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方政府视角的创新型城市建设比较及启示
本文选题:地方政府 切入点:创新型城市 出处:《经济问题探索》2016年08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源泉来自于创新,而城市这一多种复杂系统所构成有机体,作为创新组织的空间载体,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立足点,其存在和发展离不开地方政府的协调和管理。依据创新型城市发展的不同模式,地方政府的角色可以定位为"企业家"、"监管者"和"推动者"。通过梳理纽约市、伦敦市、东京市、大田市和深圳市五个不同国家典型的创新型城市发展路径,总结了政府主导型、市场主导型和混合主导型三种不同模式下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经验。从统筹安排,整体推进,全面落实创新型城市的目标和任务;突出主体,整合资源,走出具有自身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发挥优势,明确方向,打造创新人才高地;传承历史,开拓进取,弘扬城市创新文化等四个方面提出对中国地方政府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启示。
[Abstract]:The source of sustainable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China comes from innovation. As a space carrier of innovative organizations, cities, which are composed of many complex systems, are the foothold of the construction of innovative countries. Its existence and development are inseparable from the coordination and management of local governments.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models of innovative urban development, the role of local governments can be defined as "entrepreneurs", "regulators" and "promoters".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experience of innovative city construction in three different modes of government leading, market leading and mixed leading in five typical innovative city development paths of five different countries in Tokyo, Datian and Shenzhen. Promote the overall implementation of the objectives and tasks of innovative cities; highlight the main body, integrate resources, and walk out of the road of independent innovation with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give play to its advantages, make clear the direction, and create a highland of innovative talents; inherit history and forge ahead; Carrying forward the urban innovation culture and other four aspects to Chinese local governments to build innovative cities enlightenment.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
【基金】:江苏师范大学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基于自主创新能力增进的中国研究型大学创新绩效研究”(15XWA08),负责人:陈潇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微观调查视角的中国制造业企业创新行为的演化研究”(71372036),项目负责人:安同良
【分类号】:F29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黄亮;杜德斌;;创新型城市研究的理论演进与反思[J];地理科学;2014年07期
2 李焱;喻金田;;创新型城市形成的条件及其内在关系研究——基于对国际公认的创新型城市的分析[J];现代城市研究;2013年05期
3 洪银兴;;论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战略[J];经济学家;2013年01期
4 周建军;;转型期中国城市发展转型特征与方向[J];规划师;2011年08期
5 赵清;;创新型城市的理论与实践分析[J];中国国情国力;2010年03期
6 代明;王颖贤;;创新型城市研究综述[J];城市问题;2009年01期
7 赵勇;白永秀;;区域一体化视角的城市群内涵及其形成机理[J];重庆社会科学;2008年09期
8 杨冬梅;赵黎明;闫凌州;;创新型城市:概念模型与发展模式[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年08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俊;代明;殷仪金;;广东省创新型城市评价及实证测度——基于世界银行知识评价法[J];城市观察;2016年04期
2 黄新华;;我国国家经济安全视阈中的边疆经济治理研究[J];探索;2016年04期
3 陈潇潇;安同良;;基于地方政府视角的创新型城市建设比较及启示[J];经济问题探索;2016年08期
4 王海龙;丁X;沈喜玲;;科技服务业创新驱动效应研究——以辽宁投入产出表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6年15期
5 袁永波;;创新驱动战略的内涵及河南省对策研究[J];工业经济论坛;2016年04期
6 蒋诗琪;;新常态下中国经济转型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探讨[J];金融经济;2016年14期
7 江育恒;赵文华;;研究型大学助推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路径初探——来自华盛顿大学的经验借鉴[J];中国高教研究;2016年07期
8 周柯;唐娟莉;;我国省际创新驱动发展能力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J];经济管理;2016年07期
9 吕亚丽;张宏岩;;我国西北地区创新型城市问题初探——以西宁市为例[J];中国商论;2016年17期
10 程水红;;创新驱动背景下福建省产业结构升级研究[J];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02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宇军;胡树华;代晓晶;;创新型城市创新驱动要素的差异化比较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1年10期
2 王德禄;;自主创新全球化新阶段:全球链接与创新地图[J];中关村;2011年10期
3 尤建新;卢超;郑海鳌;陈震;;创新型城市建设模式分析——以上海和深圳为例[J];中国软科学;2011年07期
4 杨贵庆;韩倩倩;;创新型城市特征要素与综合指数研究——以上海“杨浦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为例[J];上海城市规划;2011年03期
5 王程椺;;创新型城市之思:多重资本的生产与分配视角[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年04期
6 王瑞文;张嘉;;创新型城市建设中人才创新资源的聚集[J];科学管理研究;2011年01期
7 倪鹏飞;白晶;杨旭;;城市创新系统的关键因素及其影响机制——基于全球436个城市数据的结构化方程模型[J];中国工业经济;2011年02期
8 季必发;;国外创新型城市发展模式借鉴[J];杭州科技;2010年03期
9 吕拉昌;李勇;;基于城市创新职能的中国创新城市空间体系[J];地理学报;2010年02期
10 杨小迪;华颖;;全球化对创新型城市发展的要求与挑战——以美国传统工业城市匹兹堡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09年1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均瑶;;创新中如何防止失败[J];企业科技与发展;2008年13期
2 吴敬琏;;企业创新 重在提高效率[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2年09期
3 吴敬琏;;企业创新,重在提高效率[J];新经济导刊;2012年08期
4 王勇;开拓、创新改革中的齐鲁动保[J];中国禽业导刊;2003年20期
5 黄秀娥;;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发展方向及现代化创新改革[J];现代经济信息;2012年06期
6 陈质枫;;深化拓展创新改革成果 努力实现供热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J];中国建设信息;2006年03期
7 韩志国;;关于创新的三点思考[J];中国传媒科技;2011年04期
8 李鄂,,乔力;创新改革 税意进取[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评价;1996年Z2期
9 陆锦丽;陆军;;漓江旅游航线管理机制的创新改革[J];市场论坛;2009年09期
10 陈云卿;发达国家的创新过程[J];管理科学文摘;199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段玉贤;;发展先进生产力 坚持全面创新——企业发展壮大的不竭动力[A];科学持续地发展生产力——世界生产力科学院中国籍院士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郑旭;创新改革 精准扶贫[N];乐山日报;2014年
2 本报首席记者 范玉蕾;“创新改革”引领文明健康发展[N];石家庄日报;2013年
3 记者 韦铭;省市共同推进南京财政转型创新改革[N];南京日报;2012年
4 记者 胡嘉莉;深圳土地创新改革出炉[N];中华工商时报;2013年
5 ;旅游创新改革看首都[N];中国旅游报;2013年
6 记者 李晓萌;开展创新改革 以创新立市强市[N];长江日报;2014年
7 记者高佳;省文化体制机制创新调研组来鸡调研[N];鸡西日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李静 通讯员 姜洋;加快产品创新改革 激发全行发展活力[N];中国城乡金融报;2013年
9 记者 沈轶伦;系列创新改革措施先行先试 推动上海创新驱动转型发展[N];解放日报;2012年
10 廖海泳;新闻媒体在自主创新中要强化正确引导[N];新乡日报;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吕飞;面向全员创新的创新型文化构成要素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6286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16286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