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宏观经济论文 >

中国城乡协调发展的时空特征

发布时间:2018-01-02 14:00

  本文关键词:中国城乡协调发展的时空特征 出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城乡协调发展 综合评价 动态演变 空间分异


【摘要】:从生产发展、人民生活和生态环境三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协调发展度模型、聚类分析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等方法探讨了中国2002-2012年30个省域城乡协调度的动态演变特征和空间分异规律。结果表明:研究时段内,各省的城乡协调度均有所提升,但省份间增长差异明显;整体上城乡协调度出现明显的空间自相关,协调度高的省份主要集聚在东南沿海,协调度低的省份主要集聚在"黑河-腾冲"线以西的地区;江西、安徽、辽宁3个省份表现出局部空间异质性。最后,结合地理二元经济、二元经济结构等理论尝试解释了地理单元间的相互作用对城乡协调度差异的影响机理。
[Abstract]:From the development of production, construction of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three aspects of people's life and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by using entropy method, the model of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degree, clustering analysis and exploratory spatial data analysis method to investigate the variation of Chinese 2002-2012 years in 30 provinces of urban and rural coordination degree of the dynamic evolution and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tudy period in the provinces, urban and rural coordination degree is improved, but the growth difference among provinces; the overall urban and rural coordination degree appear obvious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a high degree of coordination is mainly concentrated in the southeast coastal provinces, the coordination degree of low province mainly concentrated in "Heihe - Tengchong" line west of Jiangxi, Anhui; Liaoning 3 provinces showed local spatial heterogeneity. Finally, combined with the economic geography two yuan, two yuan in economic structure theory attempts to explain the influence mechanism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geographic units coordination degree of urban and rural differences.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浙江科技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5732325)
【分类号】:F299.2;F320
【正文快照】: 引言进入21世纪以来,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约束日益明显,这一结构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1]。将城市和农村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使其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城乡协调发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志亭;孙福平;;基于3E协调度的我国区域协调发展评价[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6期

2 李松;邸彦彪;;灰色关联度用于可持续发展协调度评价的探讨[J];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3 李尊实;张炜熙;高铭杉;;区域发展协调度评价[J];经济论坛;2006年12期

4 陈黎明;邓玲玲;;我国3E系统协调度测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2年16期

5 周吉;;中部六省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协调度评估分析[J];科技广场;2013年03期

6 王莹莹;孟令辉;耿英杰;魏森;;山东省3E系统协调度评价模型研究[J];理论观察;2013年08期

7 李文忠;游斌;;天津市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协调度的研究[J];经济问题;2014年04期

8 杨世琦;杨正礼;高旺盛;;不同协调函数对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协调度影响分析——以湖南省益阳市资阳区为例[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7年02期

9 肖智;何属宴;王昌海;;区域经济——投资系统协调度评价及应用[J];统计与决策;2008年18期

10 曾福生;吴雄周;;城乡发展协调度动态评价——以湖南省为例[J];农业技术经济;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孙磊;;以“政府间协调度”替代“企业满意度”考核指标的分析[A];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孙燕红;胡星;潘兆宇;张成智;田高平;;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湖南省人口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度研究[A];‘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3 区域规划与城市经济)[C];2014年

3 曾福生;吴雄周;;城乡发展协调度动态评价——以湖南省为例[A];加大城乡统筹力度 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农村现代化[C];2010年

4 王燕军;;陕西省能源、环境与经济关系的实证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雷仲敏;邓玉勇;刘志亭;邱立新;孙福平;王小兵;李长胜;;中国区域能源-经济-环境协调发展评价及能源结构优化选择[A];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6 刘湘源;李小玲;陈瑛;;基于PSR模型的土地利用协调度评价系统设计[A];广西计算机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7 安和平;赵栋昌;王君莉;邹波;;贵州省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初步探究[A];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唐长春;生态足迹视角下的保护区生态—经济协调度评估[D];兰州大学;2012年

2 杨保华;江西省能源、经济与环境耦合协调关系的计量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3 杨冬艳;贵州省能源消费、环境污染和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D];贵州财经学院;2011年

4 曲丹婷;民族八省区城镇化、产业化与就业结构协调性定量分析及趋势预测[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5 周吉;中部六省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评估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3695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13695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564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