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劳务派遣问题及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01 21:08
本文关键词:泉州市劳务派遣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现阶段我国经济正在从传统高耗能、低产出的劳动密集型经济发展模式向新兴战略性、高新、高科技技术经济发展模式进行转型和过渡,关停转产对于企业发展而言变得比较正常,一方面来讲,涉及到的待就业人群主要有农村剩余劳动力、大中专高校毕业生、传统产业的下岗工人,这些待业人群不断的出现叠加的现象,而另一方面,许多新兴的产业却出现了工作岗位缺乏适当的就业人才,很多新兴企业出现了招工难的现象,这样不协调的局面让我国结构性失业的矛盾进一步深化。如果可以采取有效的措施让两者进行有机的结合,就可以顺利解决待就业人群的就业问题和企业的招工难问题,也可以推动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秩序。所以,我国的每一届政府在历年的政府中作报告里面,都把解决就业问题作为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稳定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不断强调坚持实行积极、稳妥的就业或再就业政策,鼓励人们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实现就业或者再就业。乃至在发达国家如: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失业率和就业率成为评价国家元首是否称职,国家经济是否繁荣的重要指标。所谓的劳务派遣用一句话进行简单的概述就是招工单位不用直接用人,用人单位不直接招工。具体来说就是由专门的人力资源公司,比如猎头公司、中介公司、劳务派遣公司等,与劳动者建立合法的劳动关系,再把员工派遣至满足条件的实际用工需求单位,是一种第三方用工模式。劳务派遣用工模式最先是在上个世纪40年代的美国出现,后来在全球范围广泛使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开始从上个世纪80年代末期从东南沿海引入,90年代中后期在泉州市发展壮大,2008年前后,劳务派遣行业及用工人数在泉州市金融到了黄金发展时期。在目前的经济环境之下,劳务派遣这种灵活的就业方式,可以有效的解决我国结构性失业所带来的系列问题,也可以有效的缓解社会就业压力,较好的满足新兴产业的实际用工需求,还可以推动人力资源的合理化配置,劳务派遣的用工模式正成为我国经济范畴内发展形势非常可喜的新型产业类型。任何国家、任何地区的三大产业的发展都需要劳动力,也正是因为这样,劳务派遣的发展潜力非常广阔,但是,也应该看到劳务派遣的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如果不及时的处理好,会直接对劳务派遣未来的发展形成制约和影响。本文从课题研究的相关背景入手,首先通过文献检索法研究和阐述了劳务派遣相关综述,接着利用定性描述跟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详细的分析了泉州市企业劳务派遣用工现状,最后又通过案例研究法仔细的研究了泉州市具有代表意义的老牌劳务派遣机构泉州中泉国际经济技术合作(集团)有限公司劳务派遣用工问题的原因,最后重点提出了泉州市企业劳务派遣用工问题的对策。作为一种改革开放以后才较为系统出现的用工形式,劳务派遣在国内的发展经历了专营,自由市场,特殊经营等形式。本文创新点在于寻找在当今国内外用工环境下适合我国劳动力发展状况的对策,并能运用于企业的实际发展。
【关键词】:企业 劳务派遣 用工 对策
【学位授予单位】:华侨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249.27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0
- 第1章 绪论10-16
- 1.1 研究目的10-11
- 1.2 研究意义11-12
- 1.2.1 在理论方面的意义11-12
- 1.2.2 在实践方面的意义12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12-14
- 1.3.1 研究内容12-14
- 1.3.2 研究所采用的方法14
- 1.4 本文的特点与创新14-16
- 1.4.1 本文的特点14-15
- 1.4.2 本文的创新15-16
- 第2章 相关研究综述16-25
- 2.1 劳务派遣的简述16-19
- 2.1.1 如何定义劳务派遣16-17
- 2.1.2 如何劳务派遣方式17-18
- 2.1.3 在市场经济中劳务派遣所发挥的价值18-19
- 2.2 相关文献资料情况介绍19-24
- 2.2.1 国外的研究现状介绍19-21
- 2.2.2 国内的研究现状介绍21-24
- 2.3 相关综述的总结24-25
- 第3章 泉州市企业劳务派遣用工现状分析25-47
- 3.1 泉州市企业劳务派遣情况介绍25-28
- 3.1.1 派遣机构基本情况26
- 3.1.2 用工企业发展情况26-27
- 3.1.3 劳务派遣劳动者基本情况27-28
- 3.2 泉州市劳务派遣用工模式问卷调查分析28-43
- 3.2.1 问卷调查的设计情况28
- 3.2.2 调查问卷情况28-30
- 3.2.3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30-43
- 3.3 泉州市劳务派遣用工出现的问题分析43-47
- 3.3.1 存在用工不规范情况43-44
- 3.3.2 劳务派遣劳动者的经济收益与民主权利的实现程度低44-45
- 3.3.3 我国劳务派遣行业鱼龙混杂45-47
- 第4章 泉州市企业劳务派遣用工问题的原因探析47-58
- 4.1 劳务派遣制度方面的原因47-50
- 4.1.1 存在政策不明确的现象48
- 4.1.2 法律制度不健全48-49
- 4.1.3 缺乏相关鼓励性政策49
- 4.1.4 国家外交政策变化49-50
- 4.2 劳务派遣机构方面存在的问题50-52
- 4.2.1 劳务派遣机构专业程度不高50-51
- 4.2.2 收费不规范51-52
- 4.2.3 劳动力市场的调配问题52
- 4.3 实际用工单位或企业自身的原因52-55
- 4.3.1 成为企业规避责任的工具53
- 4.3.2 对被派遣劳动者的“同工同酬”实现难53-54
- 4.3.3 用人单位存在诚信问题54-55
- 4.3.4 用人单位不能适应经济多元化发展55
- 4.4 被派遣劳动者方面的原因55-58
- 4.4.1 合法权益无法得到有效保障55-56
- 4.4.2 待遇方面存在不公平的现象56
- 4.4.3 被派遣人员对实际用工单位无法形成稳定的感情56-58
- 第5章 泉州市劳务派遣问题的对策研究58-67
- 5.1 企业劳务派遣的制度方面58-60
- 5.1.1 法律不健全58
- 5.1.2 强化政府执法监督58
- 5.1.3 加大劳务派遣社会保障的力度58-59
- 5.1.4 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59-60
- 5.2 我国现阶段劳务派遣机构的实际情况60-63
- 5.2.1 对劳务派遣机构行为进行规范和要求60-61
- 5.2.2 提高劳务派遣机构专业处理能力61-62
- 5.2.3 对被派遣劳工的合法权益进行有效维护62
- 5.2.4 加强和用工企业的联系62-63
- 5.3 实际用工企业的要求63-64
- 5.3.1 选择具有较好资质的派遣机构63-64
- 5.3.2 劳对务派遣机构报酬支付行为进行严格监督64
- 5.3.3 做好岗前培训64
- 5.4 被派遣劳人员的要求64-67
- 5.4.1 对自身素质和职业技能进行提高64-65
- 5.4.2 劳务派遣人员需要谨慎的选择派遣机构65
- 5.4.3 对自身合法权益进行积极的维护65-66
- 5.4.4 劳务人员骨干队伍建设和管理66-67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67-70
- 6.1 研究结论67-68
- 6.2 展望68-70
- 参考文献70-74
- 致谢74-76
- 附录 1:针对用工企业的调查问卷76-80
- 附录 2:针对被派遣的调查问卷80-83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8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俞元诚;;值得商榷的劳务派遣用工形式[J];工会理论研究(上海工会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2 谢增毅;;美国劳务派遣的法律规制及对我国立法的启示——兼评我国《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J];比较法研究;2007年06期
,本文编号:11285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11285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