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宏观经济论文 >

基于静态和动态视角的省级区域创新效率评价——以江苏省为例的实证分析

发布时间:2017-12-27 11:34

  本文关键词:基于静态和动态视角的省级区域创新效率评价——以江苏省为例的实证分析 出处:《科技管理研究》2016年1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静态视角 动态视角 省级区域 创新效率


【摘要】:基于静态和动态视角,运用理想点-DEA模型、Malmquist-DEA模型及绝对β-收敛检验模型对江苏省区域创新效率进行综合评价。研究发现:江苏省区域创新效率整体较好,创新效率值达到DEA有效的省辖市超过半数;省级区域创新效率的提升不仅在于区域内产业技术效率的改善,即追赶效应,更有源自区域内创新技术大量引进、产业结构转型等技术进步因素所带来的增长效应;省级区域创新效率具有收敛趋势,经济相对落后的苏中、苏北地区的创新效率存在明显的赶超现象;规模效率的下降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省级区域创新效率的提升,经济相对发达的苏南地区的创新效率存在一定程度的衰减趋势。
[Abstract]:Based on static and dynamic perspective, we use the ideal point -DEA model, Malmquist-DEA model and the absolute beta convergence test model to comprehensively evaluate the regional innovation efficiency of Jiangsu province. The study found: Jiangsu province regional innovation efficiency is good as a whole, the innovation efficiency reached DEA effective provincial cities of more than half of the provincial regional innovation efficiency; enhance not only lies in the efficiency of regional industrial technology improvement, namely the catch-up effect, growth effect is more from the regional innovation technology, the introduction of a large number of industrial restructuring and other factors brought about by technological progress the regional innovation efficiency; with the convergence trend, the economy is relatively backward in Jiangsu and Northern Jiangsu area innovation efficiency obviously surpass the decline of scale efficiency; limit the innovation efficiency of provincial regions to a certain extent, improve the innovation efficiency of South of Jiangsu area, the economy is relatively developed, there is a certain degree of attenuation trend.
【作者单位】: 南京市科技信息研究所;
【分类号】:F224;F124.3
【正文快照】: 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而综合国力的增强关键在于科技实力的提升。2006年,我国提出到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使科技发展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支撑。其中,科技创新的一项基本指标即是:到2020年,全社会的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要从1.35%提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国企创新效率偏低[J];中国计算机用户;2006年47期

2 韩江波;;浅析提高自主创新效率的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07年12期

3 李婧;谭清美;白俊红;岳良运;;中国区域创新效率的随机前沿模型分析[J];系统工程;2009年08期

4 王犁;张焕明;;区域科技自主创新效率及其收敛性研究[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9年06期

5 白俊红;江可申;李婧;;应用随机前沿模型评测中国区域研发创新效率[J];管理世界;2009年10期

6 张洪辉;夏天;王宗军;;公司治理对我国企业创新效率影响实证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0年03期

7 樊华;;中国省际科技创新效率演化及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0年12期

8 刘思明;赵彦云;侯鹏;;区域创新体系与创新效率——中国省级层面的经验分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年12期

9 樊华;周德群;;中国省域科技创新效率演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科研管理;2012年01期

10 朱雪珍;;中小企业创新效率研究——基于苏州市中小企业样本数据[J];商场现代化;2012年3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程文;张建华;;解析后危机时代国家高新区创新效率的不均衡——基于回归的不平等分解方法[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3年

2 卢博科;唐清泉;;基于松弛投入产出的中国省级区域创新效率研究[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3 赵惠芳;李伟卫;徐晟;王冲;;我国东中西部地区专利创新效率差异研究[A];第十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李志学;王小凡;王毓军;;东、西部科技创新效率比较及互动机制研究[A];第七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吴洁;李鹏;张运华;;基于专利视角的高校知识创新效率测算与预测研究[A];第25届全国灰色系统会议论文集[C];2014年

6 李婧;谭清美;白俊红;;中国省际区域创新效率的实证研究:1998-2005[A];第四届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Ⅰ)[C];2008年

7 李礼;卢博科;;政府补贴提升了企业的创新效率吗?——基于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实证研究[A];第十一届中国技术管理(2014`MOT)年会论文集[C];2014年

8 邵云飞;欧阳青燕;唐小我;;西部中心城市自主创新效率研究[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管理科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9 高鹏;张黎;;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比较分析[A];现代工业工程与管理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10 丁勇;苟大舜;;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研究[A];科学发展·惠及民生——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八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吴延兵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股权激励是提高企业创新效率的关键[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潘九根;提升股市制度创新效率[N];中国证券报;2005年

3 杞人;广东以方法创新提升自主创新效率和效益[N];科技日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刘潇潇;中国创新效率指数占据榜首[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5 记者 罗晖;中国创新效率排名第一[N];科技日报;2012年

6 黄群慧;切实提高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创新效率[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7 郑燃 采写;简化营运 提升创新效率[N];政府采购信息报;2008年

8 蔡兵;让创新投入与创新效率形成良性互动[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1年

9 冯竞;提升创新效率和创新能力[N];科技日报;2005年

10 记者 王成应 通讯员 朱丽静;全省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效率为21.5[N];河北经济日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庄涛;资源整合视角下官产学研三螺旋关系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5年

2 任海芝;环境视角下的区域创新效率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2年

3 白俊红;中国区域创新效率的实证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4 王孝炯;基于效率优化的国家创新能力测度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5 洪嵩;政府R&D资助、企业R&D投入与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关系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英力;物化和非物化国际R&D溢出对我国工业创新效率的影响[D];浙江理工大学;2016年

2 高亚满;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山西省区域创新效率实证研究[D];中北大学;2016年

3 潘月月;基于创新价值链的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研究[D];广西科技大学;2015年

4 林枫;我国省际区域创新效率比较及提升策略研究[D];苏州大学;2014年

5 吴朝影;科技创新效率的省域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6 陈金泽;我国区域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5年

7 王梓;两阶段视角下的区域创新效率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4年

8 黄送钦;制度环境变迁与银行创新效率[D];安徽大学;2015年

9 王冲;我国区域专利创新效率差异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8年

10 胡攀峰;基于创新过程的国家创新效率比较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3415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13415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237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