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银行稳健性与宏观经济的冲击影响研究
本文关键词:我国银行稳健性与宏观经济的冲击影响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吉林大学》 2013年
我国银行稳健性与宏观经济的冲击影响研究
王淼
【摘要】:金融业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一旦整个金融体系出现危机,不论是对各国的实体经济还是虚拟经济都会造成巨大的影响。银行业是金融业的基础和核心,金融业的稳定与发展首先是银行业的稳健与发展。大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充分证明:在金融危机造成的严重后果中,大部分破坏是由银行危机所造成的,说明保持银行业的稳健经营是维护金融稳定的核心,其能否既保证经济增长,又有效控制金融风险是个重中之重的问题。而银行的安全与稳健经营又依赖于银行的治理,有效的银行治理是防范银行风险、促进银行稳健经营乃至金融体系稳定发展的关键。众多学者研究认为,美国次贷危机造成的严重后果主要是由商业银行治理结构的缺陷,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脆弱的风险控制体系所导致的,强化商业银行的治理结构有助于规避银行风险。这进一步引发了理论界和实务届对银行治理问题与风险控制的关注。因此,在当前的国内外经济背景下,对我国商业银行的稳健性及其与宏观经济的关联性、银行董事会治理对银行稳健性的影响进行系统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文基于金融稳定的理论背景和国内外学者针对银行领域的相关研究现状,对我国银行业的稳健性、银行稳健性与宏观经济运行之间的关联性,与宏观经济政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冲击响应路径,以及银行治理结构对银行稳健性的影响等方面采用计量方法进行了系统深入地研究。 首先,本文在IMF(2006)颁布的《金融稳健指标》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央行提出的宏观审慎监管指标,从反映资本充足性,资产质量,盈利能力,流动性四个方面分别确定了银行的代表性指标,构建了我国银行稳健性指标体系,并利用体系中的核心指标组合成了我国银行稳健性指数BSI,以综合评价我国银行业的稳健性水平,分析结果显示:三类银行稳健性水平的总体变化趋势非常相似,在2004-2007年,BSI都处于上升态势,而到了2007-2009年BSI普遍有所下降。2010-2011年,各银行的曲线变化基本相似,BSI呈快速回升态势,甚至绝大多数都超越了前几年的高点。可见,自2004年以来银行业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我国银行业的稳健性水平不断上升,但由于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造成的严重影响,世界各国的金融机构都遭受到严重的打击甚至破产清算或被政府接管,我国虽然从表面上看没有发生金融危机,但这种影响通过实体经济等各种途径的传导波及到我国经济社会的各个层面,也给银行业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冲击,稳健性水平显著下降。面对金融危机,我国政府出台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等一系列措施刺激国内私人部门的投资和就业,促进经济平稳快速增长,经济稳步好转,作为金融中介的银行稳健性水平也逐步回升。 其次,本文对银行稳健性与宏观经济运行之间的关联性进行了研究。检验了银行稳健性与宏观经济运行(经济增长、信贷规模扩张及资本市场价格)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和面板Granger因果关系,结果显示变量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其中,银行稳健性与GDP增长率、银行稳健性与股票价格指数之间存在着单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其他变量之间则是两两互为Granger原因。此外,通过构建PVAR模型对宏观经济运行与银行稳健性的冲击响应路径进行了分析。脉冲响应分析结果显示,经济增长率、信贷规模增长率和股票市场价格指数的冲击都对银行稳健性产生正向的影响,且基本在第一期响应程度最高,长期来看均有所下降并趋近于一个较低的水平,说明这种影响并不具有持续效应。反过来,银行稳健性在短期对经济增长产生负向的冲击,对信贷规模增长率和股票市场价格指数产生正向的冲击,但这种冲击影响没有持续性且并不显著,可见它们之间是一种非对称关系。同时,方差分解的结果显示,银行作为服务和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主要中介结构,经济增长对银行稳健性的影响较小,而经济的平稳快速增长则需要银行的稳健经营为其提供保障和支持。同时,信贷规模扩张速度和股票价格指数对银行稳健性的波动有着一定程度的影响,信贷规模的扩张有赖于银行的稳健经营。 第三,本文对银行稳健性与宏观经济政策之间的相互影响进行了研究,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传导工具或效果对银行稳健性的影响,以及银行稳健性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的反馈作用,并对其进行了脉冲响应分析。结果显示,银行稳健性在短期内会对财政政策传导工具产生正向的促进作用,但长期来看影响是负向的;宽松的财政政策对银行稳健性产生负面影响,且影响具有长期效应;面对利率的冲击,银行稳健性在最初产生了较小的负响应值,但从长期来看,利率的冲击给银行稳健性带来了正向的影响;汇率的冲击会对银行产生正向的影响,但长期影响并不显著;银行的稳健性短期内有助于货币政策的传导效果,但是长期来看,其对货币政策效果的影响很小。 第四,本文还就董事会治理对银行稳健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Panel Data模型估计结果显示,在以M2/GDP、信贷增长率作为控制变量的情况下,董事会组织结构和董事会运作效率对银行稳健性的影响均是显著的。其中,董事会组织结构与银行的稳健性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即董事会的独立董事制度、领导结构、专业委员会设置合理有利于提高董事会治理效率,促进银行的稳健经营;董事会运作效率与银行稳健性之间的关系是负向的,说明董事会会议次数过多,会降低董事会决策效率,降低银行的稳健性,而高管中的董事人数过多,管理层的权利集中,则不利于董事会对银行高级管理层的监督,降低董事会治理效率,影响银行的稳健性经营。通过构建PVAR模型本文对变量之间的具体冲击路径进行了刻画。结果显示,银行董事会组织结构会对银行稳健性在第一期产生较小的影响,但影响短暂,不具有持续性;银行董事会运作效率的冲击会在第一期对银行稳健性产生正向促进作用,,影响相对而言具有长期性。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224;F832.3;F124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振山,王志强;我国货币政策传导途径的实证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0年12期
2 谷祺,于东智;公司治理、董事会行为与经营绩效[J];财经问题研究;2001年01期
3 孙月静;;股份制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绩效的实证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6年03期
4 孙明华;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2004年03期
5 李春琦;王文龙;;货币供给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适应性研究[J];财经研究;2007年02期
6 刘锡良,曾欣;中国金融体系的脆弱性与道德风险[J];财贸经济;2003年01期
7 唐建伟;李明扬;史智宇;;资产价格波动与银行系统稳定[J];财贸经济;2006年12期
8 伍志文;我国银行体系脆弱性的理论分析及实证考察[J];金融论坛;2003年01期
9 尤启明;殷世贵;;银行体系脆弱性的理论文献回顾[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年01期
10 卢荻;张强;蒋盛君;艾思;;金融不稳定性是外生冲击引起的吗[J];当代经济科学;2011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高新宇;银行体系脆弱性理论及中国的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2 方雯;我国财政政策传导机制与动态有效性的计量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3 袁芳英;银行体系稳定性的宏观压力测试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0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仁水;;中国稳健货币政策效应分析:1998-2004[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2 后小仙;孙世民;;地方国有经济布局的路径选择[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3 刘丽萍;;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信贷渠道分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4 葛腾飞;;货币政策价格效应的有效性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5 井百祥;任为;王伟华;;我国货币供应量与经济相关性分析[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6 王钧;;中国上市公司的制度性利益冲突[J];北大法律评论;2001年01期
7 葛腾飞;;货币政策价格效应的有效性研究——基于1998年~2010年季度数据的实证分析[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8 吴昊,谭克虎;委托—代理关系下基于权益资本利润率的企业最优资本结构分析[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9 廖国民;钟俊芳;;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基于二元经济的研究视角[J];北方经济;2007年10期
10 倪鹏翔;;从货币政策效应看我国转轨时期的货币政策特点[J];北方经济;2007年1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丽;曾庆久;陈柳钦;;公开上市中的股权结构选择、外部监督与公司治理[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下)[C];2008年
2 周方召;周正;曲振涛;孙凯;;利益共谋还是监督激励——基于中国上市公司董事和高管薪酬上涨与公司绩效的实证研究[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下册)[C];2010年
3 李胜兰;何朝丹;;中国民营企业治理与法律和社会资本互动机制研究[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4 栾天虹;;资本监管、公司治理与商业银行风险承担[A];2012年度(第十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5 刘降斌;潘慧;;我国货币政策外部传导机制有效性研究——基于1998-2010年季度数据的实证检验[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陈洪涛;潘素昆;;FDI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崔学刚;赵颖囡;;批发零售企业独立董事背景与会计信息质量[A];“2009年北京批发论坛”论文集[C];2009年
8 姜黎黎;周小亮;;金融制度绩效评价:新思路与初步框架设计[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朱善利;朱启兵;唐正清;;股权结构、治理模式与公司业绩——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全球化背景下的经营管理”经营管理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10 牟代居;;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促进新农村建设[A];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国社会科学院系统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第十一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岩;职业体育联盟的经济分析[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丁胜;中国制造业货币政策效应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3 张莉;我国货币政策的利率传导机制及效率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4 蔡洋萍;通货膨胀目标制下基于模型不确定性的最优货币政策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5 邓红平;网络会计信息披露真实度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6 范建华;股票市场稳定性与货币政策关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7 李静;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8 刘贵鹏;新中国60年货币思想史领域五个理论的历史演进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9 韦邦荣;货币政策规则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应用[D];辽宁大学;2010年
10 李国栋;董事会职能影响企业多元化经营绩效的实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洋;我国房地产上市企业综合绩效分析及战略发展方向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尹澄坤;我国商业银行风险预警体系构建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3 李海明;外汇储备变动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张红梅;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5 王慧聪;基于全要素生产率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技术进步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6 程铭;不良贷款对我国银行体系脆弱性影响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7 姜震;影子银行的监管问题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8 刘美珍;监管压力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影响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9 刘琳;资本约束对货币政策信贷传导的影响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10 潘云爽;基于信贷传导渠道的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金全,崔畅,谢卫东;财政政策作用的阶段性和非对称性检验[J];财经科学;2003年01期
2 李永友,丛树海;我国相机财政政策的波动性研究[J];财经科学;2005年01期
3 王晓芳;卢小兵;;应对资产价格波动的货币政策选择与均衡框架构建[J];财经科学;2007年06期
4 曾康霖;当前金融危机引发的几个问题[J];财经科学;1998年02期
5 何君蓓;饶倩;;我国商业银行的市场退出[J];银行家;2006年05期
6 廖锋;;流动性是过剩还是不足[J];银行家;2006年11期
7 张忠永;朱乾宇;;金融稳定评估和压力测试的国际比较与经验借鉴[J];银行家;2009年08期
8 刘凤芹,谢适汀;我国货币政策的实效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0年02期
9 王振山,王志强;我国货币政策传导途径的实证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0年12期
10 刘金全,方雯;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紧缩效应”的形成机制及其检验[J];财经问题研究;2004年07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翟金林;银行系统性风险研究[D];南开大学;2001年
2 阎庆民;中国银行业风险的评估及预警系统研究[D];重庆大学;2003年
3 刘志强;财政政策作用机制和政策风险的动态计量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4 董满章;中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防范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5年
5 胡琨;中国财政政策有效性实证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6 王立勇;我国财政政策效应的理论研究与实证检验[D];吉林大学;2007年
7 万阳松;银行间市场风险传染机制与免疫策略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8 梁冰;我国经济运行中财政政策短期和长期作用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袁闯;我国转轨期间财政政策传导机制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邵英昕;银行业稳健经营与宏观经济政策[J];世界经济;1999年05期
2 周文英,初洪英,姜慧;浅谈会计处理的稳健性原则[J];黑龙江财专学报;1995年03期
3 王毅春;孙林岩;;银企关系、股权特征与会计稳健性——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财政研究;2006年07期
4 ;解码商业赢利能力[J];商学院;2008年Z1期
5 周立宁;郜丽云;;公司治理与稳健性会计信息——一个互动框架[J];特区经济;2008年05期
6 王利娜;李小蓉;;投资者法律保护与财务报告质量[J];特区经济;2008年10期
7 侯鸿林;论稳健性原则[J];财金贸易;1998年12期
8 杨晴;稳健性与配比性:会计准则中的两难[J];财会月刊;2001年16期
9 赵建国;郭研;;内蒙古自治区城市商业银行稳健性评估与分析[J];内蒙古金融研究;2009年06期
10 阚珍珍;王一惠;;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稳健性的实证分析[J];统计与咨询;200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金源;张宁;肖仰华;;基于拷贝模型的复杂网络稳健性研究[A];第五届全国复杂网络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集[C];2009年
2 赵刚;;高管变更、继任者来源背景与会计稳健性[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顾鸣润;田存志;;制度变迁、审计任期与会计稳健性的实证研究[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会计与财务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4 徐全华;王华;梁权熙;;会计稳健性、财务困境与公司风险转移[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赵彬;毕茜;;公允价值计量与会计稳健性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兰艳泽;杜晓娈;;会计稳健性与债务契约研究综述[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连华娟;李晓奇;;模糊线性回归分析[A];中国数学力学物理学高新技术交叉研究学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袁细寿;;公允价值与会计稳健性[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9年学术会议(第十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葛余博;杨大利;曾德超;;噪声环境下语音识别的几个问题(一)[A];第三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4年
10 王筝;杨德超;高军涛;许翱翔;欧阳楷;;兔嗅觉神经的动力学研究——模式识别的稳健性[A];21世纪医学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晓;[N];中国证券报;2008年
2 记者 傅春荣;[N];中华工商时报;2006年
3 欣铧;[N];江苏经济报;2008年
4 钱颖一 黄海洲;[N];河北经济日报;2001年
5 招商证券 朱卫华;[N];证券时报;2005年
6 李杰;[N];科技日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王妮娜;[N];中国证券报;2006年
8 张宏亮 北京工商大学商学院;[N];中国审计报;2009年
9 刘明康;[N];金融时报;2004年
10 记者 韩雪萌;[N];金融时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淼;我国银行稳健性与宏观经济的冲击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2 张志杰;金融体系稳健性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3 孟宪举;基于稳健设计的含间隙弹性连杆机构分析与综合[D];天津大学;2003年
4 许超;带噪语音信号处理中的稳健性加权方法[D];清华大学;2005年
5 刘孟晖;大股东治理与现金股利行为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6 生雪莉;矢量反转镜时空滤波技术及其在水声中的应用[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7 陈超贤;稳健自适应波束形成的数值算法及其相关理论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8 彭建辉;基于凸优化理论的自适应波束形成技术[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9 武思军;稳健的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10 黄建华;第一大股东控股与盈利信息质量实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显云;中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2 唐国新;近红外无创伤人体血糖浓度检测中的数据预处理方法[D];天津大学;2003年
3 程颖;基于DCT变换的自适应图像隐形水印技术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4 周露;稳健的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5 李正伟;基于扩频的视频水印技术[D];山东大学;2005年
6 熊明;均值混合正态分布统计量的性质[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7 陈策;上市板块与会计稳健性的关系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8 程强;基于稳健设计的含间隙连杆机构精度概率分析[D];青岛大学;2005年
9 李海峰;稳健性数字图像水印算法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10 方腊;一种新的抵抗几何攻击的水印算法[D];浙江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我国银行稳健性与宏观经济的冲击影响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772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1772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