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宏观经济论文 >

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框架体系综述

发布时间:2018-05-01 21:08

  本文选题:资源环境承载力 + 理论方法 ; 参考:《资源与产业》2016年06期


【摘要】:在全球"低碳革命"、"页岩气革命"、"新能源革命"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分析、评价、监控一国或某一个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力成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新的课题。文章在梳理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以理论为基础,以方法和数据为支撑,以应用为导向的,集理论、方法、数据、应用"四位一体"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框架体系。其中,在理论层面,提出了"以资源为支撑,以生态环境为约束,以社会和经济的正常运行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理论体系";在方法层面,提出了"从定性到定量,从单一到综合,从静态到动态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方法体系";在数据层面,提出了包含统计年鉴数据、空间遥感数据、实地观测数据和调研数据、高频时间序列数据、仿真模拟数据、文本灰色数据等6个层次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多源异构数据体系;在应用方面,提出了基于理论、方法、数据的"动态监测、分析评价、风险预警、政策模拟、决策支持"5个维度的应用研究体系。该研究所提出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框架体系"为资源型承载力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必要的研究基础和系统的思路框架。
[Abstract]: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global "low-carbon revolution", "shale gas revolution" and "new energy revolution", how to analyze, evaluate and monitor the carrying capacity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of a country or a certain region has become a new subjec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social economy. On the basis of combing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research on the carrying capacity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the paper puts forward a set theory, method, data based on theory, method and data, which is supported by method and data, and is guided by application. The research frame system of carrying capacity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is based on "four in one". At the theoretical level, the paper puts forward a theoretical system of carrying capacity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with the support of resources, the restriction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the goal of normal oper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economy. The research method system of carrying capacity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from qualitative to quantitative, from single to comprehensive, from static to dynamic is put forward, and at the data level, it includes statistical yearbook data, spatial remote sensing data, field observation data and survey data. High frequency time series data, simulation data, text grey data, etc., six levels of multi-source heterogeneous data system of carrying capacity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are put forward in application, which is based on theory, method, data "dynamic monitoring,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Risk warning, policy simulation, decision support, five dimensions of application research system. The "Research Framework system of carrying capacity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proposed by the research institute provides the necessary research foundation and systematic framework for the further study of the carrying capacity of resources.
【作者单位】: 中国地质大学人文经管学院;国土资源部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重点实验室;国土资源人才评价开放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1173199)
【分类号】:F20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叶明霞;罗国云;;长江上游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实证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09年03期

2 蒋辉;罗国云;;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的缘起与发展[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1年05期

3 邱红;;浅析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现状及展望[J];时代金融;2013年12期

4 齐亚彬;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进展及其主要问题剖析[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5年05期

5 上海市社会科学院《上海资源环境蓝皮书》课题组 ,王泠一,杨征帆;有限资源 无限活力——提高上海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分析和对策[J];上海企业;2005年06期

6 张红;;国内外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述评[J];理论学刊;2007年10期

7 邱鹏;;西部资源环境承载力的评价[J];统计与决策;2009年19期

8 刘玉娟;刘邵权;刘斌涛;刘淑珍;;汶川地震重灾区雅安市资源环境承载力[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0年05期

9 ;资源环境承载力与生态文明建设研讨会掠影[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3年08期

10 张少农;;加强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服务生态文明建设[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3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韩东太;;辽宁省“十一五”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报告[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5-2006年度][C];2008年

2 张娥;谢永刚;;汶川县灾后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二)[C];2010年

3 邬彬;;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深圳市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二)[C];2010年

4 谢元博;;资源枯竭型城市绿色转型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以阜新为例[A];第八届博士生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周元春;我市启动资源环境承载力课题调研[N];深圳特区报;2009年

2 记者 李舒瑜;我市部分资源环境承载力“超载”[N];深圳特区报;2009年

3 记者 秦志勇;深圳市政协资源环境承载力调研启动[N];人民政协报;2009年

4 记者 潘春芳;研究报告称震区资源环境承载力低[N];中国绿色时报;2013年

5 特约记者 郭聪;京津冀开展资源环境承载力调查评价[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4年

6 本报记者 季杰;委员热议资源环境承载力[N];深圳商报;2009年

7 章轲;成都圆桌:高度重视灾区资源环境承载力[N];第一财经日报;2009年

8 深圳特区报记者 郑向鹏 翁惠娟;转型应避免资源环境“超载”[N];深圳特区报;2010年

9 记者 李舒瑜;从“用了再算”到“算了再用”[N];深圳特区报;2009年

10 国土资源部咨询研究中心 樊笑英;先知承载力 方能可持续[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陆建芬;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2年

2 贾立斌;贵州省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3 郑宣宣;西安市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4 丛琳;北京市资源环境承载力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5 陈先鹏;基于PCA和SD模型的区域国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D];浙江大学;2015年

6 安晶潭;畜禽养殖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预测及预警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7 王玉良;河北省海洋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6年

8 刘明;丘陵山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与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研究[D];西南大学;2016年

9 茶增芬;基于全局主成分分析的罗平县资源环境承载力动态评价研究[D];云南大学;2016年

10 吕道夫;基于系统动力学的鄂尔多斯市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本文编号:18310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18310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17b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