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服务经济论文 >

河南省第三产业发展及其区域差异分析

发布时间:2017-10-03 00:23

  本文关键词:河南省第三产业发展及其区域差异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第三产业 区位商 偏离-份额分析法 产业结构 区域发展差异 河南省


【摘要】:基于GIS技术,利用区位商、偏离-份额分析、主成分分析、极差、标准差及变异系数等方法对河南省126个县(市)的第三产业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估,分析探讨了河南省第三产业的发展概况、产业结构和区域发展差异.研究结果表明:(1)2007-2011年河南省第三产业各行业增加值呈现逐年上升趋势;(2)2007-2011年,河南省第三产业中住宿和餐饮业为优势部门,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以及教育行业的基础地位得到加强,经济增长快且发展前景较好是批发和零售业、房地产业等,与全国同时期产业相比,河南省第三产业总体来说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特别是金融业成为引领经济增长的领头羊;(3)河南省第三产业区域发展差异显著,以郑州为核心的经济中心高于周边地区,市辖区发展优于周边县(市),中部地区优于南部和东部,区域发展极不平衡.最后对综合评估结果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促进河南省第三产业发展的建议.
【作者单位】: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长安大学建筑学院;
【关键词】第三产业 区位商 偏离-份额分析法 产业结构 区域发展差异 河南省
【基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资助项目(2014-R2-026)
【分类号】:F719
【正文快照】: 当今世界经济呈现出“三产化”趋向和“三产推动型”的重要特征,第三产业发展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产业结构变化显著,第二、三产业发展较快,已由“一二三”型转变为“二三一”型,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1].然而,与第二产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邓俊锋;;河南省第三产业评价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6年12期

2 刘慧;;区域差异测度方法与评价[J];地理研究;2006年04期

3 李淑方;中国各地区第三产业发展及其结构差异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5年03期

4 张和东;廖善刚;郭亚军;;福建省农业经济增长区域差异变化分析[J];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2011年03期

5 彭宝玉;;河南省第三产业发展分析:结构转型与空间布局[J];河南科学;2013年05期

6 杨家伟;乔家君;;河南省产业结构演进与机理探究[J];经济地理;2013年09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宁;李新;;基于SSM的滨州市产业结构实证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9期

2 高洪鼎;张阳生;;转型期西安与周边省会城市竞争力比较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9期

3 李勇;李俊民;;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周口市各县投资环境综合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3期

4 史世莲;王媛媛;张青峰;罗倬;鱼泳;;基于空间分析方法的甘肃省经济差异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7期

5 孟彩红;石浩朋;杨萍;;基于偏离-份额分析法的聊城市产业结构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7期

6 王学勇;;江苏省县域经济增长收敛性和空间格局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3期

7 程天婵;;因子分析法在芜湖市第三产业综合评价体系中的应用[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1期

8 张磊;王家录;郑朝彬;;贵州文化模式与贵州区域竞争力关系浅析[J];安顺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9 郭宁;李新;;山东产业结构的演进特征与效益评价研究[J];北方园艺;2010年20期

10 张华;;城市化质量与数量的协调性分析——天水市的案例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欢欢;;科学有效的管理与文化发展繁荣[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郭凯峰;李霁;;1991—2008年云南省城镇化影响因素与特征分析——基于城镇化在云南桥头堡建设进程中的思考[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赵瑞峰;王虎;杨志勇;;低碳型生态城市规划研究[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梁辉;;节能环保型风景园林建设的意义、策略与方向[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09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陈丽新;孙才志;;辽宁省水足迹研究及驱动力分析[A];变化环境下的水资源响应与可持续利用——中国水利学会水资源专业委员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杨锋;刘向东;郭毛选;;区域土地集约用地模式研究进展[A];中国山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人地协调发展研究[C];2010年

7 官卫华;何流;姚士谋;;欠发达地区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以江苏省淮安市为例兼谈人口与城市发展的关系[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官卫华;刘正平;叶菁华;;基于区域协调的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方法的新探索——以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为例[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崔向新;成格尔;陈国清;王雨生;;内蒙古县域经济差异与协调发展分析[A];2012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2年

10 陈明爱;钟式玉;周德群;张雪;;我国碳排放的空间差异问题研究综述[A];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Public Health(CEPPH 2012)[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铭杰;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模式与评价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2 杜宇玮;国际代工的锁定效应及其超越[D];南京大学;2011年

3 张旭亮;从本地市场到新国际劳动分工[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张红;江西森林公园旅游产业发展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5 袁尧清;湘西地质旅游资源群旅游发展的空间效应及整合开发模式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6 胡静;湖北西部地区区域发展战略与路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7 杨章贤;信息时代区域发展与城市规划响应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刘喜波;区域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1年

9 郭忠强;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品牌发展战略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10 范少言;城市地域系统演变的理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玮;区域发展规划中的空间发展战略体系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树欣;长三角船舶工业布局特征与发展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于振亮;辽宁省水资源利用边际效益的估算与时空差异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唐慧权;黑龙江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粤;广东省城市经济差异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6 胡斌;温州鞋业品牌培育模式及其评价研究[D];石家庄经济学院;2010年

7 秦小刚;XCGK公司发展历程的变革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8 刘同花;济南都市圈核心城市产业定位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臧金丹;西安纺织产业历史演变及其集群化发展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10 高洪鼎;西安市产业结构转换升级与优化重组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进社,孔健;基尼系数和交差系数对区域不平衡性度量的差异[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3期

2 陈延斌;陈才;;改革开放以来吉林省产业结构演进特征分析[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1年05期

3 鲁凤,徐建华;基于二阶段嵌套锡尔系数分解方法的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研究[J];地理科学;2005年04期

4 彭建,王仰麟,叶敏婷,常青;区域产业结构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以云南省丽江市为例[J];地理学报;2005年05期

5 刘刚;沈镭;;1951~2004年西藏产业结构的演进特征与机理[J];地理学报;2007年04期

6 牛文元;理论地理学的内涵认知[J];地理研究;1988年01期

7 周玉翠,齐清文,冯灿飞;近10年中国省际经济差异动态变化特征[J];地理研究;2002年06期

8 刘玉,刘毅;区域政策的调控效应分析——以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为例[J];地理研究;2003年02期

9 刘旭华,王劲峰,孟斌;中国区域经济时空动态不平衡发展分析[J];地理研究;2004年04期

10 徐建华,鲁凤,苏方林,卢艳;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时空尺度分析[J];地理研究;2005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忠臣;;山东省区域发展差异的综合分析——基于1990、2000和2008年的数据(英文)[J];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2010年01期

2 许建平;任燕;;我国服务业效率特征研究——基于区域发展差异影响因素的解释[J];产业经济研究;2012年01期

3 孙莉;梁绮君;;陕西省区域发展差异分析[J];东方企业文化;2012年12期

4 汪海;江苏区域发展差异50年演变进程的回顾与评析[J];江苏经济探讨;1999年12期

5 叶国平;;我国区域发展差异的非正式制度分析[J];理论界;2007年08期

6 李娜;;我国区域发展差异及其协调发展对策[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7 李金昌;罗顺风;;我国服务业区域发展差异的收敛性分析[J];统计科学与实践;2010年09期

8 尹来盛;冯邦彦;李胜会;;广东省区域发展差异及空间格局演变——兼论3种测度方法的比较[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2年01期

9 花俊,顾朝林;我国区域发展差异的贸易经济研究[J];地理研究;2001年03期

10 夏筱瑛;;江苏省区域发展差异性个案观察[J];金融纵横;2006年08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本报记者 李哲 杨阳腾;抓住机遇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N];经济日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李逸永;四川省区域发展差异分析与协调发展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2 陈阳;社会福利、经济增长与区域发展差异[D];青岛大学;2012年

3 李鑫;中国农村金融区域发展差异与影响因素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年

4 崔勇;金融地理学视角下贵州省银行业区域发展差异研究[D];兰州大学;2014年

5 王婧;中国人寿保险业区域发展差异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6 罗顺风;中国服务业区域发展差异的收敛性分析[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7 高慧;中国第三产业区域发展差异分析[D];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9621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fwjj/9621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b17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