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宏观经济论文 >

基于中心城市视角的杭州都市圈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18-04-22 00:35

  本文选题:中心城市 + 辐射力 ; 参考:《浙江大学》2016年硕士论文


【摘要】:都市圈建设是快速城镇化背景下我国区域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本文从中心城市视角出发,研究杭州都市圈演化发展。在文献研究及资料整理的基础上,结合中心城市杭州的发展经历及都市圈要素交流的实际,将都市圈发展整理为中心城市发展萌芽,各市县独立发展;中心城市规模扩大,都市圈潜在孕育;中心城市快速增长,都市圈初步萌芽;中心城市经济转型,都市圈一体化发展初步展开四个发展阶段。在此基础上,结合辐射力研究及场强研究进一步分析杭州都市圈萌芽及一体化发展初级阶段的演化发展进程。首先依照中心城市组织功能将中心城市综合辐射力划分为经济辐射力、产业辐射力、企业辐射力、科技辐射力、开放辐射力、基础设施辐射力等7个方面,构建包含30项指标的中心城市综合辐射力指标体系;其次,运用AHP层次分析法为指标体系权重赋值,再利用断裂点模型测算2001年、2007年、2013年三个关键时间节点上中心城市杭州对周边市县的辐射力。最后,通过分析发现杭州对周边市县综合辐射力的辐射范围整体呈上升趋势,不同层面的辐射力作用强度不一,经济辐射力、金融辐射力、产业辐射力、企业辐射力辐射范围较大,开放辐射力、创新辐射力、基础设施辐射力范围较小。此外,通过测算2001到2013年各市县场强,发现各市县场强强度逐年上升,并依照场强强度对各市县进行场强层级划分。文章最后,通过中心城市与周边市县辐射力及场强研究和杭州都市圈发展实践,提出相应的都市圈建设策略,包括以提升效率为目标促进都市圈空间整合;以经济辐射为核心推进重点辐射领域突破,并展开分析各个重点领域的辐射力提升路径;以区域协调发展为重点进行合作机制创新等。
[Abstract]:The construction of metropolitan area is an important strategic choice for China's regional developmen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apid urbanization. This paper studies the evolution and development of Hangzhou metropolitan are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entral city. On the basis of literature research and data collation, combined with the development experience of the central city of Hangzhou and the reality of the exchange of the elements of the metropolitan area,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etropolitan area is regarded as the germination of the central city development, the independent development of the cities and counties, and the expansion of the central city scale. The potential gestation of the metropolitan area; the rapid growth of the central city, the initial germination of the metropolitan area; the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of the central city and the integration of the metropolitan area are initially launched into four stages of development. On this basis, the evolution and development process of the initial stage of the germination and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of Hangzhou metropolitan area is further analyzed by combining the radiation force study and the field strength study. First of all, according to the function of central city organization, the comprehensive radiation power of central city is divided into seven aspects: economic radiation, industrial radiation, enterprise radiation,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radiation, open radiation, infrastructure radiation, etc. A comprehensive radiation index system of central cities with 30 indexes is constructed. Secondly, the weight of the index system is assigned by AHP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The radiation force of Hangzhou, a central city, to surrounding cities and counties in 2001, 2007 and 2013 was calculated by using fracture point model. Finally, through the analysis, we find that the radiation range of comprehensive radiation force of Hangzhou to surrounding cities and counties is on the whole rising trend, the radiation intensity of different levels is different, economic radiation power, financial radiation power, industry radiation force, Enterprise radiation radiation range is large, open radiation, innovation radiation, infrastructure radiation range is small. In addition, by calculating the field strength of each city and county from 2001 to 2013, it is found that the field intensity of each city and county increases year by year, and according to the field intensity, the field intensity level of each city and county is divided. Finally, through the research of radiation power and field strength of central city and surrounding cities and counties and the development practice of Hangzhou metropolitan area,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urban circle construction strategy, including promoting the spatial integration of metropolitan area with the aim of promoting efficiency; Taking economic radiation as the core to push forward the breakthrough in the key radiation field, and to analyze the path of radiation enhancement in each key area, and to innovate the cooperative mechanism focusing on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the region, etc.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299.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青舟;;创建国家中心城市的重大机遇[J];城市观察;2009年02期

2 毛丽敏;秦诗立;;科学选择和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J];浙江经济;2010年22期

3 刘瑶;;蔡孝箴:中心城市与经济网络[J];中国社会科学;1984年06期

4 朱正颐;中心城市与服务产业[J];社会科学;1983年12期

5 蔡纪良 ,王永江;论社会主义中心城市的作用[J];财经问题研究;1983年01期

6 白益进;浅议中心城市的核心功能[J];经济问题;1985年12期

7 金平;“中心城市功能及管理国际研讨会”在南京召开[J];经济体制改革;1990年05期

8 尤传礼;;新的历史时期如何更好地发挥中心城市的作用[J];天津经济;1994年06期

9 杨新年;董丹红;;关于建设创新型中心城市的政策建议[J];党政干部论坛;2006年03期

10 周梦榕;;我国中部等地区或将涌现新的国家中心城市[J];共产党员;201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许继琴;;宁波中心城市及其开发区的职能定位与互补[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2 戴园晨;杨明远;赵德久;;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的中心城市[A];中国城市形象战略与城市文明建设研讨会参阅文集[C];1997年

3 左文芳;陈雯;;都市圈的中心城市的功能——以徐州都市圈的中心城市徐州为例的分析[A];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台湾两岸四地城市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2年

4 耿乃国;由雷;;基于产业特征视角的沈阳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对策研究[A];第九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经济管理与人文科学分册)[C];2012年

5 李正军;;沈阳构建国家中心城市的路径分析及对策[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丘雪薇;;发挥广西中心城市对县域经济带动作用略见[A];广西省县域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7 范钟铭;罗彦;何波;;国家中心城市定位下的广州发展战略思考[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王兴中;;中心城市经—贸机制与国外区域经济发展理论[A];中国城市形象战略与城市文明建设研讨会参阅文集[C];1997年

9 黄木桂;韩恩荣;杨军;;中心城市对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A];中国都市人类学会第一次全国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3年

10 柳研忠;;大图们江发展要强化长春的中心城市作用[A];政府改革与行政能力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小波;中心城市经济总量要占全市“半壁江山”[N];台州日报;2007年

2 记者 张可杰;为建设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献智出力[N];孝感日报;2010年

3 记者 林阿玲;我市出台多项政策助推中心城市片区改造[N];闽西日报;2012年

4 本报记者 郑金富;完善城市功能 做美中心城市[N];闽北日报;2013年

5 龙仲平;共筑“中心城市梦”[N];襄阳日报;2013年

6 首席记者 李菲;加快三片融合中心崛起步伐 进一步提升中心城市竞争力[N];绍兴日报;2013年

7 襄阳 工学博士后 张华;中心城市智慧气质浅析[N];襄阳日报;2013年

8 记者 李晓萌;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创造最安全环境[N];长江日报;2013年

9 记者 宁波;打造城乡一体宜居宜业副中心城市[N];孝感日报;2014年

10 中共武汉市委常委、副市长 涂勇;论区域性中心城市政府职能的优化[N];中国经济时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徐勇;中心城市经济功能的影响因素及其协调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6年

2 王海江;中国中心城市交通联系及其空间格局[D];河南大学;2014年

3 荣薇;中心城市现代服务业发展实证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1年

4 裴tq;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的分工与产业整合[D];复旦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闯;荆楚地区中心城市转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6年

2 李迎春;基于ESDA-GIS重庆区域性中心城市空间优化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6年

3 沈钰梅;基于中心城市视角的杭州都市圈发展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4 林奇涵;论中心城市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5 张强;都市圈中心城市的功能组织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6 由雷;国家中心城市的产业特征研究[D];沈阳理工大学;2013年

7 廖爱民;新中国建立初期西部中心城市的发展(1949-1957)[D];四川大学;2005年

8 李世兰;开放体系下的中心城市流通力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5年

9 杜红;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发展分析[D];天津大学;2006年

10 戴梦莹;中心城市集聚与扩散运行规律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7848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17848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3d5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