族历史发展中的特殊城市[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10 孟延春;西方绅士化与北京旧城改造[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杜发春;;中国民族地区的城镇经济与城镇文化[A];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IUAES)2000年中期会议论文集[C];2000年
2 孙宁华;黄玉梅;陈芳芳;;长三角地区经济增长因素的动态分析[A];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07年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3 沈坤荣;蒋锐;;中国城市化对经济增长影响机制的实证研究[A];2006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高层论坛暨第七届江苏城市发展论坛论文汇编[C];2006年
4 高进云;乔荣锋;杨钢桥;;湖北省城镇化影响因素分析及城镇化水平预测[A];节约集约用地 促进可持续发展[C];2005年
5 Lu Yuduo~1 Wang Donghua~2 1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Trade,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Dalian,P.R.China,116024 2 School of Management,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Dalian,P.R.China,116024;The Researches on Application of Hub-And-Spoke System in Air Transportation(ID:F-019)[A];The Proceedings of the 1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Management(Volume A)[C];2007年
6 杨红平;朱喜钢;;快速城市化地区城市蔓延空间结构特征研究——以南京都市发展区为例[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丁睿;陈果;;成渝地区城市体系空间结构研究——基于空间交互理论[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王卫城;蒋峻涛;;论产业布局规划的困境与出路[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国栋;地域生态经济规划原理与实证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2 田光进;基于遥感与GIS的90年代中国城乡居民点用地时空特征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遥感应用研究所);2002年
3 董宪军;生态城市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4 毛志雄;中国城区经济论[D];四川大学;2002年
5 厉伟;城市化进程与土地持续利用[D];南京农业大学;2002年
6 方可;探索北京旧城居住区有机更新的适宜途径[D];清华大学;2000年
7 杨培峰;城乡空间生态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02年
8 林广;移民与纽约城市发展[D];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
9 陈瑛;特大城市CBD系统的理论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10 陶永勇;小城镇建设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永春;高速公路产业带形成机理及其边界划分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1999年
2 张军强;公路建设项目对区域经济影响效果的评价研究[D];长安大学;1999年
3 吴映梅;区域聚落发展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0年
4 张春歧;转型时期农村城镇化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1年
5 王有为;城市公共交通枢纽规划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1年
6 聂仲秋;城市开发区规划建设发展轨迹研究——以国家级·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1年
7 贾及鹏;城市工业区改扩建的理论方法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1年
8 李鸣骥;黄河上游带状城镇群发展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9 龙祖坤;数字化时代的城市网络[D];云南师范大学;2001年
10 郑微;关于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及城市化道路的探索[D];重庆大学;200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德,赵锦华;城镇势力圈划分计算机系统的开发研究与应用——兼论势力圈的空间结构特征[J];城市规划;2000年12期
2 汪明峰;浮现中的网络城市的网络——互联网对全球城市体系的影响[J];城市规划;2004年08期
3 金凤君,孙炜,萧世伦;我国航空公司重组及其对航空网络结构的影响[J];地理科学进展;2005年02期
4 王法辉,金凤君,曾光;中国航空客运网络的空间演化模式研究[J];地理科学;2003年05期
5 虞蔚;我国重要城市间信息作用的系统分析[J];地理学报;1988年02期
6 金凤君,王姣娥;20世纪中国铁路网扩展及其空间通达性[J];地理学报;2004年02期
7 汪明峰,宁越敏;互联网与中国信息网络城市的崛起[J];地理学报;2004年03期
8 金凤君;我国航空客流网络发展及其地域系统研究[J];地理研究;2001年01期
9 甄峰,顾朝林;信息时代空间结构研究新进展[J];地理研究;2002年02期
10 周一星,胡智勇;从航空运输看中国城市体系的空间网络结构[J];地理研究;2002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沐浴在SPA芬芳中的时光收集者[J];城色(风尚);2010年04期
2 蔡霞;;未来中国城市动漫产业分析——深圳动漫产业进入原创阶段[J];科技促进发展;2007年07期
3 戴俊骋;周尚意;;基于三角模型的中国城市动漫产业竞争力评价[J];经济地理;2009年10期
4 蔡冬林;;看肯德基是如何“创造客户”的[J];煤炭经济研究;2010年01期
5 周阳;;谁喜欢宽马路?[J];经济;2006年06期
6 李婷;张庆;;中国城市创意产业竞争力实证研究[J];企业活力;2009年10期
7 鄂t,
本文编号:4458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fwjj/4458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