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互惠偏好的团队多主体行为演化分析
本文关键词:考虑互惠偏好的团队多主体行为演化分析 出处:《科技管理研究》2016年1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基于行为偏好的相关理论,将成员的互惠行为偏好纳入到团队合作过程中,构建互惠偏好影响下团队成员行为决策的演化博弈模型,研究成员的互惠偏好程度、产出能力、利润分享系数等因素对行为选择的影响;分析成员行为选择的演化稳定策略,旨在为厘清成员互惠行为的产生与演化机理,提高团队合作绩效提供理论建议。研究结果表明:选择互惠合作的团队成员比例与成员的互惠努力贡献度和团队利润分享系数成正比,与成员的产出努力贡献度、成员产出努力和互惠努力的冲突系数成反比;成员的互惠偏好程度对成员行为选择存在不确定影响。
[Abstract]:Based on the theory of behavioral preference, the preference of reciprocal behavior into the team members in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on, the evolutionary game model of decision-making behavior of team members mutual preference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profits reciprocity preferences, output ability, study members share coefficient on the behavior choice; evolutionary stable strategy analysis of member behavior. In order to clarify the members to produce reciprocity behavior and evolution mechanism, and provide theoretical suggestions to improve team performanc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utual efforts of the team members and the proportion of members of mutual cooperation of the contribution of the team and the profit sharing coefficient is proportional to the conflict coefficient and output to members of contribution, efforts and mutual efforts of the members of the output is inversely proportional to the degree of reciprocity; member member behavior choice uncertain effect.
【作者单位】: 江苏大学管理学院;江苏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工程施工团队中机会主义行为机理、演化及防范策略研究”(71301062);“利益相关者互动情景下企业环境行为机理、演化与联合治理策略”(71501084)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基于关键资源优化配置的重大工程团队合作研究”(13YJCZH095)
【分类号】:F224.32;F272.92
【正文快照】: 1研究文献综述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以及社会分工的日益细化,团队合作方式已经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组织模式,成员共同分享团队利润,但由于成员行为以及个体绩效的不可观测性、契约的不完备性以及众多的信息不对称,在团队合作中较易产生道德风险问题[1],比如一些成员不付出努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力平;安然;;纳税人遵从的演化博弈分析[J];涉外税务;2006年05期
2 朱少英;;基于演化博弈的创新网络形成机理研究[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5期
3 陆玉梅;田野;;基于演化博弈的企业自主创新与模仿创新模式选择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8年06期
4 纳超洪;纳鹏杰;;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的演化博弈分析[J];思想战线;2009年03期
5 蒋蓉华;王娜;;区域经济合作的演化博弈分析[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年06期
6 李檬;周献中;;基于演化博弈的同级评审参与双方策略选择分析[J];生产力研究;2010年01期
7 彭文斌;李志敏;;污染密集型企业越界迁移的演化博弈分析[J];求索;2011年02期
8 孙文娟;;中亚能源合作演化博弈分析[J];开发研究;2011年03期
9 刘广珠;王斌;;考虑地区交流因素的政府干预模式的演化博弈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11年10期
10 王先甲;全吉;刘伟兵;;有限理性下的演化博弈与合作机制研究[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1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马汉武;郭沛尧;;供应链企业合作的演化博弈分析[A];现代工业工程与管理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2 陈珍;费军;;基于演化博弈视角下企业工资集体协商机制的研究[A];第十四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2年
3 蒋占华;黄阳;;“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执行不力的演化博弈仿真分析[A];2013煤炭企业财苑论坛论文集[C];2013年
4 杨苏;梁昌勇;赵惠芳;;基于演化博弈的区域产业转移行为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李燕;韩伯棠;;知识产权保护、模仿与创新的演化博弈研究[A];第12届全国信息管理与工业工程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6 温平川;傅璧;;OTT服务商与运营商竞合状态的演化博弈分析[A];OTT业务发展对通信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中国通信学会通信管理委员会第31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7 刘震;蒲成毅;;环境保护的激励悖论[A];2014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第三章)[C];2014年
8 吴光东;;基于演化博弈的建设项目代理人合谋行为研究[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管理与决策科学分会场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罗昌瀚;非正式制度的演化博弈分析[D];吉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夔;政企低碳管理的协同演进机制及博弈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5年
2 欧江涛;区域物流园区竞合策略的演化博弈分析与协同发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3 贾泽龙;保险欺诈的检查方案选择及演化博弈分析[D];兰州大学;2016年
4 陈实;基于拟生灭过程的多群体演化博弈[D];清华大学;2008年
5 姚程;证券交易者行为的演化博弈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6 王震;演化博弈动力学及复杂网上的博弈机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1年
7 居欣;基于演化博弈的市场生态竞争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2年
8 杨玉静;基于行为经济学的房地产市场购销主体演化博弈行为分析[D];西华大学;2011年
9 陈珂珂;基于演化博弈的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共享机制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10 徐文杰;风险投资参与主体间的演化博弈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3409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13409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