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城乡统筹的组合评价
本文关键词: 城乡统筹 层次分析法 因子分析法 熵值法 组合评价法 出处:《统计与决策》2016年10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文章基于层次分析法、因子分析法和熵值法对2013年山东省17个地级市进行有效的组合评价。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结果表明层次分析法、因子分析法和熵值法得到的结论具有一致性,得到的结果最优。分析发现:山东省各市城乡统筹差异较大;山东省东部沿海地区统筹发展远远高于西部地区。
[Abstract]:Based on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factor analysis and entropy method, this paper makes an effective combination evaluation of 17 prefecture-level cities in Shandong Province in 2013. The results of Spearman rank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show that the AHP method is effective. The results obtained by factor analysis and entropy method are consistent and the results are optimal.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the eastern coastal areas of Shandong Province is far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western regions.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经济学院;滨州医学院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济南大学管理学院;
【基金】:全国统计科研计划项目(2014007) 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13DJJJ24) 山东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研究课题(YG201523)
【分类号】:F327;F299.27
【正文快照】: 0引言党的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城乡统筹发展即为区域范围内,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资源相互流动,环境共同保护[1]。城乡统筹应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将城乡紧密联系起来,使城乡居民享有平等的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吴先华;王志燕;雷刚;;城乡统筹发展水平评价——以山东省为例[J];经济地理;2010年04期
2 颜虹;邓广山;;城乡经济社会统筹评测方法及其应用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09年12期
3 童玲玲;梁雪春;刘艳;;江苏省城乡统筹评价体系评估及探讨[J];特区经济;2007年10期
4 付海英;郝晋珉;朱德举;安萍莉;;市域城乡统筹现状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关联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06年05期
5 王承强;;区域城市化水平综合评价及发展对策研究——以山东省为例[J];山东经济;2005年06期
6 刘艳春,高立群;组合评价模型在辽宁省主要地区综合经济实力评价中的构建及应用[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5年03期
7 李岳云,陈勇,孙林;城乡统筹及其评价方法[J];农业技术经济;2004年01期
8 郭显光;一种新的综合评价方法──组合评价法[J];统计研究;1995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春蕾;朱孔来;冯聪蕊;王新军;;山东省城乡统筹的组合评价[J];统计与决策;2016年10期
2 丁志伟;张改素;王发曾;何伟纯;璩榆桐;;河南省城乡统筹发展的状态评价与整合推进[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6年02期
3 李小健;;基于方法集的河北省城乡统筹发展协调度综合评价[J];湖北农业科学;2016年05期
4 唐欣;王震;刘严萍;;基于AHP方法的县域城乡统筹水平综合评价——以河北省东部十二个县级区域为例[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年03期
5 胡银根;廖成泉;章晓曼;王聪;;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统筹城乡发展效率评价[J];城市规划;2016年02期
6 刘莲花;李卫霞;;科技期刊的组合评价方法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6年04期
7 蔡轶;夏春萍;;县域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效率比较研究——基于湖北省80个县域统计数据[J];农业技术经济;2016年01期
8 刘辉;陈日辉;王时彬;;基于层次分析法和均方差法的矿山通风方案优选[J];黄金;2016年01期
9 杨建涛;王艳华;高建华;;基于ANP-TOPSIS的中国城乡一体化发展测度研究[J];经济经纬;2016年01期
10 丁志成;侯俊华;;江西省城乡统筹与农民工创业互动关系的实证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6年01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利军;张淑花;;基于熵权法的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以绥化市为例[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8年11期
2 朱颖;;城乡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8年07期
3 童玲玲;梁雪春;刘艳;;江苏省城乡统筹评价体系评估及探讨[J];特区经济;2007年10期
4 任平;周介铭;张果;;成都市区域城乡一体化进程评价研究[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6期
5 洪伟民;刘晋;;基于DEA/AHP法的供应链合作伙伴综合评价[J];商业研究;2006年21期
6 官冬杰;苏维词;;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及其应用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06年10期
7 刘洪彬;刘宇会;;统筹城乡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框架研究[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05期
8 高珊;徐元明;徐志明;;城乡统筹的评估体系探讨——以江苏省为例[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6年04期
9 武玉英;何喜军;;基于DEA方法的北京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6年03期
10 刘耀彬;李仁东;张守忠;;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标准及其评价模型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5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亚军;易平涛;;一种基于整体差异的客观组合评价法[J];中国管理科学;2006年03期
2 周伟萍;张德然;;最佳逼近的组合评价法及其应用[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3期
3 柳玉鹏;李一军;;基于降维思想的客观组合评价模型[J];运筹与管理;2009年04期
4 黄鲁成;李剑;;基于组合评价的太阳能电池产业化过程中关键技术的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09年09期
5 刘丽;殷国富;;绿色产品制造工艺组合评价模型及应用[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10年02期
6 高志刚;;基于组合评价的中国区域竞争力实证分析[J];综合竞争力;2010年03期
7 吴丽欣;张学卫;刘瑜;高宝嘉;;市域经济发展状况最佳组合评价方法的筛选[J];生态经济(学术版);2010年01期
8 宋杰鲲;;企业信息化绩效组合评价模型研究[J];情报杂志;2010年07期
9 于明洁;郭鹏;朱煜明;;基于方法集的棕地再开发项目组合评价研究[J];运筹与管理;2011年03期
10 俞立平;潘云涛;武夷山;;科技评价结果标准化方法及对组合评价的影响[J];情报杂志;201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张华;张旭刚;王艳红;;基于拉开档次组合评价方法的制造过程资源环境属性评价[A];节能减排 绿色制造 智能制造——低碳经济下高技术制造产业与智能制造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马溪骏;李敏;程飞;;基于兼容一致性方法集成组合评价研究[A];第八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李美娟;陈国宏;陈衍泰;蔡彬清;;基于粗糙集的组合评价方法研究[A];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高阳;费成良;;一种基于距离熵和相对熵的组合评价方法研究[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信息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5 高阳;费成良;;一种基于整体差异度与合作博弈的组合评价赋权方法研究[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信息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6 兰涌;彭勇行;;区域信息化水平的组合评价研究[A];决策科学理论与方法——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决策科学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7 李美娟;陈国宏;蔡彬清;;基于一致性组合评价的城市发展水平实证研究[A];第八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陈鹏宇;余宏明;师华鹏;;基于灰色绝对接近关联度的隧道围岩质量分级组合评价[A];第25届全国灰色系统会议论文集[C];2014年
9 朱志光;彭勇行;;水质组合评价研究[A];Systems Engineering, Systems Science and Complexity Research--Proceeding of 11th Annual Conference of Systems Engineering Society of China[C];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孙静;基于创新视角的农业科技项目立项评价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5年
2 秦庭荣;海运综合安全评估集成性方法(MIAM-FSA)构建及其应用研究[D];上海海事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楚;福建省主要城市自主创新投入能力的组合评价模型[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2 汪晶晶;中亚五国农业投资环境组合评价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5年
3 费成良;组合评价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4 董小娟;企业信息化水平的组合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5 郁利花;组合评价的集成方法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6 陈衍泰;基于方法集的组合评价研究[D];福州大学;2004年
7 侯芳;协商组合评价方法与应用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8 李珠瑞;离差最大化思想下的组合评价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2年
9 汪洋;道路交通安全组合评价方法研究[D];山东理工大学;2010年
10 陈彩红;上市公司财务状况组合评价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4766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14766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