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镇化的环境伦理审视
本文选题:环境伦理 切入点:人类中心主义 出处:《浙江社会科学》2016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城镇化不但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伦理问题。如果城镇化的价值立场出了问题,这种方向性错误就可能带来严重后果。在环境伦理中,人类中心主义的缺陷可以理解为某种人类优越感和人类沙文主义。环境伦理对人类中心主义的各种批评,实际上是对长期以来人类社会发展和追求自身福利时价值立场的冷静反思。由于价值错位,中国在城镇化进程中也面临土地资源短缺、空间承载过度以及城市环境污染等挑战。究其原因,是在追求自身发展的过程中,忽视了人类行为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后果。鉴于市场、国家和社会三大结构性力量在城镇化推进中各自的优势,中国城镇化要从正确的价值立场出发,积极发挥它们在资源配置、调控保护和动员监督方面的作用,科学、合理地推进城镇化。
[Abstract]:Urbanization is not only an economic problem, but also an ethical one. If there is a problem with the value standpoint of urbanization, this kind of directional error may have serious consequences. The defects of anthropocentrism can be understood as some kind of human superiority and human chauvinism. In fact, it is a sober reflection on the value stand of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and the pursuit of its own welfare for a long time. Because of the dislocation of value, China also faces a shortage of land resources in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The causes of the challenges, such as overloading of space and urban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re due to the neglect of the consequences of human behavior on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in the pursuit of self-development. The three major structural forces of the state and society have their respective advantages in the advancement of urbanization. China's urbanization should proceed from the correct value standpoint and actively play its role in the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control, protection, and mobilization and supervision. We will promote urbanization in a rational way.
【作者单位】: 中共丽水市委党校;
【分类号】:F29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宋蓓;;国外城市化发展路径评述[J];国外社会科学;2007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刘新;;文化底蕴、地方特色与中国城市化道路探索[J];消费导刊;2009年23期
2 万宇艳;;国外城市化的模式、特点和趋势[J];城市;2014年03期
3 井水;王礼力;;陕西省小城镇发展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4 郑晓云;许森烽;;基于城市化背景的户籍制度改革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年21期
5 孙琳;赵海燕;;国内外城镇化发展与生态环境的互动经验对黑龙江省的启示[J];商业经济;2014年19期
6 王丰;;城镇与乡村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的模式顺序选择研究[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10年04期
7 乔耀章;巩建青;;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生成、固化与缓解——以城市、乡村、市场与政府互动为视角[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4年04期
8 刘新;;文化特色与中国城市化道路探析[J];未来与发展;2010年03期
9 孙璐;邢丽霞;郑跃军;陈有擰;袁富强;;典型国家城市化进程中的地质环境问题及对策研究[J];资源与产业;2014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何磊;中国乡村—城镇转型的经济学分析[D];西北大学;2011年
2 武文霞;英美城市变迁与政党发展[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孙弘;东北地区城乡经济协调发展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冯涛;城市化进程中的地方政府政治理转型[D];浙江大学;2012年
5 聂春霞;新疆城市化道路评价研究[D];新疆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志文;连云港新型城市化发展道路研究初探[D];苏州大学;2010年
2 黄衙玺;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金融支持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3 刘馨;城市化进程中用地保障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4 井水;陕西省小城镇发展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5 贾韫;中国特色城市化发展模式的新选择[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6 李新星;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金融支持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7 常丽;兰州市城市地域空间扩展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8 李端;甘肃城镇化发展对农民增收的影响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9 敖志会;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的政府责任[D];内蒙古大学;2012年
10 刘洋;城市地域空间扩展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姜爱林;;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历史变迁[J];重庆行政;2002年03期
2 姜爱林;;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历史变迁[J];资料通讯;2002年03期
3 金诚;中国城镇化——机遇与挑战[J];城市规划;2004年08期
4 陈静,孟庆艳;中国城镇化之路该如何走[J];小城镇建设;2005年06期
5 汪光焘;;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民问题[J];中国城市经济;2006年07期
6 孔凡文;苏永玲;;未来中国城镇化发展道路的选择[J];经济研究参考;2006年55期
7 孔凡文;;未来中国城镇化发展道路的选择[J];经济研究参考;2006年71期
8 张雯;;通过产业优化解决就业推动中国城镇化[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9 杜爱萍;;中国城镇化回顾与战略选择[J];行政论坛;2008年05期
10 ;中国城镇化步入黄金发展期[J];资本市场;201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肖金泉;;中国城镇化的过程、现状与前景[A];2009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经济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伍艳;;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金融深化研究[A];当代中国经济问题探索(下册)[C];2004年
3 谢扬;;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三农”问题研究[A];湖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论坛大会交流论文集[C];2006年
4 刘芸;樊晟;;中国城镇化进程与制度革新[A];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01年会论文集[C];2001年
5 马庆斌;;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当前态势与“十二五”政策展望[A];中国与世界年中经济分析与展望(2010)[C];2010年
6 温来成;;政府公共服务与中国城镇化进程[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4年年会暨“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论文集[C];2004年
7 曹广忠;刘涛;;新世纪以来中国城镇化地区贡献的内陆化演变与解释——基于1982-2008年省区数据的分析[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8 徐高;;理解中国城镇化的人口视角[A];2012年冬季CMRC中国经济观察(总第32期)[C];2013年
9 张雷;唐志鹏;黄园淅;李江苏;;中国城镇化的节能减排路径选择[A];第九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3年
10 王国平;;中国城镇化推进过程的五个问题[A];中国智库经济观察(2013年第1辑)[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浙江省委政研室副主任、研究员 郭占恒;中国城镇化面临三大结构性调整[N];中国经济时报;2012年
2 陈进玉;中国城镇化不能搞一刀切[N];东方城乡报;2013年
3 上海财经观察人士 陈宁远;中国城镇化的愿景:向世界呈现中国人的生活方式[N];东方早报;2012年
4 朱淀 段进军 苏州大学东吴商学院;中国城镇化的空间转型:由蔓延到紧凑[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5 潘家华;中国城镇化不走发达国家老路[N];中国人口报;2013年
6 记者 李芊;今年中国城镇化率预期达到53.37%[N];北京商报;2013年
7 本报记者 肖连兵 牛梦笛;“中国城镇化发展坚定我们的信心”[N];光明日报;2013年
8 相伟;中国城镇化的五大阶段性难点[N];建筑时报;2013年
9 记者 彭华;中国城镇化质量排名雅安居272位[N];雅安日报;2013年
10 本报记者 王莹;中国城镇化规划要有数据支撑[N];中国企业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许才山;中国城镇化的人本理念与实践模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2 王格芳;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的中国城镇化战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3 孔凡文;中国城镇化发展速度与质量问题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
4 储德平;中国城镇化发展机制[D];浙江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华斌;2000-2010年中国城镇化空间发展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5年
2 张楚凝;“以人为本”思想与我国城镇化的健康发展[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4年
3 邹义男;中国城镇化对国内需求影响的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4 代帆;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地区差异及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5 牟小林;中国城镇化进程及政策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6 赵雯;法国城镇化及其对中国的启示[D];外交学院;2015年
7 刘敏;基于产业结构视角的中国城镇化道路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1年
8 王常雄;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城乡统筹与协调发展:人口流动、就业与收入[D];苏州大学;2006年
9 田要武;关于中国城镇化道路选择的思考[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10 朱孔芬;“以人为本”视角下的中国城镇化问题研究[D];中共山东省委党校;2014年
,本文编号:16416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16416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