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宏观经济论文 >

劳动就业升级转型的价值指向

发布时间:2018-04-02 18:21

  本文选题:劳动就业陷阱 切入点:高质量充分就业 出处:《东岳论丛》2016年12期


【摘要】:中国人力资本质量和劳动就业效率双重低下,既面临着长期趋强的国内充分就业压力,也缺乏深度参与全球化竞争的比较优势,在粗放型劳动就业发展陷阱中正面临着有可能陷入的“中等收入陷阱”。现代全球化创新竞争已经充分表明,人力资本、就业质量、发展偏好、知识创新、薪酬水平、经济效率、结构优化、公平竞争和劳动升级等发展变量,构成了发达国家核心竞争优势的基本元素。对中国发展转型而言,劳动就业的升级转型具有首要性。从低质量充分就业到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发展转型,已经成为中国实现现代化的根本变革路径和强力发展引擎。只有人力资本现代化和劳动就业现代化,才能为中国发展崛起的现代化进程提供可持续和创造性的强大智力支撑。
[Abstract]:Both the quality of human capital and the efficiency of labor employment are low in China. It is faced with the pressure of full employment in China for a long time, and it lacks the comparative advantage of deeply participating in the globalization competition.In the extensive labor employment development trap is facing the possibility of falling into a "middle-income trap."Competition for modern global innovation has fully demonstrated that human capital, employment quality, development preferences, knowledge innovation, salary levels, economic efficiency, structural optimization, fair competition and labor upgrading are development variables.Constitute the cor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developed countries basic elements.For China's development and transformation, the upgrading and transformation of labor employment is of primary importance.The transformation from low quality full employment to high quality full employment has become the fundamental reform path and powerful development engine for China to realize modernization.Only the modernization of human capital and labor and employment can provide sustainable and creative intellectual support for the modernization process of China's development and rise.
【作者单位】: 济南大学商学院;
【分类号】:F249.2

【相似文献】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生吉萍;;关于《北京食品产业发展的建议》[A];21世纪人类食品面临的新问题学术论文集[C];2001年

2 仉贻泓;;促进浙江劳动就业的政策建议[A];探索与创新——浙江省劳动保障理论研究论文精选(第二辑)[C];2002年

3 贾廷源;袁晓峰;;对劳动就业形势的分析及应采取的措施[A];山西省第七次统计科学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4 赵新正;;上海劳动就业结构的变化与“国际化大都市”的构建[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张鸿;李娟;万芳芳;;陕西省劳动就业服务体系建设探析[A];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2008陕西省体制改革研究会优秀论文集[C];2008年

6 张鸿;李娟;万芳芳;;陕西省劳动就业服务体系建设探析[A];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优秀论文集[C];2008年

7 赖存理;张耀东;;浙江劳动就业发展的十大趋势[A];探索与创新——浙江省劳动保障理论研究论文精选(第二辑)[C];2002年

8 刘连支;;正确处理科技进步与劳动就业的关系[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暨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4年

9 曹艳;;简析影响西宁地区劳动就业的人口因素[A];西宁市人口问题研究论文集[C];1993年

10 武文琦;程明芳;;运城劳动就业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A];2005—2006山西省统计科研成果汇编[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实习记者 韩芳 通讯员 盖利伟;我区“零就业家庭”安置率达到100%[N];阿勒泰日报;2007年

2 王传普邋通讯员 顾玲莉;恩施市安置零就业家庭成员就业[N];恩施日报;2007年

3 记者 黄明邋通讯员 黄宇 孙鹤;吉林半年新增就业28.5万人[N];工人日报;2007年

4 孔德强 朱永福;八区“百日帮扶”促就业[N];淮南日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彭楚兵;为零就业家庭撑起晴朗天空[N];永州日报;2007年

6 记者 王健;“零就业家庭”将获重点帮扶[N];南京日报;2007年

7 年周;迭部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成绩喜人[N];甘南日报(汉文版);2008年

8 本报记者 姚秀梅;市劳动就业局积极开展 赴俄劳务输出人员培训[N];黑河日报;2008年

9 通讯员 陈禹;初步形成覆盖全县城乡的劳动就业服务平台[N];呼和浩特日报(汉);2008年

10 记者 邢玉才;敦化实现“零就业家庭”持续“归零”[N];延边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邬雪芬;浙江省劳动就业特征的实证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2 汪慧玲;科技进步对劳动就业影响的实证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3 刘强;我国信息化进程中的劳动就业[D];中共中央党校;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唐雪峰;巴州人社局劳动就业服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山东大学;2015年

2 何欣娟;山东省经济增长与劳动就业的互动关系研究[D];青岛大学;2015年

3 卢洁;产业结构调整对劳动就业的影响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6年

4 秦有娟;劳动就业保护制度对我国制造业比较优势的影响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16年

5 钱小慧;我国劳动就业的制度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马睿宏;山西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协调发展问题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0年

7 程宇;科技进步对劳动就业的相关效应与对策研究[D];重庆大学;2006年

8 姜丽艳;云南藏区地方政府劳动就业服务可及性研究[D];云南大学;2014年

9 王华艳;论提高劳动就业质量的经济社会功能及发展对策[D];青岛大学;2008年

10 景文宏;资源型城市科技进步对劳动就业影响的模型构建和实证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7015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17015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157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