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宏观经济论文 >

我国外汇储备量对流动性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2002—2012年月度时间序列数据

发布时间:2015-02-19 23:37

叶嵩 麻艺蒙 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关于外汇储备量与流动性之间的关系,国内学者已进行了众多相关研究。朱孟楠、黄晓东(2004)采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进行分析,表明我国外汇储备与货币供应量M2之间存在正相关且长期均衡的关系。魏义俊(1999)通过对1985——1998年我国外汇储备与货币供应量的相关性分析,认为当国外资本大量流入时,外汇储备的激增会对货币供给产生重大冲击。裴平、吴金鹏(2006)认为,在中国涉外经济政策不对称和人民币汇率缺乏弹性的条件下,国际收支持续顺差造成的外汇储备激增,形成了人民币对外升值和对内贬值的双重压力。

一、对我国流动性问题的现实考察

在我国,流动性过剩主要表现为货币超额供给、M2M1差距持续拉大和银行系统存贷差不断扩大。

二是M2 M1 差距持续拉大M1M2差距的变化主要是由于货币供应、宏观经济、企业利润的变化而导致货币在居民储蓄存款、企业定期存款和企业活期存款之间相互转化。1999—2012年间,M2M1差额急剧扩大了598996.97亿元,说明了定期存款回升的速度大于活期存款,即存款定期化。现如今,M2M1差距的持续扩大意味着宏观经济中仍存在流动性过剩的趋势。

三是银行系统存贷差不断扩大。存贷差指银行存款与贷款之间的差额。从1999年开始,我国进入了存差余额快速增长阶段,存差每年都保持了较大增幅。2005年,存差增幅为历年增幅最高,当年就达到了29317.5 元。截至2012年年末,我国存差余额已达到270044.05亿元,为1995年出现存差时的81.2倍,年均增长4.8倍。存贷款差逐步扩大,流动性过剩问题加剧的态势十分明显。

二、我国外汇储备量变动情况

基于以上对我国外汇储备量及流动性问题的现实考察,,本文假定外汇储备量的快速增加导致了流动性过剩,二者之间存在某种持续、重要的影响,并以此为基础展开实证分析。

三、外汇储备量对流动性影响的实证分析

(一)变量说明及数据处理

年月度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对数据进行季节性调整、取自然对数变换。。

外汇储备量():我国外汇储备量的月度数据,作解释变量。

(二)实证分析

由于存在伪回归的可能,所以在对时间序列进行回归分析时,应先检验各序列是否服从单位根过程。一阶差分后的变量分别用 Dlfr Dlm来表示。

1  lfr,Dlfr,lm,DlmADF检验结果

检验变量

结论

lfr

3.7922

-2.5830

-1.9433

-1.6151

2.0778

不平稳

Dlfr

-3.8630

-3.4820

-2.8841

-2.5789

1.9817

平稳

lm

21.8718

-2.5827

-1.9433

-1.6151

1.9287

不平稳

Dlm

-10.9513

-3.4812

-2.8838

-2.5787

1.9982

平稳

检验结果显示,lfrlm一阶差分后的序列是平稳的,即认为外汇储备量和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是平稳序列,而原序列是一阶单整,服从I(1)过程。

进而对模型(1)的残差序列ee进行ADF检验。

时间序列

结论

ee

-11.6301

-2.5832

-1.9433

-1.6151

1.9929

平稳

检验结果表明lfrlm具有协整关系,即货币供应量与外汇储备量之间存在正向的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1)式即为货币供应量与外汇储备量的协整方程。

(三)格兰杰因果检验

本文假定外汇储备量是流动性过剩的格兰杰因果原因,进行相应检验,得到结果如下:

3  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

因果关系假定

样本量

置信概率

检验结果(1%

LM does not Granger Cause LFR

130

1.3394

0.2097

拒绝

LFR does not Granger Cause LM

130

0.8806

0.5688

拒绝

由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可知,置信概率均大于0.05,外汇储备量与广义货币供应量相互之间均不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即巨额外汇储备并不是造成流动性过剩的直接原因。

(四)实证结果分析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外汇储备量并不是影响广义货币供应量的直接因素,而是在银行间结售汇制度下,外汇储备转换为基础货币中的外汇占款,通过货币供应体系作用于货币供应量。

同时,我国流动性过剩问题是在内外经济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情况下,多重因素相互共同作用的结果。从开放经济视角看,流动性过剩是在全球流动性泛滥以及国际产业分工日益深化的背景下,我国积极融入世界经济的造成的;从国内因素看,则是在经济结构失衡的背景下,过高的居民储蓄率,以及金融体系身处两难困境的角色使然。

四、对解决我国流动性过剩问题的政策建议

(一)改革外汇管理体制,减少外汇占款导致的基础货币投放

外汇储备与基础货币投放之间的联系纽带是当前的外汇管理制度。若要从根本上消除外汇储备对基础货币的影响,保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必须变革外汇管理体制。我国首先应扩大汇率浮动区间,进一步完善汇率形成的市场机制;由强制结汇向自愿结汇转变,进一步放宽对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合法外汇账户的限制;协调好货币市场与外汇市场之间的发展关系,形成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的良性互动。

(二)改善内部经济失衡,增加内需

现阶段,通过有效增加国内需求,才能降低外部盈余、减少资本流入,从而收紧过剩流动性。因此,要想办法让政府和企业手中的钱从投资转向消费。政府应考虑通过加大国有企业对财产所有者利润分红的方式来减少企业储蓄;其次,减少财政对竞争性行业的转移支付,将更多的资金用于养老、医疗、教育体系改革,尽快建立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加大劳动力收入在要素分配中的比重,改善居民的消费预期,最终实现内需的增加。

(三)促进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提升监管水平,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在全球金融合作不断深化的大背景下,我国流动性过剩问题是全球流动性泛滥的一个局部表现。因此,仅仅依靠调整自身产业政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来解决流动性过剩问题,往往难以独善其身。还需要通过进一步加强国际货币合作,完善国际经济协调机制来完成。

参考文献

2009-01-13

[3]庞震,王凯.我国外汇储备对输入型通货膨胀影响的实证分析[N].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



本文编号:156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156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3e1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