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宏观经济论文 >

边疆山地城市群交通网络的时空演化——以滇中城市群为例

发布时间:2017-10-21 20:08

  本文关键词:边疆山地城市群交通网络的时空演化——以滇中城市群为例


  更多相关文章: 新型城镇化 城市群交通网络 时空演化 空间格局 实证研究 滇中城市群


【摘要】:以滇中城市群为实证,分析了1990年代以来交通网络规模与交通等级、交通网络结构形态演化特征,选择1996、2007、2013年三个时间节点,将滇中城市群交通网络发展分三个发展阶段,并探讨滇中城市群交通网络可达性演化特征。结果表明:1滇中城市群交通网络空间结构形态经历了"点—线结构"、"放射状结构"、"网络化结构"三个阶段,并呈现一体化结构演化的发展态势;21996—2013年间,可达性总体空间格局变动较小,呈现出以昆明主城区为中心向外围区域递减的圈层空间格局,可达性变化与高等级路网格局密切相关;3中心城镇的可达性水平均有大幅度的提升,各节点间可达性水平差异不断缩小,且呈收敛趋势;4第二阶段(2007—2013年)可达性水平改善程度高于第一阶段(1996—2007年),且城市群边缘中心节点可达性水平提升较大。
【作者单位】: 六盘水师范学院环境与资源科学系;云南财经大学旅游文化产业研究院;旅游产业发展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 城市群交通网络 时空演化 空间格局 实证研究 滇中城市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61037) 六盘水师范学院自然科学青年项目(LPSSY201505)
【分类号】:F299.27
【正文快照】: 交通网络是指一定区域内根据通行的需要,由各种交通线路组成的相互连接、成网状分布的道路系统[1]。任意一条交通线路的新建或者改善(包括线路里程增长、路面等级速度提升和线路优化等)必将引起区域交通网络结构及其服务区的变化,同时也会引起区域内交通网络中节点之间通达性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申维辰;把晋中建成新型城市群和文化旅游区[J];前进;2000年08期

2 徐琴;;城市价值观和人类社会发展观的对应演进——兼论可持续的城市发展战略[J];未来与发展;2000年06期

3 韩洁;我国形成三大城市群[J];中国建设信息;2003年01期

4 ;中国五大地区性城市群比较[J];领导决策信息;2003年41期

5 仇保兴;政府如何有效地经营城市[J];西部大开发;2003年01期

6 ;背景链接:世界五大城市群[J];中国城市经济;2003年09期

7 张文忠;第三只眼睛看中国大城市群的发展——评周牧之《鼎——托起中国的大城市群》[J];地理研究;2004年03期

8 钮德明;我为什么积极参与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的筹建[J];城市发展研究;2004年04期

9 刘勇;充分发挥武汉市及武汉城市群在中部崛起中的龙头带动作用[J];学习与实践;2004年05期

10 ;城市聚焦[J];领导决策信息;2004年4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清平;;建设沿海城市群是广西重要的增长极[A];广西老社会科学工作者协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选辑(2002—2004)[C];2002年

2 郭省;;精心构筑以石家庄为龙头的冀南城市群 为建设沿海强省发力领跑[A];“科学发展观与沿海经济”高层论坛暨省专家献策服务团换届大会论文集[C];2007年

3 饶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长株潭城市群协调发展[A];湖南省经济学学会年会暨科学发展观与湖南经济协调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周琳;魏溯华;姜迎;;城市群推动辽宁城乡经济中的发展[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B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5 贺素莲;;紧凑理念下的长株潭城市群交通网络布局[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叶奇;陈文海;;大长株潭、“3+5”城市群的一体化规划与发展共赢[A];规划引领下的新型城市化研究——2009年湖南省优秀城乡规划论文集[C];2009年

7 陈群元;尹长林;;我国城市群不协调发展现象的探析[A];2010年湖南省优秀城乡规划论文集[C];2010年

8 高惠瑛;冯启民;贾婧;;城市群交通安全应急系统研究[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王发曾;刘静玉;;我国城市群整合发展的基础与实践[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0 程成;;对武汉城市圈的现状分析及政策建议[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哲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郁鸿胜;城市群制度创新之重点[N];国际金融报;2004年

2 本报记者 阴雪;“反竞争”的城市群[N];21世纪经济报道;2005年

3 郁鸿胜;城市群竞争力决定中国发展未来[N];文汇报;2006年

4 佚名;对美国城市规划的认识与思考[N];建筑时报;2008年

5 程小旭 胡亮;城市群如何成为拉动内需的新增长极[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9年

6 记者 徐和平;三市长展望“宜荆荆”城市群[N];湖北日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宋广玉;城市新“型态”的五大突破口[N];南京日报;2010年

8 宋时飞;在城市中发现美创造美[N];中国经济导报;2010年

9 上海社科院城市化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 郁鸿胜;科学规划上海市域城市群[N];解放日报;2010年

10 实习记者 张烨;城市,如何让生活更美好[N];21世纪经济报道;2010年



本文编号:10750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10750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bc7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