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镇化与非农化的空间分异、相互关系和形成机制
本文选题:人口城镇化 切入点:就业非农化 出处:《地理研究》2016年1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区域就业非农化和人口城镇化是相互关联且进程相对一致的过程,但由于发展背景和影响机制的不同,二者的关系有可能在空间和时间上呈现一定的差异性。基于第五、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分析了中国人口城镇化与就业非农化水平和进程的空间格局、相互关系及其形成机制。研究发现:城镇化和非农化水平的分布和演变都具有明显的行政指向特征和地带分异特征,差异化的空间集散态势下,在不同地区二者形成了多样化的相互关系,但总体上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在城镇化初期和中期阶段,非农化适当超前或同步于城镇化有利于促进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主导驱动因素不一致是城镇化和非农化空间差异和相互关系形成的基础,要素投入引致的经济增长直接促进就业非农化进程,但人口城镇化则更多受到政府行为的影响;要素投入产出效率和政府政策实施力度的不同也导致这一机制过程呈现出鲜明的区域特征。
[Abstract]:Regional employment non-agriculture and population urbanization are interrelated and the process is relatively consistent. However, due to the difference of development background and influence mechanism,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is likely to show some difference in space and time. Based on 5th, Based on the data of 6th population censuses, the spatial pattern of non-agricultural level and process of population urbanization and employment in China is analyzed. The study found that the distribution and evolution of urbanization and non-agricultural level have obvious administrative direction and zone differenti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differentiation, and the distribution and evolution of urbanization and non-agricultural level have obvious characteristics of administrative orientation and zone differentiation. In different regions, they form a diversified interrelationship, but generally promote each other and develop together. In the early and medium stages of urbanization, It is beneficial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urbanization that the non-agricultural urbanization can advance or synchronize with the urbanization properly. The inconsistency of the leading driving factors is the basis of the spatial difference and the mutual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ization and non-agriculture. The economic growth caused by factor input directly promotes the process of non-agricultural employment, but the urbanization of population is more affected by government behavior.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input-output efficiency of factors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government policy also leads to the distinct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this mechanism.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71166)
【分类号】:F299.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董辅y=;《非农化、城镇化的理论与实践》序[J];经济评论;1993年01期
2 郭克莎;城市化的关键在于就业非农化[J];中国经贸导刊;2001年16期
3 张兴智;浅析非农化与城镇化的互动并进[J];理论与当代;2001年02期
4 聂传定;;农村剩余劳动力非农化就业与新农村建设[J];云南科技管理;2006年06期
5 刘军保,苏斌;新疆城镇化和农村非农化的实证分析[J];新疆财经;1994年05期
6 刘卫东,陈少昌,覃文忠;上海城郊非农化与城镇化合理发展[J];城市发展研究;1997年04期
7 顾海兵;中国经济的市场化与非农化[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1年01期
8 徐纪平;;化农为工 化市为城 在非农化过程中同步推进城市化[J];小城镇建设;2005年12期
9 曹蕾,邱道持,刘力,粟辉;重庆市耕地非农化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10 陈德峰;;农民的根本出路在于就业的非农化和居住的城镇化[J];新疆金融;200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龚晓浩;王婷;;经济快速发展地区非农化现象研究——以佛山南海为例[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王文剑;覃成林;;工业化战略、就业结构非农化与中国城市化——1978-2004年数据的协整分析[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朱信凯;转移农村劳动力各国路不同[N];农民日报;2005年
2 记者 朱应儒;“十一五”时期2.5万名农村富余劳动力将实现非农化[N];金昌日报;2006年
3 林斐;农民分流与农民分化[N];山东科技报;2003年
4 孟繁美;运用市场机制推动农村城镇化进程[N];学习时报;2005年
5 陈红粉 葛维祥 龙其高;周庄村1100名劳力实现非农化就业[N];扬州日报;2005年
6 宋凌云;加强西部大开发理论研究[N];甘肃日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秦宏;沿海地区农户分化之演变及其与非农化、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李晓龙;经济增长与耕地非农化的互动关系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7年
2 宋晶瑾;耕地非农化综合评价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2年
3 黄秀欣;耕地非农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4 刘丽军;基于经济增长的耕地非农化收敛性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7年
5 王书晓;耕地非农化对粮食生产与粮食安全影响的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2年
6 李双双;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耕地非农化问题初步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
7 陈娴椒;耕地非农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计量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8 刘沙沙;土地与劳动力协同推进对策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6264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16264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