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集聚对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基于空间杜宾模型的分析!
本文关键词:金融集聚对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基于空间杜宾模型的分析! 出处:《财经问题研究》2016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本文选取2004—2013年我国31个省区数据组成连续完整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测算金融集聚与基尼系数的空间相关关系。结果表明:衡量金融集聚程度的银行本外币存款余额、股票市场筹资额、保费收入,金融集聚知识溢出及政府作用与基尼系数之间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关系;金融集聚规模、人力资本和市场开放度对收入差距的影响不显著。说明区域间金融资源的非均衡集聚是造成区域收入差距的主要原因。因此,应该依据各地区差异化的资源禀赋优势设计匹配的金融集聚发展模式。
[Abstract]:This paper selects the data of 31 provinces and regions in China from 2004 to 2013 to form a continuous and complete panel data. The spatial correlation between financial agglomeration and Gini coefficient is calculated by using spatial Doberbin model.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balance of bank local and foreign currency deposits, the amount of capital raised in stock market, and the premium income are measured by the degree of financial agglomeration. There is a significant spatial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financial agglomeration knowledge spillover and the role of government and Gini coefficient. The scale of financial agglomeration, human capital and the degree of market openness have no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income gap. It shows that the unbalanced agglomeration of inter-regional financial resources is the main cause of the regional income gap. The development model of financial agglomeration should be designed according to the resource endowment advantages of different regions.
【作者单位】: 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基金】:北京市金融工作局基金项目“北京金融产业同质化破解及协同发展研究”(B14M00070) 北京交通大学优秀博士研究生创新研究基金项目“金融集聚的区域收入分配效应研究”(2014YJS042)
【分类号】:F832.7;F124.7;F224
【正文快照】: 一、引言与文献综述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优化收入分配的空间格局是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议题。而金融发展是否是造成收入分配不合理的原因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问题。金融资源的空间分配不均衡会导致收入分配的区域性差异,金融集聚是金融资源空间分布的一种态势,如果能够充分利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王丹;叶蜀君;;金融集聚对区域收入差距的影响机理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5年07期
2 林毅夫;徐立新;寇宏;周叶菁;裴思纬;;金融结构与经济发展相关性的最新研究进展[J];金融监管研究;2012年03期
3 丁志国;赵晶;赵宣凯;吕长征;;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库兹涅茨效应识别与农村金融政策应对路径选择[J];金融研究;2011年07期
4 曹广喜;夏建伟;冯跃;;区域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关系的经验分析——以江苏省为例[J];经济地理;2007年05期
5 姚耀军;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关系的经验分析[J];财经研究;2005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成学真;黄华一;;金融结构理论体系划分研究[J];经济问题;2016年06期
2 侯莲莲;郑向敏;;我国星级酒店市场结构、效率与绩效的关系基于“共谋假说”和“效率假说”的实证检验[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6年06期
3 孙颖;高婷;;县域金融发展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影响探讨—基于江苏省58县市的面板数据[J];商业经济研究;2016年09期
4 潘露;张松艳;;浙江金融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实证研究[J];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16年02期
5 李冲;钟昌标;郭经纬;陈嘉欣;;区域金融生态环境与企业创新能力:理论假说及空间计量检验[J];经济与管理;2016年03期
6 王丹;叶蜀君;;金融集聚对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基于空间杜宾模型的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16年04期
7 胡小梅;欧阳玲;;税制结构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非线性效应研究——基于281个地级市面板数据的门槛回归分析[J];税务研究;2016年04期
8 曹剑飞;齐兰;;经济金融化对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影响及其对策[J];学术论坛;2016年01期
9 张万兴;郭小卉;杜静花;;我国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关系的区域差异分析——基于东、中、西部地区省际统计数据的实证研究[J];河北金融;2016年02期
10 江春;司登奎;苏志伟;;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动态变化及影响因素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6年02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国富;兰宇宁;;空间集群、知识溢出与区域经济增长差异——基于城市视角的空间计量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12年03期
2 林毅夫;徐立新;寇宏;周叶菁;裴思纬;;金融结构与经济发展相关性的最新研究进展[J];金融监管研究;2012年03期
3 杨俊;王佳;;金融结构与收入不平等:渠道和证据——基于中国省际非平稳异质面板数据的研究[J];金融研究;2012年01期
4 刘纯彬;桑铁柱;;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收入分配:理论与证据[J];上海经济研究;2010年12期
5 许海平;王岳龙;;我国城乡收入差距与全要素生产率——基于省域数据的空间计量分析[J];金融研究;2010年10期
6 任英华;姚莉媛;;金融集聚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与模糊综合评价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0年11期
7 林毅夫;孙希芳;姜烨;;经济发展中的最优金融结构理论初探[J];经济研究;2009年08期
8 蔡f ;;中国劳动力市场发育与就业变化[J];经济研究;2007年07期
9 冉光和;李敬;熊德平;温涛;;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区域差异——基于东部和西部面板数据的检验和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6年02期
10 赵伟;马瑞永;;中国区域金融增长的差异——基于泰尔指数的测度[J];经济地理;2006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秦泰;徐沈;;金融集聚变动趋势实证分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2 胡国晖;郑萌;;金融集聚向扩散转化动因及机理研究[J];商业研究;2013年04期
3 傅斌;;区域金融集聚机制的延伸性分析——以浙江省为例[J];中国商贸;2013年20期
4 蔡苏文;刘仪杰;;青岛市金融集聚的效应探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3年10期
5 肖龙坚;;金融集聚向扩散转化的动因及机理研究[J];中国商贸;2013年31期
6 黄解宇;张志刚;;金融集聚与金融监管的互动关系探析[J];运城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7 刘军;黄解宇;曹利军;;金融集聚影响实体经济机制研究[J];管理世界;2007年04期
8 黄解宇;;金融集聚研究综述[J];工业技术经济;2008年01期
9 张世晓;王国华;;区域金融集聚竞争实证研究——基于非线性系统动力学虫口模型的仿真分析[J];时代金融;2009年02期
10 黎平海;王雪;;基于金融集聚视角的产业结构升级研究——以广东省为例[J];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丛正;;沈阳金融商贸开发区金融集聚效应分析[A];第九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经济管理与人文科学分册)[C];2012年
2 孙宪华;李娜;;天津市金融集聚与产业传导的关联[A];科学发展·惠及民生——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八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C];2012年
3 刘焕;任燕燕;;金融集聚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分析[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12卷)[C];2011年
4 崔慧霞;;空间结构转型与广东金融集聚机制[A];市场经济与转型升级——2011年广东经济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何宜庆;田婷婷;;城市金融集聚与要素流动空间耦合关系实证分析[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金融分会场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通讯员 王开权 记者 柏建波;我市推进金融集聚区建设[N];淮安日报;2013年
2 记者 杨军雄 通讯员 刘婷婷;上城金融集聚引浙商[N];浙江日报;2014年
3 通讯员 钱年华 林厚彬 记者 李思颖;河西金融集聚区入驻机构昨领“红包”[N];南京日报;2009年
4 述而;中山金融集聚需走差异化路径[N];中山日报;2010年
5 陈蜜 苏静静;着力建设两大金融集聚区[N];温州日报;2011年
6 实习生 宇彤 记者 默然;早日建成金融集聚区[N];扬州日报;2011年
7 实习生 宇彤 记者 默然;广陵新城将崛起金融集聚区[N];扬州日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舒小波 梁耀予;高起点打造金家林金融集聚区[N];绵阳日报;2012年
9 记者 王玉平 实习生 党硕;银川高起点建设金融集聚区[N];宁夏日报;2014年
10 记者 侯爱敏;郑东新区金融集聚效应日趋明显[N];郑州日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高朋;金融集聚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2 宗晓武;中国区域经济增长中的金融集聚因素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3 任淑霞;金融集聚与城市经济增长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4 丁艺;金融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的理论及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5 刘红;金融集聚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机制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宇昕;天津金融集聚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D];南昌大学;2012年
2 王慧海;金融集聚及辐射效应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3 林典如;广州市金融集聚竞争力研究[D];暨南大学;2015年
4 傅悦;金融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5 欧胜雄;成都市金融集聚与经济增长关系及优化对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6 刘奕彤;重庆市金融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7 李攻;金融集聚、地区差异与区域经济增长[D];山东大学;2015年
8 李蕊;新世纪以来我国金融产业空间集聚的格局演化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9 王晓影;金融集聚、要素流动与区域经济增长趋同演化的统计分析[D];南昌大学;2015年
10 吴婷;我国金融集聚对区域经济产值的影响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3591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13591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